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安全用电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
三、教学方法
CONTENTS
目录
四、教学流程
五、板书设计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六、教学反思
《2022课程标准》要求:
3.4.7 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5.1.2 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践行安全与健康生活。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探究
1.知道触电的原因。了解触电的几种形式。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知道正确的处理方法。
2.学会“溯因-推理”“比较-分类”的科学研究方法。
3.探究触电的原因、触电种类,探究安全用电常识。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4.通过学习,树立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意识,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
重点
难点
掌握安全用电原则,树立安全用电意识。该重点通过“蚂蚁-蚁球探究模式”突出。
触电的种类。该难点通过“比较-分类探究模式、并列-对比探究模式、重叠-相似探究模式”进行突破。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小组合作法
演示法
讲授法
任务驱动法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流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2min)
15岁少年家中触电右手截肢
八岁男孩误抓乱横高压线受伤致截肢。母亲抱着重伤的儿子,悲痛欲绝。
远离惨剧 珍爱生命
第 9 页
远离惨剧 珍爱生命
家人悲痛万分!
分1:知道触电的原因
1
问题
人为什么会触电?
分1:知道触电的原因
请勿模仿!
分1:知道触电的原因
触电
人体是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有 通过人体,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就会触电。
分1:知道触电的原因
触电现象
导体
电流
分1:知道触电的原因
电流 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
越大
越大
触电时,什么导致电流过大?
分1:知道触电的原因
外加电压
人体电阻
电压越高越危险
2
问题
人体电阻变小越危险
皮肤潮湿时,人体电阻变小
分1:知道触电的原因
电压越高越危险
皮肤潮湿时,
人体电阻变小
电压1000V或以上的称之为高压电。
人体电阻约为104 ~105 ;在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可降低到约103 。
触电原因
一、触电原因
高压输电
家庭电路
动力电路
人为什么会触电?
人是导体,电流通过,造成伤害。
什么导致电流过大?
电压
电阻
电压越高越危险。
人体若潮湿,电阻变小,容易触电。
现象
溯因
解决问题
触电原因是什么?
溯因-推理探究方法
推理
什么关系?
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 (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
现象
溯因
解决问题
推理
马蜂蜇蜘蛛,蜘蛛绿苔上打滚后消肿
为什么绿苔上打滚后能消肿?
绿苔可能具有消肿去毒的作用。
找到一种消肿去毒的良药—绿苔。
反馈练习一
1.关于触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下列四幅图中,不会引起触电的是:( )
A.在电线上晾衣服 B.湿手开灯 C.手摸火线 D.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
D
B
A.只要有电流通过人体就是触电事故
B. 在低于36V的电路上,一般不会发生触电
C.只要身体干燥,接触家庭路就不会触电
D. 只有高压线路才能发生触电
能根据触电原因的不同分成两类吗?
分2:触电的几种形式
图片展示— 小组讨论 — 汇报结果
生活中触电现象展示
高压触电
低压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双线触电
单线触电
生活中触电现象展示
分2:触电的几种形式
能根据触电原因的不同分两类吗?
提问
比较
分类
再比较
再分小类
高压触电 低压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单线触电 双线
触电
形成知识网络
形成系统
比较-分类探究方法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科学家
管仲(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
分2:触电的几种形式
《管子地员》中,记载着最早的有关我国土壤的科学划分。
在书中,管仲将“九州之土”根据肥力对农林的适宜程度分上中下三等(上土、中土、下土),再根据土壤的颜色、土质的不同,再分为6个分等级,共18种土壤。
阐明不同地带的土地生长不同的植物,指导劳动人民进行农作物种植。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管仲也是世界上最早对土地进行分类和分等的科学家。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科学家
管仲(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
分2:触电的几种形式
二、常见的触电形式
低压触电(家庭电路)
高压触电
双线触电
单线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反馈练习二
( )2.下列四种情况中,人相对安全的是: (请千万不要尝试做本实验)
B
( )1.家庭电路中,开关连接正确的是:
B
A
A
生活中,如何防止触电?
分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倡议
为了增强全校师生安全用电意识,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每一小组制定一个安全用电原则。
温馨提示:
1.组长做好分工,全员讨论,一人执笔写到纸上,内容简洁,字迹工整。
2.老师评选最佳安全用电原则,进行表彰奖励。
并全校范围内推广。
三、安全用电原则
结合图片— 小组讨论 — 制定规则
分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分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如果发生触电,应采取什么急救措施?
(1)切断电源。
(2)迅速利用干木棒等绝缘体使触电人摆脱电源。
(3)必要时对触电者进行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同时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
如果发生触电,应采取什么急救措施?
分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反馈练习三
1.实战演练:上台展示你将采取什么措施?
梳理知识 综 提升
合
谈谈你有哪些收获?
比较-分类探究方法
溯因-推理探究方法
知识
方法
技能
学会安全用电
拓展作业:请完成一篇关于《如何防雷》的研究性小论文。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查漏 补 缺
达标检测
技能大练兵
1.上台展示:如果生活中遇到以下情景,你将采取什么措施并说出原因?(每组3人,一举一说一补)
作业
基础性作业:课本作业—1、2
研究性作业(研究小组完成)
1. 请结合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调查你们家空调夏天一周的用电量,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针对空调的节约用电措施(至少三条)。
五、板书设计
19.3安全用电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真实场景下引入,体现情境式教学。自主合作开展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倾听、自我反思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加学习深度;成果应用则将“物理反馈于生活”,与引入部分形成知识学习的完美闭环。 同时,本课还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将物理研究方法与传统文化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民族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