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分)
1.(本题5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2.(本题5分)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本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儿女为祖国母亲献身的真情。
B.《断章》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C.《梅岭三章》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去革“阎罗”命的说法,是因为鬼神怪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很常见,能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D.《海燕》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对革命风暴的期盼、呼唤,又是对广大人民的战斗召唤。
3.(本题5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今人赞叹不已。
B.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4.(本题5分)下面诗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B.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C.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D.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涯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5.(本题5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今年的广府庙会上,络绎不绝的人流,_________的节目,叫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都让人印象深刻。
②在中国人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无数仁人志士_________,但不管是农民阶级也好,资产阶级也好,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③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科技革命_________,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整个世界处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过程中。
A.精彩纷呈 勇往直前 与时俱进
B.精彩纷呈 前仆后继 日新月异
C.美妙绝伦 勇往直前 日新月异
D.美妙绝伦 前仆后继 与时俱进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15分)
6.(本题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2019年10月1日,祖国母亲迎来她70岁的生日。回望五千年的历史,祖国母亲用她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不管是曾经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还是如yū(____)滩上的驳船寸步难行,她的儿女们如风雨中的舵手,尽管困乏,希望的火焰却从不曾xī( )灭。他们眷恋着自己的母亲,贪念她美丽的笑窝。诺贝尔奖的典礼上一次次慷慨讲演,奥运会的赛场上一次次jié( )报频传,科技前沿的阵地上一次次攻坚克难……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用累累硕果回报伟大的祖国母亲。
(1)给加点字注音。
伤痕累累( ) 隧洞( ) 舵手(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ū( )滩 xī( )灭 jié( )报
(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三、综合性学习(共20分)
7.(本题20分)2019年是我国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年,在这个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中学九·一班决定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了三项征集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积极参加。
(1)征集主题标语: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活动拟一条主题标语。(不超过20字)
(2)征集邀请函:为缅怀那段风云岁月,班级打算向当地知名学者石教授写一份邀请函,邀请他来学校为同学们作专题讲座。有位同学写了一份邀请函,其中有三处用语不得体的地方,请你指出来并改正。
尊敬的石教授:
您好!我们是××中学九·一班的学生。在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之际,我们强烈地邀请您于5月4日下午2:00莅临贵校讲学厅,作专题讲座——《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请您务必参加。
祝工作愉快!
××中学九·一班全体学生
2019年4月30日
(3)征集结束语: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写一段优美的结束语。(不少于60字)
四、现代文阅读(共40分)
(本题19分)穷忙人生
阮一峰
香港曾有一档电视真人秀《穷富翁大作战》,专门邀请富人体验穷人的生活。有一期节目的主人公是田北辰。他的父亲田元灏是香港纺织界的头面人物,人称“一代裤王”。田北辰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又读了哈佛大学MBA,回港后创办了服装品牌G2000和U2,是很努力的“富二代”。他崇尚自由竞争和人生奋斗,座右铭是“如果你今天对自己满意,明天就会被淘汰”,一直宣扬“如果你有斗志,弱者也可以变成强者”。
但参加了这次节目后,他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这个社会在极严厉地惩罚那些没条件读书的人。穷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变有钱人。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只有弱者越弱,越来越惨!”
原来,节目组请他体验了两天清洁工的生活。他的薪资是每小时25港币,每天的生活费只有50港币,住在只有1.6平方米的笼屋,月租1350港币。所谓“笼屋”,外面看着像衣橱,门一拉开,里面只能放下一张床,关上门四面全挨着木板墙,东西都挂在墙上。就这种条件,房产中介还称它为“豪华笼屋”,因为还有更低档的,600港币,就是在马桶上放一块木板睡人。
上班时间是早上五点,地铁头班车还没开,只能坐夜宵巴士,车费是13港币。田北辰惊呼:”这怎么坐得起!”好不容易熬到午饭,只有15元预算,但大部分的饭要20元,他最后只能坐在街边,就着白开水嚼干粮。吃完还要抓紧时间躺在花坛上休息一会儿。做满9小时,可以下班了。但真正的清洁工为了养家糊口,还要上夜班,一天在外近17小时。田北辰说,因为只有两天,自己才有斗志坚持下去。如果要做一个月,就太绝望了!
