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基础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分)
1.(本题5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趣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
D.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
2.(本题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雪打灯”的意思是中秋节晚上如果是云遮月的阴雨天,则来年的正月十五花灯节就会下雪。
B.话剧综合了文学、表演、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文艺成分。它以演唱为主要手段。
C.古代年龄都有特定的别称,未满周岁的婴儿被称之为“襁褓”。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样子》《茶馆》等。
3.(本题5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囫囵(hú) 鼎盛(dǐng) 瘦削(xuē) 国殇(shāng)
B.侦缉(jí) 幌子(huǎng) 凝视(níng) 商於(yú)
C.收揽(lǎn) 非难(nán) 鞠躬(jū) 伫立(zhù)
D.犀利(xī) 睥睨(pì) 诡谲(jué) 稽首(jī)
4.(本题5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木梗 犀利 指天划地 B.驰骋 俄倾 愤愤不平
C.虐待 婵娟 拖泥戴水 D.雷霆 污秽 哗众取宠
5.(本题5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雕塑(sù) 童谣(yáo) 熟透(tòu) 津津有味(jīng)
B.蓦然(mò) 自豪(háo) 威严(wèi) 蹑手蹑脚(niè)
C.掸去(dǎn) 撒尿(sā) 灰尘(chén) 喜出望外(wàng)
D.咀嚼(jǔ) 羡慕(cì) 默默(mò) 囫囵吞枣(lún)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15分)
6.(本题15分)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文人,好像都摆脱不开qī cǎn的命运,从“焚书坑儒”到文字狱,大量文人被虐杀,还有一部分文人在反抗无果后选择了自杀,比如睥睨天下的屈原。
在这样的命运面前,有人选择了隐逸,比如“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有人选择了远离,比如“天子呼来不上船”仗剑走天涯的李白;有人选择了抗争,比如狂放不羁、性直刚毅的嵇康……他们摒弃了雕liáng画dòng,选择了竹庐草屋;他们放弃了锦衣玉食,选择了短褐粗食。不管哪种选择,都与怯懦无关。他们也曾胸怀“致君尧舜”的大志,但是现实让他们____________(指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所以,他们是孤独的,因为“众人皆醉我独醒”,所以,郑板桥才说“难得糊涂”。
(1)给加点的词注音。
睥睨( ) 怯懦( )
(2)根据拼音写词语。
qī cǎn( ) 雕liáng( )画dòng( )
(3)根据括号内的意思,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4)画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 ________。
(5)请写出“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20分)
7.(本题20分)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 ②避恶遍插茱萸枝 ③几处笙歌留朗月 ④角粽投江祭诗魂
(1)元宵节
上联:________ 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
(2)端午节
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 下联:________
(3)中秋节
上联:________ 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
(4)重阳节
上联:延年常饮菊花酒 下联: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40分)
(本题20分)阅读下面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老人 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孩 ——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老人 怎么了?
男孩 爹不会回来了。
老人 噢?
男孩 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孩 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人 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
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老人 (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
男孩 (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老人 (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孩 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
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老人 那,咱们喊喊?
男孩 喊喊!我先喊!(爬到土坡上,使劲儿喊)
枣儿甜,枣儿香,
要吃枣儿喊爹娘;
爹娘给个竹竿竿,
打下枣儿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给娃娃过年吃。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8.(4分)品味小男孩的语言,说说体现了男孩怎样的性格?
