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1陆地水体及其关系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1陆地水体及其关系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6 16:11: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1陆地水体及其关系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9·全国·高三课时练习)下图是某地气温变化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地(  )
A.雨热不同期 B.降水集中在冬季
C.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2.该地河流(  )
A.有结冰期 B.径流量主要随气温而变化
C.夏季含沙量最少 D.春、夏两季汛期明显
【答案】1.C 2.A
【解析】1.读图,根据气温曲线,该地1月气温小于0°C,7月气温高,冬冷夏热。根据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夏季曲线累积量变化大,说明夏季多雨,雨热同期,A错。该地夏季为雨季,且雨季较短,降水集中,且多暴雨,B错,C对。最低温在0℃以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错。故选C。
2.结合前面分析,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气温小于0°C,河流有结冰期,A对。径流量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B错。夏季河流水量大,含沙量最多,C错。夏季汛期明显,春季无明显汛期,D错。故选A。
【点睛】河流的补给来源:
(1)大气降水补给。其流量变化特点与降水量变化特点一致。(2)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其流量变化特点与气温变化特点一致,汛期主要出现在夏季。(3)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其流量变化特点与气温变化特点一致,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4)地下水补给。是河流最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5)湖泊和沼泽水补给。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能反映黄河下游水体相互补给关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能反映我国秦岭以南地区河流水体相互补给关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A 4.D
【分析】本题考查水循环。
3.仔细读图,注意图中地下水水位曲线与地表水水位曲线的相互关系;①图地表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所以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同理③图地下水补给地表水;②④图在不同季节存在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黄河在下游被称为“地上河”,所以只存在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故选项A正确。
4.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而且雨季来得早,雨季长,地表水丰富,此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冬季降水少,地下水水位往往关于河流水水位,此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上图中①③为单向补给,故排除选项AC;③图中7月份即夏季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与我国秦岭以南地区河流水体相互补给关系不符合,故排除选项B;④图夏季(7月份)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冬季(1月份)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故选项D正确。
(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源于(  )
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
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
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
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
6.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
A.东北三江平原
B.浙江南部
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D.青藏高原
【答案】5.A 6.B
【解析】5.解读此图表的关键是通过降水量的变化和降水多少判断该河所处区域,同时从河流流量与降水多少的关系变化中判断径流量与降水的关系。从此图表中可以看出该地每月都有多次降水,雨季较长,大约从5月份持续到11月份,且年降水量较大,有可能是夏季多雨型气候类型,由此可判断该河所处纬度位置较低,基本不存在融雪和冰川融水问题,另外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该河径流深受降水影响,雨季时该河进入汛期,因此该河水源补给主要来自降水,在降水较少和不降水时段,地下水对河流水源补给是持续稳定的,综上所述,A选项正确。
6.四个选项中只有浙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河流水源补给类型主要是降雨,正确选项应为B。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易北河全长1165千米,流域上游多低山、丘陵,中下游为盆地、平原。下图示意易北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
①大气降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冰川融水 ④湖泊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该流域冬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答案】7.A 8.B
【解析】7.该流域终年盛行西风,夏季带来丰富的雨水补给河流,①符合题意。易北河上游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低于0℃,西风带来的水汽主要以降雪的形式积累起来,春季融水补给河流,形成河流的春汛,②符合题意。流域内以平原为主,没有高山冰川,③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易北河流域大型湖泊较少,④不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判断,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8.根据地理位置可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西岸,离亚欧大陆东侧的太平洋距离遥远,排除A;图中显示,该流域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盛行的西风把大西洋的水汽带至易北河流域,形成降水,选项B符合题意;北冰洋气温低,空气中所含水汽量小,排除C;该地距离印度洋较远,且它们之间有多条高大山脉阻挡,且当地没有相应的盛行风把印度洋水汽带至易北河流域,排除D,故选B。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图为我国某河流部分河段的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等潜水位线。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P点地表径流的流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10.此时,对于该河段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河流处于枯水期 B.河水补给地下水
