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3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从沃克环流的形成看,B海域( )
①赤道暖流堆积,形成深厚的暖水层 ②信风驱使表层海水向西流动,冷海水上涌 ③上空大气膨胀上升 ④上空大气收缩下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详解】读图可知,AB分别位于大西洋西岸和东岸,根据沃克环流形成原因来看,大西洋表层海水在信风的驱使下,自东向西流动,在大洋东岸形成离岸风,深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而由于气温降低,垂直方向上,气流收缩下沉,形成高压,同纬度大洋西岸暖流堆积,气温升高,气流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故选D。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降水再循环率是指局地蒸发的水汽对降水的贡献率,反映了该区域陆气相互作用的强度。近日研究发现,当前年冬天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次年夏季对流层低层有大尺度的异常反气旋环流抑制了印度半岛中北部降水,进而影响青藏高原。下图为青藏高原夏季大气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推测前冬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后,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再循环率(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在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再循环率变化的原因( )
①高压控制下,青藏高原降水减少②高压北部的偏西风促进热带水汽向青藏高原输送
③多晴天,蒸发加强④阴雨天增加,蒸发减弱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2.B 3.B
【分析】2.从图中可以看出前冬发生厄尔尼诺流出水汽较正常年份增多,且蒸发转化为降水的水汽变少,所以夏季降水再循环率变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从图中可看出外部水汽流入量增加,降水量增加,①错,②对;也可看出蒸发量变小,③错,④对。故选B。
【点睛】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指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增温,造成太平洋东部降水多而西部降水少的现象,但并不是说太平洋西部每个地方都会降水少。需结合图上信息进行分析。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两种相反的海—气相互作用的异常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在厄尔尼诺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 B.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
C.印尼热带雨林地区易发生火灾 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
5.关于图中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决定着东南信风的强弱 B.厄尔尼诺年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降温
C.拉尼娜年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 D.厄尔尼诺年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相反
【答案】4.C 5.D
【分析】4.在厄尔尼诺年,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可能发生的现象是秘鲁沿岸降水增加,气候湿润,A错;水温升高,表明上升流减弱,秘鲁渔场渔获量减少,B错;图中显示,厄尔尼诺年,大洋西岸的印尼热带雨林地区降水减少,气候干旱,易发生火灾,C对;厄尔尼诺年,大洋西岸的澳大利亚降水少,东部出现旱灾,D错。故选C。
5.东南信风的强弱决定着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和速度,A错;厄尔尼诺年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增温,B错;拉尼娜年东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C错;厄尔尼诺年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相反,D对。故选D。
【点睛】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两个很重要的气候异常现象,主要原因是大气受海温异常的强迫产生的。厄尔尼诺的时候,中东太平洋温度偏高,其中东太平洋甚至会偏高2℃以上。拉尼娜的时候,在中太平洋温度的异常偏低。
6.(2020·重庆市实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海底火山 D.地球内部
【答案】A
【详解】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A正确。跟地面辐射、海底火山和地球内部无关,BCD错误,故选A。
【点睛】
(2022·江苏连云港·高二期末)拉尼娜现象继2021年3月结束后,11月10日再次出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符合拉尼娜现象的大气环流模式是( )
A. B.
C. D.
8.拉尼娜期间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澳大利亚东海岸降水减少 B.太平洋上的东南信风减弱
C.秘鲁沿岸冷海水上泛增强 D.印度尼西亚火灾风险上升
【答案】7.D 8.C
【解析】7.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所以,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大洋西岸水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大洋东岸水温低,空气遇冷收缩下沉,太平洋近洋面大气的流动方向为自东向西,形成顺时针方向大气环流AC错误。受信风自东向西吹,赤道暖流的流动方向为自东向西,东岸呈上升流,西岸洋流下沉,洋流呈逆时针,B错误。故D正确。
8.拉尼娜现象发生,东南信风增强,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太平洋海岸西部水温升高,所以澳大利亚东岸降水增加,AB错误,由于降水的增加,印度尼西亚火灾风险应下降,D错误;由于拉尼娜现象使得赤道太平洋东部流下沉,形成洋面高压,会加剧离岸风,加强秘鲁上升流,因此秘鲁沿岸冷海水上泛增强,C正确。
【点睛】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各题。
9.①~④海区中,海-气间的水分交换最微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在地球上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中,海洋输送热量超过大气输送热量的海区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9.C 10.A
【分析】该组题以大西洋轮廓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热量和水分交换。
9.海气间的水分交换的活跃度与其温度呈正相关;③海区有寒流经过,水温低于相同纬度其他海区。所以选C。
10.在南北纬0°~30°的海区中,海水水温高,海洋输送热量超过大气输送热量。所以选A。
11.(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海水对大气温度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结果是( )
