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6 12:5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10 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选择题
1.《汉书 食货志》载,秦时 “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这说明秦朝时期( )
A.赋税沉重 B.刑罚残酷 C.人民勤劳 D.徭役繁重
2.如今我国推崇“依法治国”,其含义一是依法行政,二是公民也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然而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却有“族诛” 和“连坐”的现象,这反映了秦朝( )
A.徭役繁重 B.赋税沉重 C.刑罚残酷 D.加强思想控制
3.“陈胜、吴广等人在去戍边的途中,恰巧遇到大雨, 道路不通,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戍守误期,按照秦朝法律,他们都要被处死。最终在陈胜、吴广的号召下,大家热烈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爆发。”这段材料说明( )
A.没有遇雨误期就不会爆发农民起义
B.遇雨误期是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C.极其残酷的刑罚导致农民起义
D.遇雨误期是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4.下列表格是对陈胜、吴广起义知识点的梳理,※处应该填写( )
根本原因 ※
领导者 陈胜、吴广
历史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A.遇雨误期 B.赋税沉重 C.陈胜、吴广号召 D.秦朝暴政
5陈胜、吴广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这次起义爆发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
A.公元前 209 年、大泽乡 B.公元前 221 年、渔阳
C.公元前 207 年、巨鹿 D.公元前 202 年、垓下
6.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秦赵长平之战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帝位之争 D.炎黄阪泉之战
7. 历史课上老师讲了很多成语故事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列成语典故中,与秦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
①揭竿而起 ②约法三章 ③阵前倒戈 ④破釜沉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与下图所示知识卡片内容相关的战役是( )
阪泉之战 B.牧野之战 C.长平之战 D. 巨 鹿 之 战
李平同学收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词语,请你帮她确定一个主题( )
A.秦朝灭亡 B.楚汉之争 C.春秋争霸 D.战国称雄
李清照曾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在楚汉之争中被刘邦的军队包围的地点是( )
巨鹿 B.垓下 C.陈 D.大泽乡
二 、 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 夏本纪》记载:“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百姓以怠工相抵制,并愤怒地说:“时日曷丧?予与汝皆亡!”……意思是:“这个太阳为何不快灭亡,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三分之二)
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
(满足)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叛)。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刘邦入咸阳)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唯恐沛公不为秦 王。……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夏王朝灭亡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说明秦的统治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3)材料三中的两个“恐”有何不同?结合材料三,分析楚汉之争刘邦获胜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说说,王朝更替对你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A 根据题干材料“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可知,秦朝时期赋税沉重。
2.C 由题干材料“秦朝却有‘族诛’和‘连坐’的现象”可知,秦朝刑罚残酷。
3.D 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可知,题干材料说明遇雨误期是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4.D 秦朝的暴政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5.A 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6.B 根据题干“诛暴秦”“陈涉”可知,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陈胜、吴广起义。
7.C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揭竿而起”与陈胜、吴广起义有关。“约法三章”是刘邦进入咸阳后,给百姓的承诺。“阵前倒戈”与牧野之战有关。“破釜沉舟”与巨鹿之战有关。
8.D 公元前 207 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
9.B 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词语与楚汉之争相关。
10.B 楚汉之争中,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最终项羽兵败,突围后自刎。
11.答案 (1)桀统治残暴。
(2)实行暴政。赋税沉重、徭役繁重、刑罚残酷等。导致农民起义爆发,秦朝灭亡。
(3)第一个“恐”是担心刘邦不做秦王,如果其他人做秦王可能统治残暴;第二个“恐”是担忧、害怕,表明不敢不顺从。注意收揽民心,得到人民支持。
(4)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可知,夏王朝灭亡的原因是桀统治残暴。(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材料三中第一个“恐”是担心刘邦不做秦王,如果其他人做秦王可能统治残暴;第二个“恐”是担忧、害怕,表明不敢不顺从。结合材料三可知,楚汉之争刘邦获胜的原因是注意收揽民心,得到人民支持。(4) 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