C.河流处于丰水期 D.地下水补给河水
【答案】9.B 10.B
【解析】9.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弯曲的方向相反,所以图中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P位于河流的北岸,水流会自北向南注入河流,综上P点地表径流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B项正确。
10.潜水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且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向低处凸出,判断河流处的潜水位较高,因此图中该河段是河水补给地下水,B项正确。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水文站月累积径流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从图中可知,该水文站的汛期主要集中在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12.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地下水 B.冰川融水
C.降水 D.积雪融水
【答案】11.C 12.C
【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河流主要补给方式的判读,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1.正确理解题干中的关键词“月累积径流量”,注意图中曲线的倾斜状况(即斜率)。月累积径流量是某一月及其以前各月的径流量之和,由图可知7—9月月累积径流量曲线倾斜角度最大,说明该时期降水量大,河流水量迅速增加,形成汛期,故选项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12.在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中,地下水补给最为稳定,季节变化小,而且补给水量小;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受气温影响大,积雪融水多发生在春季,冰川融水一般夏季即北半球的6、7、8月份补给量较大;降水补给主要在雨季,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集中于7、8月,故选项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在下列月份中,箭头b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9~10月
14.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15.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答案】13.A 14.B 15.B
【解析】13.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箭头b表示湖泊水补给长江水,此时长江处于枯水期,主要发生在1~2月。故选A。
14.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可以和洞庭湖水、长江水直接相互转化,结合四个选项,洞庭湖水、长江水不能直接转化为冰川,海洋水不能直接转化为洞庭湖水和长江水,只有雨水、地下水符合条件,即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雨水、地下水。故选B。
15.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洞庭湖的面积减小,蓄水能力减弱,则丰水期a补给变小;枯水期b补给也变小。故选B。
【点睛】
陆地水体之间的三类补给关系
(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拉湖是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大型咸水湖。哈拉湖流域年平均气温-5.9℃,年降水量250~300毫米,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5-9月。水系呈向心状,入湖河流有20余条,多为季节性河流,且多发源于高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下图为哈拉湖流域示意图。
(1)说出哈拉湖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及其组成环节。
(2)推测全球变暖短期内对哈拉湖水位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答案】(1)类型:陆地内循环。环节:降水蒸发、下渗。
(2)水位升高。理由:入湖河流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气温升高,山冰川融水增多,湖水量增多。
【分析】本题以哈拉湖为情境,设置两道小题,考查湖泊补给、盐度变化、水位变化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
由图可知,该湖湖只进不出,是内流湖,参与的水循环是陆上内循环,其主要环节包括蒸发(蒸腾)降水、下渗等。
(2)
短期内由于全球变暖,并且湖泊周边的河流以高原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所以山冰川融水增多,导致河流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增加,引起湖水水位上升。
1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我国某地区河流河水补给和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河流主要有地下水、季节性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图中A表示________补给,B表示_______补给,C表示_______补给。
(2)三种水源补给分别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是:A为_______,B为_____,C为_____。
(3)根据河流流量变化,该河为我国________地区的河流,理由是________。
(4)当该地主要补给水源为B时,我国华北地区经常出现由________影响的________天气
【答案】(1) 雨水 季节性冰雪融水 地下水
(2) 季节性变化大,形成最大的汛期 形成春汛 稳定可靠
(3) 东北 有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形成的春汛
(4) 快行冷锋(冷锋) 沙尘暴
【分析】本题以我国某地区河流河水补给和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河流补给方式以及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河流主要有地下水、季节性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该河流一年中有两个汛期,A补给时为夏汛,应该为雨水补给,季节性变化大,形成最大的汛期;B补给时为春汛,应该为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C补给时流量稳定可靠,且汛期补给量小,应该为地下水补给。
(2)
根据图示可知,三种水源补给分别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是:A季节性变化大,形成最大的汛期,B形成春汛,C为地下水补给,稳定可靠。
(3)
根据河流流量变化,该河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理由是该河一年中有两个汛期,其中有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形成的春汛。
