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水的运动及能量交换单元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甲、乙两幅图分别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观测的降水前后48小时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甲图相比,乙图
①径流量峰值较大 ②含沙量变化较大
③径流量变化较小 ④含沙量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森林面积增加 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C 2.B
【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乙图相比较甲图可知,乙图中,降雨后,最大流量出现时间推迟,最大流量减小;含沙量最大值出现时间推迟,最大含沙量减小,河流径流量变化减小,因此,③④正确,故答案选C项。
2.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的河流流量变化变小,含沙量变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森林植被和水库对河流的径流量有调节作用,因此,河流上游地区植被的恢复,水库的修建,会对河流调节作用增强,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B项。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若图中有河流,则该河流
A.流向东北 B.水能丰富 C.汛期较长 D.为地上河
4.图示时期最有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答案】3.A 4.C
【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的综合判读。图中西侧的等值线弯曲部位凸向高值,说明该位置为河谷,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A正确;根据潜水的分布规律可知,该地河水补给潜水,不能为地上河,D错误;该地的等高线较为稀疏,水能资源并不丰富,B错误;该和位于华北地区,降水集中,雨季较短,汛期较短,C错误。故答案选A项。
4.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河水补给潜水,说明此时河流处于丰水期。华北地区属于季风气候,7、8月份降水较多,河流处于丰水期,故答案选C项。
5.(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
A.地下淡水 B.湖泊水 C.河水 D.冰川
【答案】D
【分析】考查水资源的分布。
【详解】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2.53%左右,其中近70%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还很难加以利用,因此冰川是淡水的主体,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强,周边空气湿度增大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详解】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地表径流,使下游地区径流量变化幅度变小,D正确;库区地表水增多,增加下渗,提高地下水水位,A正确;水汽蒸发增多,空气湿度增加,B正确;水比热容较大,冬季水面气温相对较高,气流上升,容易产生降水,C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们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2)影响地下径流。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等,都会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4)影响蒸发和蒸腾,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5)影响下渗,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有( )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⑤
8.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 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
C.④洋流对沿岸地区起降温减湿作用 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低于②
【答案】7.A 8.A
【分析】7.中低纬度洋流为以南北回归线为中心的洋流,据图可知其在北半球为顺时针,在南半球为逆时针,因此③④符合题意,A正确;⑤⑥为逆时针方向流动,BCD错误。故选A。
8.大洋环流在不同纬度之间的流动,实现了热量的交换与传递,A正确;①为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的作用,②为寒流,对沿岸降温减湿,故冬季①沿岸气温高于②,D错误;洋流①③不是交汇,而是背向流动,B错误;④为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的作用,C错误。故选A。
【点睛】寒流是从水温较低的海区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区的洋流,它的水温比它所流经区域的水温低。 暖流是从水温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的洋流,它的水温比它所流经区域的水温高。寒暖流中的“寒”与“暖”是参照流经区域的,如果是不同区域的洋流,它们绝对温度的高低就要看实际情况了。所以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甚至可能高于暖流。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有关①②处洋流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寒流 B.①为暖流、②为寒流 C.均为暖流 D.①为寒流、②为暖流
10.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流①会使A处污染物扩散至非洲东海岸 B.洋流②能够加快海轮的航行速度
C.洋流②对南美洲西海岸起增温增湿作用 D.P处寒暖流交汇易于形成大渔场
【答案】9.B 10.D
【分析】9.洋流①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北大西洋暖流;②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为秘鲁寒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洋流①会使A处污染物扩散至欧洲西海岸或非洲西海岸,A错误;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加快航行速度,但逆洋流航行,会减慢航行速度,B错误;洋流②为寒流,对南美洲西海岸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C错误;读图可知,P处有寒暖流交汇,易形成大的渔场,D正确。故选D。
【点睛】世界四大渔场: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大洲南端的厄加勒斯浅滩是其主要集聚地。下图为某海域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大洲是( )
