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春江花月夜》
【课题】:《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欣赏《春江花月夜》,感受、体验中国民族乐器丰富的表现力,并能记住主题旋律;在复习巩固民族五声性音阶及“鱼咬尾”创作手法的同时,能够了解“换头合尾”这一创作手法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知道彭修文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能够在欣赏的基础上乐于感受体验理解中国民族乐器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了解鱼咬尾、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木鱼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今天老师为同学们朗诵一首优美、儒雅的古诗,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古诗的名字。
请听。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光无月明。生:《春江花月夜》,唐代诗人张若虚,描绘了一幅春江月夜幽静,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作品、作者简介师:无独有偶有一首古曲,它的名字也叫《春》。最初它是一首琵琶曲,又名《夕阳箫鼓》,后根据白居易的作品《琵琶行》中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改名《浔阳琵琶》。20世纪 20年代,上海的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将其改编为一首民乐合奏,并根据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将其取名《春江花月夜》共十段。后来,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中国当代杰出的民族音乐大师、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队创始人之一的彭修文先生以古曲为蓝本,将其改编为一首民族管弦乐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由彭修文先生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春》。三.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
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及其主奏乐器的音色。
2.彭修文先生订谱版的《春》,是以古曲《春》为蓝本,经过缜密思考全曲定位八段,分别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水云深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欸乃归舟》、《尾声》八个部分构成,每段标题都与音乐相辅相成,将乐曲的美妙意境展现在人们面前。接下来我们先分段进行欣赏分段欣赏首先请同学们聆听第一段《江楼钟鼓》并思考主奏乐器是什么?
【琵琶和新笛,接下来我们将在这两件乐器和乐队的描述中捕捉春江花月影的迷人画面。】旋律大致可以分为几部分?
【通过聆听,同学们一定感受到江楼钟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引子,乐曲由散板开始,琵琶用弹、挑、轮指等手法由慢而快的模拟了远远传来的江楼鼓声,在箫、乐队、古筝的映衬下描绘出夕阳西下的动人画面。乐队合奏主题旋律,描绘了日落前江面恬静醉人的意境】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夕阳西下、小舟泛江、微风涟漪的醉人意境】
4.视唱主题旋律【这段的主题旋律为全曲旋律的基础,后续多个段落音乐的发展都与此密切相关。】
5. 鱼咬尾:同学们注意观察,在这三个乐句间,前一乐句的结束音和下一乐句的首音有什么特点?
【相同】【这就是我们之前学过的哪种音乐创作手法?】}
【鱼】【鱼咬尾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始终处于平和且连绵不绝的状态中,这种在变化中求统一,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美学原则】
【这首乐曲不但乐句与乐句之间采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乐段与乐段之间也采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请同学们注意聆听,哪几个乐段间采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五】《渔歌唱晚》请同学们聆听第五段并思考
1. 乐曲开始音与上一乐段结束音是否相同?这段乐曲与主题音乐又什么关系?换头合尾:每一段的前半部分在主题音乐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加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即“换头”),而在每段的后半部分反复主题旋律,(即“合尾”),这样的创作方式称之为“换头合尾”。
(请同学们注意聆听,哪几个乐段运用了“换头和尾”的创作手法。)“鱼咬尾”“换头和尾”的音乐创作手法,这种在变化中寻求统一,在统一中寻求变化,体现了中华民族音乐之深邃、中华民族精神之智慧。哪种乐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木鱼,使音乐更加生动、风趣、表现了渔民愉快归来的心情。木鱼属于民族管弦乐器中的哪一组?打击乐器组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木鱼,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敲起来,体验乐曲生动,风趣的意境。但是由于木鱼的数量有限,所以请同学们想想我们能用身边或者身体上的发声器官来代替木鱼?(在敲的时候请同学们听着音乐看着老师的手势)
【第七段】《欸乃归舟》
同学们感受到渔民们愉快的心情了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乐曲的高潮乐段第七段《欸乃归舟》并思考欸乃,是拟声词,行船摇浆或摇橹的声音。(同学们有过划船的体验吗?你们都是怎样摇浆的?找四名同学到前面来模仿一下,下面的同学也跟随音乐划起来,让我们感受音乐在速度、力度的变化)音乐的速度、力度、乐器分别有怎样的变化?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强,乐器由少而多,使得曲调更加紧凑有力。形成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描绘了橹声急促、江水相拍、波浪起伏的欢腾情景。】乐段开始音与上一乐段结束音是否相同?乐段的结尾是否与上一乐段合尾?
