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34张PPT 内嵌音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34张PPT 内嵌音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16 09:5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Entering the chemical world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道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
能够判断常见物质变化的类别
知道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
1.
2.
3.
能利用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鉴别
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蜡烛燃烧发光发热
灯泡通电发光发热
火药爆炸
高压锅爆炸
以上这些变化有什么区别呢?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2) 块状胆矾 粉末状的胆矾
水沸腾,玻璃片上有水生成

蓝色块状固体变为蓝色粉末

实验1-1
问题1:(1)、(2)两个实验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举例 挥发、溶解、扩散、粉碎、吸附;
凝固/熔化/液化/汽化/升华;
气球/轮胎/蒸汽锅炉爆炸;
电灯发光;铁水铸锅;水果榨汁;石油分馏......
物理变化一般是物质的外观、状态、大小等发生改变。
实验(1)水的沸腾:液态→气态→液态
实验(2)胆矾的研碎:块状→粉末状
(状态改变)
(形状改变)
实验1-1
序号 变化前物质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3) 固体胆矾 胆矾溶解,形成__ 色溶液 蓝色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 生成 色沉淀 蓝色氢氧化铜沉淀
(4) 石灰石 石灰石表面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 。 二氧化碳




气泡

浑浊
问题2:(3)、(4)两个实验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在变化前后,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举例 燃烧、分解、天燃气/火药/粉尘爆炸
冶炼金属、金属生锈、煤的干馏
粮食酿酒、煮熟食物、食物变质
杀菌消毒、酸除水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伴随现象:能量的变化、发光、发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1.只要有发光放热现象,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吗?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火药爆炸
轮胎爆炸
爆米花
高压锅爆炸
燃气爆炸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称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
从实验结论和概念中总结,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蜡烛燃烧
蜡烛熔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同时
发生
总结: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1.纸张撕碎 9.糖溶于水
2.纸张燃烧 10.铁杵磨针
3.灯泡发光 11.气球爆炸
4.酒精消毒 12.火药爆炸
5.蜡炬成灰 13.煤的干馏
6.粮食酿酒 14.石油分馏
7.西瓜榨汁 15.铁锅生锈
8.牛奶变质 16.木已成舟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是否挥发:
_____(能/不能)燃烧 阅读材料,结合生活常识,说一说乙醇有哪些性质?
无色
液体
有特殊气味
0.8g/mL
能与水互溶
易挥发

思考:酒精的上述性质该如何分类?
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
需要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
乙醇,俗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香味。易挥发,能与水互溶,密度约为0.8g/ml,易燃。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举例:可燃性/不能燃烧;助燃性/不支持燃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活泼性;腐蚀性/耐腐蚀;酸碱性、毒性......
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举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化学变化
两者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那么物理性质是否可以定义为“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呢?
不可以,如“颜色”、“状态”等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性 质 变 化
区 别
举例
联系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表示物质具备某种能力
变化是过程,
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变成/生成了、在”
木炭燃烧/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难、易、能、可、会”
木炭能燃烧
氧气不易溶于水
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1.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 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 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0℃时水结成冰______
(2)汽油可以燃烧______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______
(4)酒精易挥发______
(5)煤气燃烧______
(6)鸡蛋发臭______
(7)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______
(8)铁的密度是7.86g cm-3______.
A
D
A
C
B
B
D
C
实验1-2:氧气与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1.闻药品气味:
无色、无味、气体
支持燃烧/助燃性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方案(2):分别向两只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的石灰水变 ,则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为 。
2.设计实验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操作、现象、结论)
方案(1):分别将燃烧的木条伸入两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更旺,则为 ;若木条 ,则为二氧化碳。
氧气
熄灭
氧气
二氧化碳
浑浊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
性质
用途
决定
体现
二氧化碳灭火器
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1.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变化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性质 用途
决定
体现
3.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生成其他物质
1.(2021·河南)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玉器雕琢 B.骨笛打孔 C.彩陶烧制 D.金筒刻字
2.(2020·河南)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南阳玉雕 B.洛阳剪纸 C.开封汴绣 D.汝州瓷器
D
C
4.(2014·河南)下列变化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炸 B.燃烧 C.变色 D.升华
B
3. (2019·河南)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陶瓷烧制 C. 石油分馏 D. 煤的干馏
C
5.(2021·宁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云蒸霞蔚 B.大浪淘沙 C.百炼成钢 D.滴水成冰
6.(2021·海南)2021年5月29日,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成功发射。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运 B.总装调试 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
C
D
7.(2021·扬州)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高炉炼铁 B. 冰雪融化 C. 食物变质 D. 木材燃烧
B
8.(2021·吉林)生活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酿酒 B.玻璃破碎 C.酒精挥发 D.蜡烛熔化
9.(2021·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花生霉变 B.铜丝折弯 C.纸张燃烧 D.铁的生锈
A
B
10.(2021·南充)《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千锤万凿岀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1.(2021·成都)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漫步月面 B.采集月壤 C.展示国旗 D.点火返航
B
D
12.(2021·重庆)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佩戴口罩 B.测量体温 C.酒精消毒 D.清水洗手
13.(2021·衡阳)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汽油挥发 C.饭菜变馊 D.胆矾研碎
C
C
14.(2020·南京)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气味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15.(2020·成都)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氦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D.天然气用作燃料
C
B
1.课本P10: 1
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的是( )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 C.水变成冰 D.木材燃烧
D
3.(2019·黄石月考)加热某种固体有气体产生,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是化学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是物理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