A.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12.图示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密切相关,则乙洋流( )
A.自西向东流,为寒流 B.自东向西流,为寒流
C.自西向东流,为暖流 D.自东向西流,为暖流
【答案】11.B 12.A
【分析】11.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大洲最南端在南半球的厄加勒斯,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位于东半球西部,故可以确定为非洲,B正确,ACD三项与图示信息不符。故选B。
12.据图可知乙洋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故B、D错。图中渔场已知为寒暖流交汇形成,从图中可判读出丙洋流为暖流,则得出乙洋流为寒流。故C错,A项正确。故选A。
【点睛】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寒暖流交汇会使海水搅动,带动海底的营养盐类上泛,这些盐类使得大量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发生寒暖流交汇的地方多半都是靠近大陆的浅海区域,这些区域阳光可以直射海底,形成了适宜的温度,适宜鱼类生长;许多鱼类是随洋流游动的,所以寒暖流交汇的地方,鱼群自然比别处多。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海一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 )
A.① B.② C.③ D.④
15.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海底火山 D.地球内部
【答案】13.C 14.B 15.A
【解析】13.①是太阳辐射,②为径流,都不是海气相互作用;海—气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蒸发、降水环节实现的;通过海水蒸发,不断向大气输送水汽,大气降雨将空气中水分输送到海洋,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水循环是实现海陆间水平衡的重要途径,其中的径流输送②不断的补充因蒸发而减少的海洋水体,从而使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5.海水的主要热量来源于地球外部,即太阳辐射,①正确,BCD错误,选A。
【点睛】海—气相互作用是指海洋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彼此适应的物理过程。第1题需要注意设问中的为水分交换,海—气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蒸发、降水环节实现的;海—气相互作用下,进行水分的交换,构成了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水循环。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江与沿江湖泊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研究江、湖相互作用对湖泊流域的水循环、湖泊旱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控制入湖和出湖的水量和水质以及湖泊水生生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下图示意1957—2008年长江与鄱阳湖作用的频次分布。
(1)说明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
(2)简述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对长江径流的影响。
(3)说明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在时间上的差异,并简述其成因。
【答案】(1)长江与鄱阳湖为相互补给关系。当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时,长江补给鄱阳湖;当鄱阳湖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鄱阳湖补给长江。
(2)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长江水位高时,长江水流入鄱阳湖,使长江水位降低。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长江水位低时,鄱阳湖水流入长江,使长江水位升高。二者这种相互补给关系对长江径流起削峰补枯的作用。
(3)差异:4—6月鄱阳湖补给长江,7—9月长江补给鄱阳湖。
成因:4—6月,锋面雨带主要在长江以南,鄱阳湖流域流量迅速增加,此期间鄱阳湖向长江的补给作用增大;7—9月,长江干流处于汛期,径流量大,长江补给鄱阳湖。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详解】(1)本题要求学生掌握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特别是河流与流域湖泊的相互补给;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为相互补给的关系,主要取决与二者水位的高低变化,当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时,长江补给鄱阳湖,当鄱阳湖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鄱阳湖补给长江。
(2)正确审题,注意题目要求侧重分析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当长江水位高时,长江水流入鄱阳湖,使长江水位降低,可以起到削减洪峰作用;当长江水位低时,鄱阳湖水流入长江,使长江水位升高,起到补充水源的作用,可见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对长江径流起到削峰补枯作用。
(3) 仔细读图,注意长江作用与鄱阳湖作用的图例差异、时间差异;由图可知4—6月份鄱阳湖补给长江,7—9月份长江补给鄱阳湖。主要成因是与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及其鄱阳湖流域所处位置有关;4—6月份,锋面雨带主要在长江以南,影响鄱阳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流量迅速增加,此期间鄱阳湖向长江的补给作用增大,从而使鄱阳湖作用增强。7—9月份,长江干流处于汛期,径流量大,长江补给鄱阳湖。
17.(2020·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考察家乡的河流水文状况,并结合所学的水循环原理进行分析。下面是他们查阅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绘成的家乡某河流域特征示意图(图甲)和①②两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图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图甲中②水文站流量变化曲线的是图乙中的 ,理由是 。
(2)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3)图中④处近年来时有咸潮(枯水期河口海水上溯导致河流水变咸的现象)发生,其发生的季节大多在 季。
(4)图中③⑥处近年来地下水减少,说明与⑤处生态环境的关系。
(5)图中⑦处地下水易受人类污染,说明其自然原因。
【答案】(1)b 经过湖泊的调节,河流流量变得平缓
(2)雨水补给
(3)冬春
