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汽化和液化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水的沸腾,会记录数据、描绘图像,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
2.知道图像是一种能直接反映物理量变化的过程,能从图像中获得有关信息。
3.了解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学习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学习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物质从液态变为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形式。汽化需要___热。
2.物质从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液化需要___热。
3.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_________现象。 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_________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_________,它的温度_________。
4.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_,不同液体的_________不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 ℃。
5.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_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液体在蒸发过程中__________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_________。
6.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其中所有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___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时__________热。
7.我们家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储存的。
二、合作探究:
1.探究:水的沸腾
某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回答: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1)由表中数据做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作在书上)
(2)实验中得到水的沸点是多少?
(3)在实验中可观察到:开始加热时,杯底及杯侧壁生成许多_________;沸腾前杯底的气泡在水中上升时体积_________;沸腾时杯底的气泡在水中迅速上升,体积_________,到达水面时气泡_________。
(4)从上面数据可以分析出:当水达到沸点时开始沸腾,如果在沸腾的过程中停止对水加热(也就是水不能继续吸热),那水还能不能继续沸腾?_______。所以水(液体)沸腾的条件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晾晒衣服时,总是把衣服放到阳光下去晒,更容易干一些,这是升高了液体的______,从而加快了蒸发的速度。
(讨论)综合分析4-6题,可以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汽车后视镜有水雾时,司机按车上的“除雾”开关可以除掉水雾,以保障行车安全。除雾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 )
A.液化 放热 B.熔化 放热 C.升华 吸热 D.汽化 吸热
2.如图所示,草叶上的水珠在阳光下慢慢变小了,这一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3.如图所示,一瓶刚取出的冰镇饮料,放置一会儿瓶外壁布满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镇饮料的温度约为30°C B.水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
C.水珠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D.水珠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4.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
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
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
5.《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①.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室温,倒掉约三分之一的水,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重做上述实验并绘制了图线,此图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生活中的做法利用液化放热的是( )
A.蒸气熨斗熨烫衣服 B.干手器把湿手吹干
C.食品冷冻保鲜 D.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
二、填空题
8.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乙醚消失的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物态变化名)现象,这个过程注射器的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___________(上升/下降),再推压活塞,会看到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乙醚,这也说明了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能使气体液化。
9.截止2021年12月21日,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突破27亿剂次。小红在接种新冠疫苗过程中,护士用蘸有酒精的消毒棉球给她擦拭手臂后,小红发现手臂上的酒精很快消失,是因为酒精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需要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0.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相同的加热器对初温相同的甲(100g水)、乙(200g水)两杯水进行加热(两只杯子均相同),直至沸腾。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与质量______;
(2)由图像可知,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
11.在做“观察水的沸点”实验中,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_________在水中。当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如图所示,说明水正在沸腾,沸点是______℃。
12.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制冷剂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制冷剂是一种既容易_______,又容易_______的物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制冷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蒸气_______成液体并_______(“吸热”或“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_______成气体并_______(“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_______,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制冷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A
6.D
7.A
8. 汽化 下降 压缩体积
9. 汽化 吸收
10. 无关 99
11. 浸没 99
12. 汽化 液化 液化 放热 汽化 吸热 降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