A.冬暖夏凉,温差减小 B.冬暖夏凉,温差增大
C.冬冷夏热,温差增大 D.冬冷夏热,温差减小
【答案】A
【详解】海水的比热容大,升降温度比较慢,故夏季温度偏低而冬季温度偏高,温差小。故选A。
【点睛】
(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14年8月11日,受“超级月亮”影响,钱塘江潮水在浙江省杭州市下沙江堤掀起巨浪,壮观程度堪比往年农历八月十八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钱塘江大潮属于 ( )
A.波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
13.引起该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
A.盛行风 B.海底地震
C.海底火山喷发 D.天体引潮力
【答案】12.B 13.D
【解析】1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钱塘江大潮是受到天体引力的作现象,用而形成,因此可知其属于潮汐现象,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
13.盛行风是该海水运动的动力之一,但不是主要的动力,故A错误;该海水的运动和海底地震以及海底火山喷发无关,可知BC错误;由第1题的解析可知引起该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天体对海水的引力即天体引潮力,故D正确。
【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钱塘江大潮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天体引潮力。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面左图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某监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右图中监测站位于左图中的(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15.右图所示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是( )
A.表层向深层递增 B.1000米以下变化较大
C.表层向深层递减 D.1000米以上相对稳定
【答案】14.A 15.C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海水的性质,海水表层和垂直水温分布情况。突出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特别是图示信息的阅读理解,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14.从右图中某监测站海水温度垂直分布来看,表层水温大于10℃小于20℃;左图中甲乙丙丁对应中只有甲点符合右图中海水表层水温数值,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5.结合右图可知,海水温度随深度从表层向深层递减,A错误C正确;在1000米深度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迅速降低,1000米深度向下海水温度变化较小,BD错误。故选:C。
【点睛】1、大洋表层温度分布有如下特点∶(1)大洋表层温度从高纬度海域向低纬度海域逐新增加,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水温从 0℃增加到 28℃左右,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北半球由于受洋流及海底地貌的影响,等温线多与纬线斜交,南半球大西洋西部等温线密集,东部比较稀疏。(2)寒暖流交界处等温线特别密集,海水温度变化特别大。(3)南北半球大洋表层水温不以赤道对称分布。北半球水温比南半球水温偏高,最高水温在 10 N 左右,与热赤道位置基本一致。由于三大大陆包围印度洋,并受暖流影响,因此印度洋为四大洋中水温最高的海域。
2、水温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水水温不均匀递减,海水在 600~1000 米内变化显著,1000 米以下海水温度基本没有变化。
3、 海水温度的时间变化规律:(1)水温的日变化,影响水温的日变化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季节、天气状况、凝和地理位置等。一天中海水的最高温度在 14~16 时。(2)水温的年变化。影响水温年变化的因素有太阳辐射、洋流、海陆位置等,-年中海水的最高温度在 8 月份。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气相互作用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案】(1)箭头指向呈顺时针方向。
(2)大气环流会减弱(或大气环流变得不稳定),因为其下垫面(洋面)东西部的热力差异减小(或产生变化); 大洋西岸降水量会明显减少,因为这里的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 大洋东岸降水量会明显增多,因为沿岸暖洋流的加湿作用以及这里的下沉气流减弱。
【详解】(1)仔细读图,图中海域西侧的暖水多,说明温度高,大气以上升气流为主;而东侧冷水分布多,说明温度低,垂直大气以下沉运动为主,从而该大气环流圈为顺时针方向的。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说明东岸的温度升高,上升气流会增加,同时还有暖洋流的加湿作用,降水量会明显增多。而西岸相对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
【点睛】
17.(2017·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三课时练习)[海洋地理】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海峡成为世界著名航运通道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该海峡南侧海岸类型以 ____________为主。
(2)①海域和②海域相比,海水盐度更低的是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3)海域②的海底地形是___,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附近海域可能发生破坏性巨大的海洋自然灾害是_________。
(4)图示海域海一气相互作用的特点是______。
【答案】(1) 地理位置优越、航道条件好(风浪小) 淤泥质海岸
(2) ① ①处海域淡水注入多
(3) 海沟 大洋板块俯冲(挤压)至大陆板块之下 海啸
(4)海洋水温高,向大气输送热量多;蒸发量大,海洋向大气输送水汽多;上升气流强烈,大气降水丰富;海一气间水分交换活跃。
【分析】本题以马六甲海峡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海峡的航运条件、海底地形、海水盐度、海气相互作用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
从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此海峡为马六甲海峡,从地理位置看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处于十字路口,地理位置方面优越,且位于赤道无风带,风力小,航道条件好。图中的沼泽说明该海峡南侧海岸类型为淤泥质海岸。
(2)
盐度的大小要和河流联系回答。有大量陆地上河流的淡水注入①海域,所以①海域盐度较②海域低。
(3)
从海底等深线分析得出海沟,图中海域②的等线密集,而且数值小,可以判断海底地形,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地处于板块交界处,大洋板块俯冲(挤压)至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附近海域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巨大的海洋自然灾害是海啸。
(4)
