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上第一章专题五 溶解度及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上第一章专题五 溶解度及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16 10:5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溶解度及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一、溶解度计算
1.20℃时,1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5克A物质,50℃时,15克B物质溶于50克水中恰好饱和,A与B的溶解度(  )
A. A=B B.A<B C.A>B D.无法比较
2.某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 g,则此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3.t ℃时将12 g某物质溶于30 g水中,恰好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t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g;现有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210 g,则含溶质   g,溶剂   g。
4.下表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溶解度,现取表中的四种固体20克,分别加入到盛有20℃、10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其中有固体剩余的是(  )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 C)
物质名称 碳酸氢钠 食盐 碳酸钠 蔗糖
溶解度/克 9.7 36 21.5 203.9
A.碳酸氢钠 B.食盐 C.碳酸钠 D.蔗糖
5.某温度时,将100克A物质的溶液分成两等份,将其中一份溶液蒸发掉5克水后,降至原温度,溶液刚好达到饱和:温度不变,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1.2克A物质(该物质不含结晶水),完全溶解并达到饱和,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  )
A.1.2 B.2.4克 C.24 D.24克
6.将20 ℃时,100 g某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均分为两份,第一份恒温蒸发10 g水,析出5 g晶体;第二份恒温蒸发20 g水,析出15 g晶体。则原溶液的溶质质量是多少
7.将20 ℃时某硝酸钾溶液均分为两份,第一份恒温蒸发掉10 g水,析出a g晶体;第二份恒温蒸发掉20 g水,析出晶体b g。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a=b B.2a≤b C.2a≥b D.2a8.t℃时,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加热蒸发溶剂。然后把温度降至t ℃。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溶剂的质量分别为10 g、20 g、30 g,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分别为a g、b g、c g,则a、b、c三者的关系是(  )
A.c=2b-a B.c=a+b C.c=a+2b D.c=2a+b
9.在一定温度下,若将某不饱和溶液蒸发15 g 水(部分)后,会析出2 g晶体(不含结晶水);若向原溶液投入5 g溶质晶体后,溶液中会剩下1 g固体溶质,则此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  )
A.13.3 g B.26.7 g C.33.3 g D.40 g
二、溶质质量分数及溶液配制计算
10.从1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 g,那么剩下的5 g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1% B.90% C.10% D.11.1%
11.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克,在20℃时将该物质20克投入80克水中充分溶解,则该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25% B.20% C.16.7% D.无法计算
12.欲将10克葡萄糖配制成5%的葡萄糖溶液,需加多少克水 ?
13.10克硝酸钾完全溶解在4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14.实验室准备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问:
(1)需要固体氯化钠多少克?
(2)如改用 2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配置,则需要 2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15.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填字母)。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操作D中,称取10.0 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2.0 g,最终得到氯化钠晶体6.4 g,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   。
(5)若制得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
16.下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是15%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15 g氯化钠
B.氯化钠与水按15∶85的质量比形成的溶液
C.100 g溶液中含15 g氯化钠
D.30 g氯化钠溶解于170 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
17.某温度下,将440 g 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分成等质量的2份。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9 g A物质,充分搅拌,还有1 g固体不能溶解;将第二份溶液蒸发40 g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无A析出),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多少 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保留小数点后2位)
18.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 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则S与A在数值上的关系是(  )
A.S=A B.SA D.无法确定
19.有10%的食盐水100 g,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可以达到目的,请填空。
(1)继续加入质量为   g的食盐。
(2)恒温蒸发质量为   g的水。
(3)与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加入25%的食盐水,则混入溶液的质量为   g。
20.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30%,当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时,试计算:
(1)需向此溶液中加入多少克硝酸钾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需蒸发掉多少克水
(3)需向此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多少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0℃时,1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5克A物质,则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50℃时,15克B物质溶于50克水中恰好饱和,那么B物质50℃的溶解度为30g。题目没有指明A与B的温度,因此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1∶5;1∶6
某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 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20g,那么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0g:100g=1:5,溶质质量:溶液质量=20g:(20g+100g)=1:6。
3.【答案】40;60;150
(1)设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x,

解得:x=40g;
(2)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210g中溶质质量:;
其中溶剂质量:210g-60g=150g。
4.【答案】A
由表中数据可知, 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7克,小于20克,食盐、碳酸钠、蔗糖溶解度都大于20克,所以20克固体20℃时加入100克水中,碳酸氢钠不能全部溶解,有固体剩余,另三种可以全部溶解;
故选A。
5.【答案】D
根据题目描述可知,1.2gA加入5g水能够达到饱和,
设该物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为x,

