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1.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共有多少份?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共有多少份?
3.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消耗的二氧化碳相等吗?
4.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主要以哪种途径被消耗?
合作探究
交流共享
产生二氧化
碳的主要途径
生物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燃烧
生物体被微生物分解
消耗二氧化
碳的主要途径
植物的光合作用
江河湖海水体的溶解
CO2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教材第133页相关内容,了解科学家的三种不同观点。
(信息链接:温室效应)
思考:
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国际冰川专家最近指出,喜马拉雅山正在逐渐消融。 造成冰山消融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跟“温室效应”可能有关的气体是( D )
A.N2 B.O2 C.CO D.CO2
挑战自我
2.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哪项( C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用氢气做燃料驱动火箭
D.煤的燃烧
3.地球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可能导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国际上通过会议决定限制发达国家向空气中排放CO2量.
(1)空气中CO2的正常体积分数为_0.034%_____.
(2)空气中CO2的主要来源是_生物的呼吸作用 。
(3)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形式是_植物的光合作用。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
CaCO3+2HCl==H2CO3+CaCl2
H2CO3==H2O+CO2 ↑
总反应: CaCO3+2HCl==CaCl2 + H2O+CO2↑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装置的确定
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两部分组成:
(1)发生装置 (2)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1)反应物的状态(如液态、固态)
(2)反应条件(如加热、不加热)
反应物是固体且需加热
反应物有两种(固体+液体)且不需加热
3.收集气体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4.确定收集装置时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1)气体的密度与空气比较;
(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排水法
排气法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发生仪器:
长颈漏斗、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导气管
1.发生装置
2.收集装置
收集仪器:集气瓶 、玻璃片
问题探究
1.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有哪些缺点?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
2.实验室为何不用碳酸钙粉末跟稀盐酸反应制取?
碳酸钙粉末跟稀盐酸反应生成CO2,但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因此不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
3.可否用硫酸代替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为什么?
不能;因为开始时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使它不能接触到稀硫酸,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反应装置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的气体。 (1)本实验中反应物的状态为 固体 ;反应条件为 加热 。
(2)甲烷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利用此性质应用 向下排空气 法来收集甲烷。
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