“没有学历,技术的人,为了活下去,不是住笼屋就是要工作到半夜,对于他们,最重要的事情是下一顿吃什么,怎么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未来怎么发展?来来去去都在死胡同!”这种人生,社会学家起名为“穷忙族”。
内地也有越来越多“穷忙族”。举例来说,据报道,2016年上海送外卖最多的快递员,是一位叫何文妹的中年女性,至少送出了12214单。即使全年无休,每天平均也要33单,从午饭时间一直送到深夜。这种强度的劳动,每年能有多少收入呢?每单快递费是8元,一年总收入在10万元左右。扣除电瓶费、车辆维护费、通信费等,净收入大概还能剩8万多元。大部分快递员的收入,应该还远不如她。
将来的“穷忙族”,还会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在写字楼工作的白领。年轻人如果没有家庭支持,想要靠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越来越难。因为单靠工资收入,已不足以积累财富了。
总的来看,下一代青年不太可能像上一代有那么多机会。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放缓,人口增长高峰已经过去;除了高科技,几乎所有行业都不会有以前那么高的增长率。
2015年,社会工作者藤田孝典调查日本的老人群体。他发现,很多人年轻时都拿过中产阶层的薪水,但年老后沦落到社会底层,七老八十还要当廉价劳工。藤田孝典称他们为“下流老人(底层老人)”。他们有三大特征:收入极低,即使依靠政府补助,也难以维持健康饮食:存款不足,一旦碰到突发事故或疾病,就会面临崩溃危险;老无所依,子女连自己都养不起,更遑论赡养老人。“下流老人”的根源就是钱花光了,人还没死。日本媒体还发明了一个词“老后破产”,这就是长寿的噩梦。
(选自《意林》2018/02/04)
8.(5分)作者分别介绍了田北辰参加节目前后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9.(4分)文章第四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10.(6分)“很多人年轻时都拿过中产阶层的薪水,但年老后沦落到社会底层,七老八十还要当廉价劳工。”藤田孝典怎样称呼这类人群?这类人群具有哪些特点?
11.(4分)文章第六自然段,作者将快递员何文妹的事例写入文中,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本题21分)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菜农
①我静静地看着他,他静静地看着书。
②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家禽的叫喊、车辆的鸣笛以及买家卖家的讨价还价;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蹿来蹿去追逐打闹的小孩……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片喧闹中、一堆蔬菜前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来人。
③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健硕的臂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完全就是一副典型的农民模样。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为他增添了几分读书人的精致。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一本《陶渊明集》,差点跌破了我的眼睛!一个菜农,你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起了这高大上的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
④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都徘徊着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神态;而每次想到这一画面,都会被我不无讥讽地贴上“虚伪”的标签。
⑤直到那个傍晚,我们又一次相遇——
⑥那天,我散步经过一个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那是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大家踩着同一个鼓点,扭着同一个舞姿,陶醉在同一个旋律里。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与画面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一只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巧了,原来就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
⑦我好奇地观察着: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片水渍。我正准备上前阻止他,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柄,在地面上挥动起来。他臂膀上的肌肉块块绽出,拖把在地面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我走上前去,地面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几行大字还未风干——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地面上的字,个个遒劲有力,刚柔兼济,圆滑顺畅,发力处如蛟龙升空,恢弘大气;收笔处如彩凤展翅,飘逸自然。在这样的地方欣赏到这样的“墨宝”,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⑧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的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