解得:x=24g。
故选D。
6.【答案】解:设该溶液的溶解度为S。
= S=100 g
恒温蒸发10 g水后,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 g÷2-10 g-5 g=35 g。
其中溶质的质量为35 g×( ×100%)=17.5 g。
则原溶液的溶质质量为(17.5 g+5 g)×2=45 g。
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5 g。
7.【答案】B
第一份蒸发10g水时析出晶体后溶液肯定饱和,那么(20g-10g)10g饱和溶液蒸发(20g-10g)10g水时析出晶体(b-a)g。
如果硝酸钾溶液原来就是饱和溶液,那么a=b-a,解得:2a=b;
如果硝酸钾溶液原来不是饱和溶液,那么a故选B。
8.【答案】A
根据题意可知,当溶液蒸发掉10g水时就出现晶体,那么此时溶液肯定饱和,则它的饱和溶液蒸发(20g-10g)时析出晶体(b-a)g,蒸发(30g-10g)时析出晶体(c-a)g。
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那么得到:;
解得:c=2b-a。
故选A。
9.【答案】D
若向原溶液投入5 g溶质晶体后,溶液中会剩下1 g固体溶质,即向原来的溶液中加入4g(5g-1g)晶体就会恰好达到饱和。原来的溶液蒸发15g水的过程中,肯定是先达到饱和再析出2g晶体,那么如果原来溶液就是饱和的,那么政府15g水应该析出晶体6g(2g+4g)。
设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为x,

解得:x=40g。
10.【答案】C
溶液具有均一性,即各个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因此剩下5g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10%。
故选C。
11.【答案】C
20℃时的溶解度为20克 ,说明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该物质,而将20g该物质放入80g水中,该物质无法完全溶解,会有晶体析出,成为饱和溶液,对于同一个温度下的同种物质来说,饱和溶液质量分数=×100%=×100%=16.7%。
故答案为:C.
12.【答案】10克葡萄糖配制成5%的葡萄糖溶液,所得5%的溶液质量为10g/5%=200g,则所需水的质量为200g-10g=190g.
13.【答案】20%
10克硝酸钾完全溶解在4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20%
故答案为:20%。
14.【答案】(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
(2)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质量:。
15.【答案】(1)C
(2)DACB
(3)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80%
(5)A;D
(1)过滤需用玻璃棒引流,不能将液体直接倒入漏斗,故选C;
(2)粗盐提纯的正确顺序是称取粗盐、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DACB。
(3)操作B为蒸发结晶,该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根据题意可知溶解的粗盐的质量为10.0 g-2.0 g=8.0 g,最终得到精盐的质量为6.4 g,所以精盐的产率为 ×100%=80%。
(5)若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高,则说明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大。
A.过滤时滤纸破损,会使部分杂质未被过滤除去,使最终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大,可能导致产率偏高,故A符合题意;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会使最终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小,从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故B不合题意;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由于称量了剩余的固体的质量,所以该操作对计算精盐产率没有影响,故C不合题意;
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即称得的精盐质量偏大,会导致产率偏高,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16.【答案】A
A.100 g水中溶解15 g氯化钠,溶质质量分数为:,故A符合题意;
B.氯化钠与水按15∶85的质量比形成的溶液,那么溶质这里分数为:,故B不合题意;
C.100 g溶液中含15 g氯化钠,那么溶质质量分数:,故C不合题意;
D.30 g氯化钠溶解于170 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那么溶质质量分数:,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7.【答案】解:由题意知,40 g水中溶解9 g-1 g=8 g 溶质A,形成的溶液恰好饱和,设此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S。则 = ,S=20 g。
设第二份220 g溶液中溶质A的质量为x。
则 = ,x=30 g。
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3.64%。
答: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20 g,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3.64%。
18.【答案】C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得到:;

100S=AS+100A;
则100S>100A;
即S>A。
故选C。
19.【答案】(1)12.5
(2)50
(3)200
(1)设需要加入食盐的质量为x,

解得:x=12.5g;
(2)设恒温蒸发水的质量为y,

解得:y=50g;
(3)设混入溶液的质量为z,

解得:z=200g。
20.【答案】(1)解:设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则 ×100%=30%,x≈21.4 g
答:需向此溶液中加入21.4 g硝酸钾
(2)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 ×100%=30%,y=50 g
答:需蒸发掉50 g水
(3)解:设需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k。则 ×100%=30%,k=75 g。
答:需向此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75 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