9.(5分)“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文字在剧本中叫做什么?它们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10.(6分)“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你能体会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吗?
11.(5分)在你身边有类似剧中的孤独的老人和小孩吗?如果有,你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本题20分)杀 羊
(1)厨子大平面对一只母羊,一只怀了四个月身孕的母羊,他就想起了怀孕的妻子,再也下不了手。
(2)老实讲,大平不能算是厨子。虽然当初招他到宾馆来,讲的是当厨子。大平到宾馆后,才被分工杀羊。两天杀一只羊。
(3)大平是抱着到宾馆当厨子的想法来的,没承想却做了杀羊的屠夫,闹得浑身一股子腥膻味儿,连新婚的媳妇都腻歪他,说他羊(洋)气,再长俩犄角,简直就成了一只羊。
(4)大平杀羊只杀母羊,而且是怀了胎的母羊,因为有人喜欢吃羊胎,据说羊胎这东西,吃了很补。公羊从来不杀。一刀下去,两条命就结果了。心软的人下不了手,快上断头台的薄命羊“咩咩”一叫,手就禁不住抖动,刀把子也软了。羊生性柔弱老实,没有点铁石心肠,断断练不出杀羊手艺。在大平之前,宾馆招来了一位,一只羊没杀,就逃走了。临走还搁下一句话:我宁可去杀人。
(5)大平心不软,比石头硬。他从小就爱打架,是个使刀弄棒的主儿,大平有一回因帮哥们出气,两肋插刀,一刀捅了泼皮无赖的大腿,因而蹲了两年局子。
(6)这只母羊可怜巴巴地望着大平,浑身哆嗦起来,眼里滚着大滴大滴的泪,嘴里“咩咩”叫得让人心酸。这只羊甚至伸出舌头,讨好地舔着大平握刀的手。大平的手热辣辣地疼。羊舌如同一把刀,一刀过去,似乎就刮去他手背一层皮。大平不由自主地摸了摸羊脑袋,一路下去,又摸到了圆鼓鼓的羊肚子。大平昨晚上,也摸过妻子的腹,妻怀孕七个月了,他趴在妻的腹上能听到胎儿怦怦的心跳声。大平因此很激动,他不久就可以当爸爸了。
(7)大平默默地看了一会儿可怜的母羊,对羊说:“对不住了,我不杀你,我的饭碗子就得丢。”
(8)大平的饭碗子来得不易,他从局子里一出来,没人要他。幸亏他有一门远房叔叔在县里当着局长,局长叔叔找到宾馆的经理,经理才给了大平一个当厨子的“饭碗儿”,不易呀,大平好烟好酒没少给叔叔和经理送。
(9)羊又“咩咩”叫起来,像一个妇人在哭,几多悲哀,几多凄凉。羊之将死,其“咩”也善。
(10)大平举起的刀,犹豫了。他又想起了妻子,想起了妻子肚里的孩子。
(11)正是为了妻子,为了未来的孩子,他得杀羊,他得当厨子,挣钱养这个家。自古猪羊一刀菜,我不杀,别人也会杀,断没有猪羊不被杀的理儿。
(12)于是,大平又挥刀冲向母羊,谁想这只羊“扑通”跪下了,冲着大平不停地磕起头来,“咚咚”响,地上马上起了细微的尘土。
(13)这只母羊,会不会是人变的,咋这么通人性呢?
(14)大平实在下不了刀,他妥协了,投降了,向一只母羊缴了械。
(15)晚上,宾馆来了贵客,又要吃羊胎,席上却没有端上来。
(16)经理寻根查源,原来竟是大平没有杀羊。经理气急败坏,找到了大平。
(17)“你知道吗,你小子可捅了大娄子,我非开除你不可。这羊胎是李县长要吃的。李县长身体虚,每天都得吃羊胎补一补。现在,李县长就坐在了席上,你让我怎么交代?得罪了李县长,我非把你当羊胎做了,给李县长吃。你真不是东西!”
(18)经理暴跳如雷。
(19)大平却不动声色,冲经理冷冷一笑,扭头去了,只给经理留下个背影。
(20)两个月后,大平的妻子生下个女孩。
(21)羊年生的,小名就叫了个羊羊。
12.(4分)小说第(5)段为何要交代大平因打架而监禁两年的事情?请简要分析。
13.(4分)小说的主人公大平具有哪些鲜明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14.(6分)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大平不由自主地摸了摸羊脑袋,一路下去,又摸到了圆鼓鼓的羊肚子。
(2)大平却不动声色,冲经理冷冷一笑,扭头去了,只给经理留下个背影。
15.(6分)文中的画线部分是小说的结尾,这样的结尾是不是多余的?请结合全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2.B3.A4.D5.C6.(1)pì nì;qiè nuò。(2)凄惨;梁;栋。(3)无可奈何。(4)排比;引用。(5)悠然见南山。7. (1)①(银花火树开元夜) (2)④(角粽投江祭诗魂) (3)③(几处笙歌留朗月) (4)②(避恶遍插茱萸技)8.男孩的语言体现了他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性格。 9.这些对人物动作、表情简要做的说明的文字,在剧本中叫做舞台提示(或舞台说明)。剧中做舞台提示的文字虽然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里的几处舞台提示,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10.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 11.答案不唯一
12.这样写的作用是:①表现大平心硬的性格特征,丰富了人物形象。②为下文大平心硬杀羊到心软辞职的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与宾馆的经理、李县长等人的所作所为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主旨。 13.①勇猛但鲁莽,有一定的正义感。他从小就爱打架,是个使刀弄棒的主儿,因帮哥们出气,两胁插刀,一刀捅了泼皮无赖的大腿。②心地善良。虽然做的是宰羊的工作,但也是为生活所迫。最后放弃对母羊的宰杀,说明他虽然表面“心不软,比石头硬”,但内心深处的怜悯之心并没有丢弃。③能守住人生底线。尽管找工作不易,但为了内心的善良,不畏强势强权,坚决辞职。 14.(1)“摸”指动作轻微的移动,写出大平对怀孕的母羊的怜惜和内心的纠结,为下文想起怀孕的妻子和不忍心杀羊埋下伏笔。
(2)“扭头”指转身不顾,写出大平对经理要开除他的不屑与蔑视,表现他宁愿辞职也不杀羊的果断和善良。 15.不多余。①大平宁愿辞职也不杀怀孕的母羊,主要原因是想到了正怀孕的妻子。这样处理结尾,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②小说的题目是“杀羊”,但最终并没有杀母羊,情节波澜起伏,出乎意料,以恶开篇,以善结尾,寓意深刻。③以妻子平安产下女儿“羊羊”为结尾,再次凸显大平善良的形象,隐含“善有善报”的深意。④小说这样优美的结尾,更能揭露批判社会上那些残忍的行为。倡导人们向善、博爱,从而突出了小说的主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