(4)⑤处森林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5)浅层地下水埋藏浅,易受地表下渗的污水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河流补给形式、河流水文特征等相关知识。
【详解】(1)读图可知,②水文站上游有湖泊,由于湖泊对径流有调节作用,使②水文站流量变得更加平缓,因此表示图甲中②水文站流量变化曲线的是图乙中的b。
(2)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应为大气降水。
(3)咸潮是枯水期河口海水上溯导致河流水变咸的现象。我国东部季风区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咸潮时有发生。
(4)图中③⑥处近年来地下水减少,与⑤处森林覆盖率降低,下渗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密切相关。
(5)读图可知,⑦处为浅层地下水,地下水在隔水层之上,埋藏浅,因此易受地表水污染。
【点睛】
18.(2021·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欧洲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山脉 H________、河流 K________
(2)D半岛内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3)图中航运很发达的河流是(填代号)________
(4)B岛屿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5)A岛屿的_资源丰富,N海域________资源丰富。
(6)当开普敦昼长夜短时E半岛的河流处于________期(丰水、枯水)
(7)O处的终年不冻港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 阿尔卑斯山 多瑙河
(2)温带大陆性气候
(3)J
(4)终年温和多雨
(5) 地热 石油
(6)丰水
(7) 摩尔曼斯克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分析】本题以欧洲区域图为材料,涉及欧洲地形区、欧洲河流及气候、河流航运价值、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1)H山脉位于欧洲南部,呈东西走向,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挤压所形成的阿尔卑斯山。河流K发源于欧洲西部,注入黑海,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为多瑙河。
(2)图中的D半岛为伊比利亚半岛,半岛内部为高原地形,北部南部均为山地,地形闭塞,从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不易进入高原,降水较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3)莱茵河是欧洲乃至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其流域全年水量丰富,水流平稳,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干支流流经国家多,且都是经济发达国家,航运需求大,莱茵河注入北海,应为图上的J河。
(4)图中B为大不列颠岛,其岛屿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为全年温和多雨。
(5)图中A岛屿为冰岛,处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生长边界附近,岛上多火山分布,地热资源较为丰富。 N海域为欧洲的北海,其大陆架较为广布,石油资源较为丰富。
(6)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当其昼长夜短时,应为北半球的冬半年;E为亚平宁半岛,其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故冬季应处于河流的丰水期。
(7)图中O港口位于巴伦支海附近,位于北冰洋沿岸,被誉为不冻港,是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虽地处北纬70度附近,却几乎终年不冻。
19.(2021·天津市蓟州区擂鼓台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描述秘鲁的地理位置。
(2)简析秘鲁西海岸年降水量少且干旱的原因。
【答案】(1)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热带;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
(2)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受信风影响且位于信风带的背风坡,雨影区;秘鲁西海岸本身地处热带,年平均温度较高,蒸发量较大
【分析】本题以秘鲁的地理状况为材料,涉及区域发展的因素和气候形成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描述秘鲁的地理位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半球位置: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纬度位置:低纬度,热带;相对位置: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
(2)受东南信风影响,且位于信风带的背风坡,雨影区,气流下沉不利于形成降水;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降低降水概率;秘鲁西海岸本身地处热带,年平均温度较高,蒸发量较大,降水稀少导致干旱。
20.(2014·福建福州·模拟预测)(选修2—海洋地理)读下列两幅某大洋部分海域2月、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点虚线为热赤道。全球各经度上平均气温最高点的连线,叫做热赤道)
(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哪月的海洋表层水温分布图,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2)当A的表层水温比正常年份高,而B的表层水温比正常年份低时,分析乙图中的C、D地区降水与正常年份相比,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案】(1)甲图是2月,乙图是8月。理由:①表面水温的热赤道(最高处)在赤道以南,意味着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 或北印度洋西岸的水温甲图高于乙图,说明冬季北印度盛行东北风,将温暖海水吹向西海岸。) ② 夏季盛行西南季风,表层海水向东流去,底层海水上泛,水温较低。
(2)将会减少;索马里寒流减弱,说明东南信风和西南季风减弱,东南信风和西南季风减弱必然造成输送到南亚和非洲东南部的水汽减少。(或索马里寒流减弱,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影响南亚夏季风(西南风)和影响非洲东南部的东南信风减弱,降水减少。)
【分析】本大题以部分海域表层水温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水温度、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1)
地球表面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所以表层水温的热赤道(最高处)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两幅图是2月、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由图可知甲图中热赤道(最高处)相对于乙图偏南,意味着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故甲图是2月,乙图是8月;当北半球夏季时盛行西南季风,表层海水向东流,底层海水上泛,同纬度西部海区水温较东部低,与乙图等水温线分布符合,故甲图是2月,乙图是8月。