⑨第二天我去了菜场。菜场一如往日一样的喧闹,他也如往日一样在静静地看书,自顾自地默诵着。他左右的商贩,玩手机的,拉家常的,东张西望的……应有尽有,而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纵使身边蝉噪蛙鸣,鸟语花香,他丝毫不为所动,静静地淡定地朝着既定的方向流淌。很难了,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一心一意地守着他的书,守着他的书法。当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时,他一脸憨笑,犹如春日的暖阳,明媚了整个世界……
⑩他执意要回送我些什么,便随他来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卖菜维持生计,而书法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铺、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法,床头堆满了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获奖证书——这一定是他的奖品了。屋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屋内,他铺开宣纸研起墨来。我环视左右,一下子明白过来:他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他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他读古诗古文,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更是为了培养自己“心远地自偏”的定力。
他送我的是一幅书法,上面是大大的十个字——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崔杰/文,选自《意林》)
12.(3分)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3.(4分)读完全文,请你将作者写菜农的几件主要的事情概括出来。
第一件:____________第二件:________第三件:_______
14.(3分)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除了描写菜农的外貌、肖像外,还写了他的动作、神态,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菜农在菜市场读书时的全神贯注的情态,表现了他对书本(知识)的虔敬(虔诚与敬意)和内心的宁静。
B.第⑦段“他臂膀上的肌肉块块绽出,拖把在地面嗖嗖游走”中“嗖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菜农写字的速度之快,表现了他写字技巧的娴熟。
C.通读全文,我们能感受到:菜农是一位憨厚朴实、热爱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做事专注认真、不怕别人嘲笑奚落的人。
D.文章结尾用陶渊明的诗句“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揭示文章主旨,抒发了作者对菜农的欣赏与敬佩之情。
15.(3分)文中,我对菜农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根据提示,将我态度变化的过程表述完整。
怀疑→( )→( )→( )
16.(4分)本文的主人公是菜农,作者在描写他的同时,也写了其他人的活动,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7.(4分)结合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菜农身上受到什么启示?(请用对偶句形式作答)
参考答案:
1.A2.C3.A4.D5.B6. (1)lěi suì duò (2)於 熄 捷 (3)贪念 贪恋 (4)比喻7.(1)缅怀五四先驱,奏响青春之歌
(2)①“强烈”改为“诚挚”;②将“贵校”改为“我校”;③“务必”改为“依时”。
(3)亲爱的同学们,本次主题班会在缅怀五四先驱、崇尚爱国情怀的活动中圆满结束。但永不褪色的青春之歌犹在耳畔回响,“青春如初春,如朝阳,如百卉之萌动”,让我们沿着先辈们的光辉足迹,昂扬前行,谱写壮丽的青春篇章!8.田北辰亲身体验了穷人的生活,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将富人与穷人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意在衬托穷人生活的艰难困苦、悲惨辛酸,反映当今社会弱者越弱的惨痛境况;表达作者对社会上两种极端“种族”的无奈与悲痛。 9.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与上文相结合,为下文作铺垫;内容上:将穷人的生活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穷人生活的艰苦辛酸,以及田北辰对这一生活状态的无从适应。 10.藤田孝典称他们为“下流老人(底层老人)”。“下流老人”具有三大特征:收入极低,存款不足,老无所依。 11.通过描写快递员的工作模式与状态,表现出这一类“穷忙族”生活节奏紧促、收入微薄的生活状态,体现出”穷忙族”生活的悲惨辛酸。
12.本文记叙“我”见到菜农后发生的几件事,反映“我”对他态度的变化,表达了“我”的敬佩,欣赏之情。 13. 第一件:市场读书 第二件:广场写字 第三件:回赠书法/礼品/“墨宝” 14.C 15. 不屑 敬佩 欣赏/赞赏 16.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商贩们的无所事事,突出(衬托)了菜农读书的专注和他内心的宁静 17.示例:读了本文,我明白了在当今世俗的喧嚣中应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不为世俗所扰。文中的菜农能够在喧闹的菜市场沉浸于书本的美好中,沉浸于内心的宁静中。在生活中,我不会因某次月考的成功而骄傲。而要保持内心的宁静,继续努力前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