(4)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B为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当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为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时,应为北半球的春季,我国华北地区经常受到冷锋的影响,出现沙尘暴等天气。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是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为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湖区年辐射总量在171.461~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1)分析青海湖年辐射总量比同纬度华北地区高的原因。
(2)分析上新世末之后,青海湖逐渐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3)指出青海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答案】(1)青海湖地势高,空气稀薄,位于非季风区,多晴朗天气,大气削弱作用较弱。
(2)有布哈河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新构造运动使周围山地强烈隆起,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3)河流水、湖底的泉水、大气降水。
【分析】本题以青海湖为材料,涉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湖泊演化过程以及陆地水体补给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因此青海湖年辐射总量比同纬度华北地区高。
(2)
读图可知,布哈河注入青海湖,给青海湖带来盐分;读材料“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可知,由于构造运动使周围山地隆起,青海湖失去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青海湖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蒸发旺盛,导致盐度升高。
(3)
读图可知,布哈河注入青海湖,因此河流水补给给青海湖;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稍多,补给给青海湖;青海湖是构造断陷湖,湖底泉水补给青海湖。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湖泊按成因可分为堰塞湖、火山口湖、冰川湖、构造湖、喀斯特湖、河成湖、风成湖、海成湖和人工湖(水库)等。甲湖泊总面积166平方千米,最大深度48米,湖面低于海平面213米。乙湖泊最大深度380.29米,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甲、乙两湖及河流干流沿线温泉众多,是冬季著名的休闲旅游区。香蕉主产区为热带地区,但该湖沿岸盛产香蕉,所产香蕉品质优良。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甲湖泊放大图。
(1)推测甲、乙两湖的成因类型,并说明理由。
(2)简述甲湖和河流的相互关系。
(3)分析左图甲湖、河流对区域发展的意义,并说出该区域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举措。
【答案】(1)甲、乙两湖为构造湖;理由:甲、乙两湖地处裂谷地带,构造运动陷落形成;温泉众多,地壳运动较频繁。
(2)河流是甲湖的主要补给水源;甲湖对下游河流具有调节作用(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少,湖泊补给下游河流;冬季降水丰富,湖泊蓄积径流)、澄清和净化作用。
(3)该区域总体降水较少,大部分地区为沙漠,水资源紧缺;甲湖和河流是该区域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建设的最主要淡水来源。河流上、下游区域间应相互协调,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水污染;适度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
【分析】本题以地中海沿岸湖泊为材料,主要涉及湖泊成因、陆地水体相互补给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信息提取能力、区域定位分析能力、地理知识调用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两湖地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构造运动较多,是典型的构造运动陷落形成的湖泊;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甲、乙两个湖泊温泉众多,说明地壳运动较频繁,地热资源丰富。综上分析可知,甲乙两湖为构造湖。
(2)
结合等高线,甲湖北侧和东侧河流注入甲湖,是甲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南侧的河流是甲湖的流出通道,故甲湖对下游河流具有调节径流量的作用。该地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少,为河流的枯水期,湖泊补给下游河流;冬季降水丰富,为河流的丰水期,上游河段补给湖泊;故湖泊对下游河流有调蓄、澄清和净化作用。
(3)
分析该地的水资源可得出该区域总体降水较少,大部分地区为沙漠,水资源紧缺;故可以得出甲湖和河流是该区域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建设的最主要淡水来源,对区域发展意义重大。
该区域要合理利用水资源要采取开源、节流措施。该区域河流上、下游区域间应相互协调,合理分配水资源,建立协调统一的用水机制和管理系统;改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节约水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水污染,污水处理达标之后再排放;适度开采地下水,发展海水淡化,缓解淡水资源不足等。
20.(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我国东北某河流的流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表示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的径流量变化示意图,ABC分别表示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A__,B___,C___。
(2)A形成________汛,B形成________汛。
(3)C补给量最少的时期应是该河的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时期。
(4)为保证该地区用水,人们在河上______,建坝以后的流量曲线应是①还是②?________,因为:________
【答案】 大气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地下水 夏 春 径流量 修建水库 ② 水库和湖泊一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我国东北河流主要河流补给形式为夏季的大气降水(A)和春季的季节性积雪融水(B)和流量平稳、水位变化不大的地下水补给(C)。
(2)3、4、5月份为我国春季,6、7、8月份为我国夏季,因此A形成夏汛,B形成春汛。
(3)地下水与河流水存在互补关系,当河流处于丰水期时,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地下水补给河水。因此C补给量最少的时期应是该河的径流量最大的时期。