此地处于赤道附近,海洋水温高,向大气输送热量多,海洋水蒸发大,上升气流强烈,大气降水多,海—气间水分交换活跃。
18.(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曲线表示_____,其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
(2)b曲线表示_____,其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在副热带海区出现辐射最高值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c区域表示_____,e区域表示_____,d点表示_____,c海区温度并没有一直升高,而是保持多年平稳,其原因是_____。
【答案】 热量收入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少,热量越少 热量支出 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受 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晴天多,蒸发量大 热量盈余 热量亏损 热量收入=热量支出 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热量从低纬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高纬地区,实现了全球热量平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地理坐标和统计曲线的分析。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低纬度地区热量有盈余,收入大于支出,高纬度地区热量收入小于支出,所以a曲线为热量收入,读图热量收入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其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由上题b曲线为热量支出,其分布规律是以副热带为中心分别向两侧递减,副热带热量支出最大的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3)c点是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处于相等状态;d区域表示热量收入大于热量支出,因此d区域热量盈余;同理e区域热量亏损。一年中,世界海洋热量收支基本上是平衡的,低纬度热量盈余的海区的水温并没有逐年升高,高纬度热量亏损的海区的水温也并没有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大气运动和洋流运动使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进行了交换。
【点睛】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和热辐射消耗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表面海水水温分布状况。
(1)造成图中所示海区表层洋流形成的动力来自。
(2)标出图中底层洋流的运动方向。
(3)正常年份在图中所示海区上空形成一个热力环流,请在图中标出。
(4)与正常年份相比,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海域上空的热力环流有何变化 给东、西两岸天气状况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1)信风
(2)
(3)
(4)热力环流势力加强。使大洋东岸更加干旱,大洋西岸降水偏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沃克环流、拉尼娜现象的相关知识。
【详解】(1)驱动图中表层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是信风。
(2)底层洋流的运动方向与顶层洋流的运动方向相反。如下图所示:
(3)大洋西部形成一个水温较高的“暖水池”,大洋东部形成一个水温较低的“冷水池”,从而形成高低气压差,进一步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4)热力环流势力加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岸受增强的下沉气流控制,旱灾加剧;太平洋西岸则受增强的上升气流控制,易引发洪涝灾害。
20.(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异常升高,使得太平洋赤道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表层海水温度较常年持续异常偏冷(于0.5℃)度的现象。2020年8月,新一轮拉尼娜现象正式形成(下图),引起了全球各地气候异常。
(1)描述厄尔尼诺现象对太平洋东岸秘鲁渔场的影响。
(2)在右图上绘制拉尼娜发生时的大气运动状态示意图,并说明2020年8月以来太平洋东岸和西岸地区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
(3)分析本次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冬季天气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答案】(1)对渔场的影响: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改变了鱼类的生存环境;秘鲁寒流势力减弱,上升补偿流减弱,鱼类饵料减少。
(2)画图(顺时针)太平洋东岸:旱灾、森林火灾。太平洋西岸:洪涝,暴雨。
(3)天气现象:冬季偏冷、偏干旱,易形成寒潮等灾害性天气
原因:受拉尼娜影响,太平洋西部水温高;洋面上形成低气压;加大了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冬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增强。
【分析】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 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详解】(1)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鱼群有以下几方面影响: 秘鲁寒流通过秘鲁渔场,因而该渔场主要以冷水性鱼类为主,厄尔尼诺能使海水急剧升温,洋面平均温度骤升约3—5摄氏度。冷水性鱼类因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而大量死亡,致使鱼群数量锐减。 厄尔尼诺现象致使水中含氧量减少,因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厄尔尼诺现象招致海水温度升高,水中氧的含量降低,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秘鲁渔场位于东南信风带,在东南信风和近岸海域的离岸风作用下,盛行涌升流,鱼类食物丰富。厄尔尼诺现象的爆发,会导致东南信风减弱,使该渔场涌升流削弱,鱼类食物减少,鱼类数量因而减少。 综合以上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将影响鱼类生存环境,致使鱼类数量减少,最终导致捕鱼量的减少。
(2)太平洋东部气流上升,西部气流下沉;高空气流从东部到西部;近地面相反。如下图所示:
受拉尼娜影响,太平洋东部水温低,盛行下沉气流,使副热带高压不断加强,气候较往年更加干旱,甚至诱发森林火灾等。太平洋西部水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气候较往年更加湿润,降水更多,会导致暴雨天气,甚至会诱发洪涝灾害等。
(3)受拉尼娜影响,太平洋西部水温偏高,冬季海洋气温本来就比陆地高,这样一来更加大了海陆间的热力差异,使得洋面上形成更明显的低气压,从而增强了冬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冬季风源于亚欧大陆内部,寒冷干燥,强大的冬季风使我国东部地区较往年偏冷、偏干,极强冷空气南下易造成寒潮、冻雨等气象灾害。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3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从沃克环流的形成看,B海域( )