(2)
图中A处附近有索马里寒流,从成因上属于风海流,是在西南季风等离岸风吹拂下表层海水向东流,底层海水上泛形成的寒流,当A处的表层水温比正常年份高时,说明东南信风和西南季风减弱,造成输送到南亚和非洲东南部的水汽减少,从而乙图中的C、D地区降水与正常年份相比减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水的运动及能量交换单元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甲、乙两幅图分别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观测的降水前后48小时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甲图相比,乙图
①径流量峰值较大 ②含沙量变化较大
③径流量变化较小 ④含沙量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森林面积增加 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若图中有河流,则该河流
A.流向东北 B.水能丰富 C.汛期较长 D.为地上河
4.图示时期最有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5.(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
A.地下淡水 B.湖泊水 C.河水 D.冰川
6.(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强,周边空气湿度增大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有( )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⑤
8.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 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
C.④洋流对沿岸地区起降温减湿作用 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低于②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有关①②处洋流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寒流 B.①为暖流、②为寒流 C.均为暖流 D.①为寒流、②为暖流
10.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流①会使A处污染物扩散至非洲东海岸 B.洋流②能够加快海轮的航行速度
C.洋流②对南美洲西海岸起增温增湿作用 D.P处寒暖流交汇易于形成大渔场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大洲南端的厄加勒斯浅滩是其主要集聚地。下图为某海域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大洲是( )
A.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12.图示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密切相关,则乙洋流( )
A.自西向东流,为寒流 B.自东向西流,为寒流
C.自西向东流,为暖流 D.自东向西流,为暖流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海一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 )
A.① B.② C.③ D.④
15.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海底火山 D.地球内部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江与沿江湖泊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研究江、湖相互作用对湖泊流域的水循环、湖泊旱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控制入湖和出湖的水量和水质以及湖泊水生生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下图示意1957—2008年长江与鄱阳湖作用的频次分布。
(1)说明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
(2)简述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对长江径流的影响。
(3)说明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在时间上的差异,并简述其成因。
17.(2020·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考察家乡的河流水文状况,并结合所学的水循环原理进行分析。下面是他们查阅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绘成的家乡某河流域特征示意图(图甲)和①②两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图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图甲中②水文站流量变化曲线的是图乙中的 ,理由是 。
(2)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3)图中④处近年来时有咸潮(枯水期河口海水上溯导致河流水变咸的现象)发生,其发生的季节大多在 季。
(4)图中③⑥处近年来地下水减少,说明与⑤处生态环境的关系。
(5)图中⑦处地下水易受人类污染,说明其自然原因。
18.(2021·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欧洲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山脉 H________、河流 K________
(2)D半岛内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3)图中航运很发达的河流是(填代号)________
(4)B岛屿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5)A岛屿的_资源丰富,N海域________资源丰富。
(6)当开普敦昼长夜短时E半岛的河流处于________期(丰水、枯水)
(7)O处的终年不冻港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
19.(2021·天津市蓟州区擂鼓台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描述秘鲁的地理位置。
(2)简析秘鲁西海岸年降水量少且干旱的原因。
20.(2014·福建福州·模拟预测)(选修2—海洋地理)读下列两幅某大洋部分海域2月、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点虚线为热赤道。全球各经度上平均气温最高点的连线,叫做热赤道)
(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哪月的海洋表层水温分布图,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2)当A的表层水温比正常年份高,而B的表层水温比正常年份低时,分析乙图中的C、D地区降水与正常年份相比,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