(4)大坝水库对河流的流量具有调节作用,在汛期蓄水,下游流量较修建前小,枯水期放水,下游流量较修建前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流量平稳。因此建坝以后的流量曲线应是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1陆地水体及其关系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9·全国·高三课时练习)下图是某地气温变化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地(  )
A.雨热不同期 B.降水集中在冬季
C.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2.该地河流(  )
A.有结冰期 B.径流量主要随气温而变化
C.夏季含沙量最少 D.春、夏两季汛期明显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能反映黄河下游水体相互补给关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能反映我国秦岭以南地区河流水体相互补给关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源于(  )
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
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
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
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
6.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
A.东北三江平原
B.浙江南部
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D.青藏高原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易北河全长1165千米,流域上游多低山、丘陵,中下游为盆地、平原。下图示意易北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
①大气降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冰川融水 ④湖泊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该流域冬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图为我国某河流部分河段的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等潜水位线。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P点地表径流的流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10.此时,对于该河段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河流处于枯水期 B.河水补给地下水
C.河流处于丰水期 D.地下水补给河水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水文站月累积径流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从图中可知,该水文站的汛期主要集中在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12.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地下水 B.冰川融水
C.降水 D.积雪融水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在下列月份中,箭头b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9~10月
14.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15.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拉湖是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大型咸水湖。哈拉湖流域年平均气温-5.9℃,年降水量250~300毫米,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5-9月。水系呈向心状,入湖河流有20余条,多为季节性河流,且多发源于高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下图为哈拉湖流域示意图。
(1)说出哈拉湖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及其组成环节。
(2)推测全球变暖短期内对哈拉湖水位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1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我国某地区河流河水补给和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河流主要有地下水、季节性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图中A表示________补给,B表示_______补给,C表示_______补给。
(2)三种水源补给分别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是:A为_______,B为_____,C为_____。
(3)根据河流流量变化,该河为我国________地区的河流,理由是________。
(4)当该地主要补给水源为B时,我国华北地区经常出现由________影响的________天气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是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为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湖区年辐射总量在171.461~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1)分析青海湖年辐射总量比同纬度华北地区高的原因。
(2)分析上新世末之后,青海湖逐渐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3)指出青海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湖泊按成因可分为堰塞湖、火山口湖、冰川湖、构造湖、喀斯特湖、河成湖、风成湖、海成湖和人工湖(水库)等。甲湖泊总面积166平方千米,最大深度48米,湖面低于海平面213米。乙湖泊最大深度380.29米,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甲、乙两湖及河流干流沿线温泉众多,是冬季著名的休闲旅游区。香蕉主产区为热带地区,但该湖沿岸盛产香蕉,所产香蕉品质优良。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甲湖泊放大图。
(1)推测甲、乙两湖的成因类型,并说明理由。
(2)简述甲湖和河流的相互关系。
(3)分析左图甲湖、河流对区域发展的意义,并说出该区域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举措。
20.(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我国东北某河流的流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表示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的径流量变化示意图,ABC分别表示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A__,B___,C___。
(2)A形成________汛,B形成________汛。
(3)C补给量最少的时期应是该河的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时期。
(4)为保证该地区用水,人们在河上______,建坝以后的流量曲线应是①还是②?________,因为: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