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选择题
1.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处应是( )
A.骨制品 B.青铜器 C.甲骨文 D.铁制品
2.(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象征九州,这九个鼎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这“九个鼎”的材质最有可能是( )
A.石头 B.青铜 C.铁 D.彩陶
3.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商鸮卣”被戏称为中国版的“愤怒的小鸟”。据你分析,这一精美的青铜器是采用什么方法制造出来的( )
A.高温锻打法 B.泥范铸造法 C.人工雕刻法 D.蒸煮法
4.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的铭文。由此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5.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是一处古蜀文明遗址。“古蜀文明是中国商代青铜文明当中非常有特色的一支,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这就像一个花园中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共同构成了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这段文字说明( )
A.中外交流构成中华文明 B.夏商周的青铜文明一脉相承
C.中国青铜文明的多样性 D.中国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世界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我们把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称为(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 隶 书
7.《殷商贞卜文字考》中提到,“闻河南之汤阴发现古龟甲兽骨,其上皆有刻辞……乃恍然悟此卜辞者,实为殷室王朝之遗物。其文字虽简略,然可正史家之违失”。这反映出,甲骨文( )
A.所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B.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C.可以用于考证商朝历史 D.已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
8.歌曲《中国字》中唱道:“做好中国人,学好中国字, 文化中国,人人都赞美,中国字,真美丽,有故事。”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字 ” 是 (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9.汉字“明”“从”“森”“磊”等都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作(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10.如图为“次”字的甲骨文,呈一跪坐的人张口而有东西溅出口外之状。这是不被嘉许的行为,故有次等的含义。这表明商朝时期( )
A.刑法异常残酷 B.非常注重礼节
C.思想封闭保守 D.文字已经成熟二、非选择题
11.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青铜铸造】
材料一
(1)青铜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简述两幅图片中的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文字创造】
材料二 甲骨文距今有 3000 多年的历史。那时候的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1899 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此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其中商代有字甲骨约 15 万片,单字计 4400 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在 1500 个以上。甲骨文记载了中国商周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2)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的重要体现,你从上面的材料中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造字特点】
材料三
(3)造字方法是文字出现的重要助力。根据所学知识,补充完整材料三表格内容。
参考答案
1.B 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2.B 根据题干“九个鼎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并联系所学可知,这“九个鼎”的材质最有可能是青铜。
3.B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采用的是“泥范铸造法”。
4.D 由“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伐纣,灭亡商朝,建立西周,故 D 符合题意。
5.C 根据“古蜀文明是中国商代青铜文明当中非常有特色的一支……共同构成了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可知,中国青铜文明具有多样性。
6.A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7.C 根据题干“实为殷室王朝之遗物。其文字虽简略,然可正史家之违失”可知, 甲骨文可以用于考证商朝历史。
8.A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字”是甲骨文。
9.C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10.B 根据题干“呈一跪坐的人张口而有东西溅出口外之状。这是不被嘉许的行为,故有次等的含义”可知,商朝时期非常注重礼节。
11.答案 (1)两幅图片中的文物分别是利簋、司母戊鼎。利簋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商朝铸造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 832.84 千克。
(2)甲骨文距今有 3000 多年的历史;甲骨文是在清朝时被发现的;甲骨文记载了中国商周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珍贵的历史文物;等。
(言之有理即可)
(3)①是日;②是从;③是河;④是右。
解析 (1)两幅图片分别是利簋、司母戊鼎;它们的历史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根据材料二回答即可。(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日;②是从;
③是河;④是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