【乐段开始音与上一乐段结束音不同,乐段结尾没有与上一乐段合尾。乐曲结尾,虽不以完全合尾结束,但其旋律围绕合尾的骨干音 1/2/3写成】
【七】思考请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欣赏再结合同学们手中的谱子,我们一起来回思考:
一.1.前段尾音和后段开始音相同的段落是?段落间采用的是()的创作手法?
2.各段落和第一主题有什么关系?
A 相同 B变奏3. 使用“换头合尾”创作手法的段落有哪几个乐段?
4.《春江花月夜》使用的创作手法?:鱼咬尾、换头和尾、变奏。
【八】完整欣赏全曲
全曲旋律优美柔婉,艺术风格淡雅悠然,精巧细腻的配器,结合动与静,远与近,景与情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春,江、花、月、夜、人”这六种事物错落重叠,优美恬静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
【拓展延伸】在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张艺谋导演用《春江花月夜》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听觉和视觉盛宴。请欣赏。
【九】
小结《春江花月夜》是乐,亦是画,更是诗。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可以感受到经典音乐必须立足于民族特色,从民族的、本土的、传统的文化中去汲取营养,只有这样才能缔造出民族音乐的美丽神话。
评测练习请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欣赏再结合同学们手中的谱子,我们一起来回思考:
1.前段尾音和后段开始音相同的段落是?段落间采用的是()的创作手法?
2.各段落和第一主题有什么关系?
A 相同 B变奏
3. 使用“换头合尾”创作手法的段落有哪几个乐段?
4.《春江花月夜》使用的创作手法?:鱼咬尾、换头和尾、变奏。
教学反思
紧张的课堂教学录制终于结束了,回顾这几天来的准备和投入,让我对国乐飘香这一单元的学习有了更多的思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读好文本。这是对话的基础。通读文本,并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阅读才是自由的阅读,有效的阅读。而我们平时的教学,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读出感受的更少。上课伊始,学生还未开口读书,学生未及进入作品之中体验,教师就已经强加给了学生,表现出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体验的充分不相信。我在教学中,给学生一节课自由读书(自习除外),并要求在读完后能谈自己对作品、人物的认识。事实证明,这个目标实现了。为学生创设主问题有层次地探究文本。这是对话的'关键。作为世界文学的精典名篇,既有内容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这篇小说怎样教学才能实现耗时少、效果好,我设计了四个主问题和四个亮点探究活动:寻读,解决主要人物和线索人物的问题,这是打开文本的钥匙;理读,解决作品的思路,这是学生最易获得的感性认识,并通过理性探究体会构思精美;品读,通过品读细节认识人物形象,并进而学习人物塑造的方法,这是小说阅读的中心任务;说读,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美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这是阅读的更高层次。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探究文本的意义和阅读活动的乐趣。让学生在探究与对话中表现并强化语文能力。探究式阅读让合作学习的思想得到最好的实践。小组探究活动中,谁发言,谁记录,谁补充都有明确的分工。而在表达中,要求学生努力达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提练整合小组的观点,说句意连贯、层次清晰、语言精美的话的目标。从句到几句,再到一段,有理有据,切近题旨。还记得《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根据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实行探究式阅读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变文本解读为文本赏读、语言探究,并跳出课文读课文,可以让语文课教学呈现新的生机。学生“唱戏”,老师搭台。把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形成整体,让者交流、碰撞、沟通。学生可以挑战文本权威,教师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阅读教学课堂成了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舞台,也成了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多向互动的过程。当然,在这次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足。比如在时间的把握上,前松后紧;教学的难点讲解的还不是很深入,等等。但我想,正是因为有这些不足,才促使我们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寻找更适合自己,也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