①赤道暖流堆积,形成深厚的暖水层 ②信风驱使表层海水向西流动,冷海水上涌 ③上空大气膨胀上升 ④上空大气收缩下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降水再循环率是指局地蒸发的水汽对降水的贡献率,反映了该区域陆气相互作用的强度。近日研究发现,当前年冬天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次年夏季对流层低层有大尺度的异常反气旋环流抑制了印度半岛中北部降水,进而影响青藏高原。下图为青藏高原夏季大气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推测前冬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后,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再循环率(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在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再循环率变化的原因( )
①高压控制下,青藏高原降水减少②高压北部的偏西风促进热带水汽向青藏高原输送
③多晴天,蒸发加强④阴雨天增加,蒸发减弱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两种相反的海—气相互作用的异常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在厄尔尼诺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 B.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
C.印尼热带雨林地区易发生火灾 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
5.关于图中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决定着东南信风的强弱 B.厄尔尼诺年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降温
C.拉尼娜年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 D.厄尔尼诺年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相反
6.(2020·重庆市实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海底火山 D.地球内部
(2022·江苏连云港·高二期末)拉尼娜现象继2021年3月结束后,11月10日再次出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符合拉尼娜现象的大气环流模式是( )
A. B.
C. D.
8.拉尼娜期间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澳大利亚东海岸降水减少 B.太平洋上的东南信风减弱
C.秘鲁沿岸冷海水上泛增强 D.印度尼西亚火灾风险上升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各题。
9.①~④海区中,海-气间的水分交换最微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在地球上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中,海洋输送热量超过大气输送热量的海区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海水对大气温度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结果是( )
A.冬暖夏凉,温差减小 B.冬暖夏凉,温差增大
C.冬冷夏热,温差增大 D.冬冷夏热,温差减小
(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14年8月11日,受“超级月亮”影响,钱塘江潮水在浙江省杭州市下沙江堤掀起巨浪,壮观程度堪比往年农历八月十八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钱塘江大潮属于 ( )
A.波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
13.引起该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
A.盛行风 B.海底地震
C.海底火山喷发 D.天体引潮力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面左图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某监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右图中监测站位于左图中的(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15.右图所示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是( )
A.表层向深层递增 B.1000米以下变化较大
C.表层向深层递减 D.1000米以上相对稳定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气相互作用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17.(2017·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三课时练习)[海洋地理】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海峡成为世界著名航运通道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该海峡南侧海岸类型以 ____________为主。
(2)①海域和②海域相比,海水盐度更低的是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3)海域②的海底地形是___,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附近海域可能发生破坏性巨大的海洋自然灾害是_________。
(4)图示海域海一气相互作用的特点是______。
18.(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曲线表示_____,其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
(2)b曲线表示_____,其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在副热带海区出现辐射最高值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c区域表示_____,e区域表示_____,d点表示_____,c海区温度并没有一直升高,而是保持多年平稳,其原因是_____。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表面海水水温分布状况。
(1)造成图中所示海区表层洋流形成的动力来自。
(2)标出图中底层洋流的运动方向。
(3)正常年份在图中所示海区上空形成一个热力环流,请在图中标出。
(4)与正常年份相比,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海域上空的热力环流有何变化 给东、西两岸天气状况带来怎样的影响
20.(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异常升高,使得太平洋赤道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表层海水温度较常年持续异常偏冷(于0.5℃)度的现象。2020年8月,新一轮拉尼娜现象正式形成(下图),引起了全球各地气候异常。
(1)描述厄尔尼诺现象对太平洋东岸秘鲁渔场的影响。
(2)在右图上绘制拉尼娜发生时的大气运动状态示意图,并说明2020年8月以来太平洋东岸和西岸地区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
(3)分析本次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冬季天气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