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课标内容要求:
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12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课标内容解读:课标内容的重点不是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对地球的影响。由于“影响”涉及的范围太广,可以用举例的方式说明。“说明”的要求要高于“描述”,指学生能够解释清楚太阳活动是怎样影响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要辩证地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因此还需分析其影响是有利还是有害。通过对太阳活动的探究,学生要学会认识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归纳自然规律,坚持爱科学、学科学,结合图表或其他地理信息技术,分析研究地理问题,形成正确的地理观。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为湘教版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可以直接观测太阳,但实际上平时对这方面内容关注不够,或是条件不具备。教材用了大量篇幅介绍主要的太阳活动类型、规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教材在开头设置了一个探究活动,是对太阳黑子的观测和对太阳黑子“蝴蝶图”的分析。教材补充了“太阳黑子”和“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两个阅读材料。本节教材最后还设置了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利弊影响的讨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考處到内容的抽象性,教学设计中补充了相关视频和图片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本节教材内容较多,教师可以适当调整顺序,引导学生理顺知识结构。针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一重点内容,教材正文部分叙述相对偏少,故在设计中应考虑增加案例。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太阳活动的主要形式、分布特征,分析其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
2.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收集互联网资料或整理、分析报刊、书籍等资料,学生把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培养自身的洞察力。
3.通过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利与弊,进一步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观察、欣赏太阳的有关图像资料,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四、设计思路
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落实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新闻报道设置悬念,学生在学习新知、发现未知中,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拓展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绘制太阳外部结构图,便学生形成对太阳活动的古观印象,训练整合信息、综合思维的能力。接着教师选取古代历史资料和词中描述太阳黑子现象的内容,与现代的相关素材做对比,设置问题,让.生分析各种太阳活动,得出活动规律,用案例提高学生感性认识,而不 R 单的陈述。本教学设计针对重点内容“太阳清动对地球的影响”设两个活动。首先,通过视频和素材,展示太阳活动产生的磁暴现象和对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的影响。视频素材中既有对知识的概括,也有太阳壮观的美景,能有效实施美育教育。同时也解答了教学导人中的悬念,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地理。该活动意在增强学生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自然地理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使学生在认识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利弊中,树立唯物辩证观。最后的探究活动是分析太阳黑子与地球气候的变化规律,通过层层设问、深度剖析,解释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的相关性,本活动重在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提高析图能力。整节课的设计,让学生在欣赏、探索、讨论、操作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寻找、发现、认识、掌握和应用知识的全过程,激发蕴含在学生身上的灵感和潜力,拓宽其视野,使他们体验到地理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一】
材料 据《沈阳晚报》报道,2005年9月21日,沈阳市信鸽协会举办了一场信鸽比赛,会员们痛失近4000羽优良信鸽,21日这批鸽子在河北唐山放飞后,除少量飞回外,绝大部分都未归果。这是沈阳市信鸽协会成立10多年来从未遇见的奇闻!信鸽为什么不回家,是被人捕杀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内容。
【合作讨论】1.什么是太阳活动?太阳活动有哪些类型?
2.请同学们绘制太阳外部结构图及相应太阳活动并展示。
小结:1.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 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
2、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
【设计意图】
由报道信鸽事故的情境导入,给学生留下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并绘制太阳大气分层结构图,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探究活动二.观察与分析】
课前布置教材17页观测太阳活动,课堂上交流。
材料一 播放视频“诗话地理之春寒纪异”(视频约3分钟)。早在公前28年,我国就记录了太阳中有黒点的情况。当黑点出现的时候,就如朱代方回所写“日昏荡黑子,天暗堕黄土。占谶或未习,灾眚亦可睹”,当时的风众都认为明亮太阳表面的黑点是灾祸的预兆。
材料二 一百多年来记录的平均日太阳黒子面积占可见太阳半球的百分。
材料三 播放太阳耀斑爆发的视频,视频清楚地展示了太阳耀斑教量的变化和一次连续的爆发。一次太阳耀斑爆发,在短短的1秒钟内释放出的能号,与平时整个太阳一二十分钟内释放出的总能量相当。因此,有人把太阳耀斑比喻为太阳“打喷嚏”。
材料四 2013年3月5日太阳活动剧烈,产生了强烈的发光现象,太阳表而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毎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
【合作讨论】1.谈谈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现象?黑子真的是黑色吗?这真的是代表灾难即将降临吗?选择日出时观测该现象的原因是?(告诉学生在观测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思考有何改善措施。)
2.根据材料二,说说太阳黑子数量分布有什么规律?
3.为何耀斑会被视为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和太阳黑子有何关系?
4.材料四中的炽热气体是什么呢?太阳风是风吗?(补充讲解:2018年8月12日,美国发射帕克号太阳探测器,近距离观测太阳日冕层的活动。该探测器直接飞人太阳外层大气层日冕所在轨道,距离太阳表面仅650万千米,探索和观测太阳外部,了解太阳风。请同学们指出科技水平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地理学带来的巨大革命。)
方法点拨:分析太阳黑子统计图表,找出峰值和谷值,两者之间的时间差规律,也就是找高低变化,前一次高点与后一次高点平均相差约11年。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地理信息统计图表。小结: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耀斑是最激烈的太阳活动,它和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一致。两者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风是从太阳大气射出的带电粒子流,也是太阳活动的一种形式。
【设计意图】
从古到今,人们对太阳活动的认识越来越明确,让学生从视频创设的情境中了解太阳黒子,从图形分析中得出规律,同时树立科学的唯物观。从古人用肉眼观测太阳黑子、记录耀斑现象,到今天我们通过网络从各个渠道(比如美国 NASA 发布的视频)获得太阳活动的高清图片和视频资料,学生们能充分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学的重要意义。
承转:为什么古人会把太阳黑子看作灾难即将来临,把耀斑活动看作朝灭亡的象征呢?我们来看看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探究活动三】
材料一 播放視频“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等进入地球大气层,引起大气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也和太阳活动有关。
材料二 2003年10月30日,特大太阳风暴曾使两颗卫星失灵,造成全世界通信和电网中断。
材料三 极光是地球上最壮观的天文奇观之一。2013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极光活动也达到高峰。当年,中科院天文科普网络委员会、上海天文台组织观测团赴加拿大黄刀镇(62.3N)进行极光观测活动。
【合作讨论】1。当太阳活动达到高峰年,你认为哪些部门应该做好防范工作?请列举3条以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阅读教材第21页内容。1859年卡林顿事件是超强磁暴,据统计,其产生的经济损失却比2003年小得多,为什么?
3。现在你能解释课堂导人材料中,信鸽为什么迷路了吗?
4.极光产生的必要条件有哪三个?在湖南可以观赏到极光吗?
小结: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有:产生磁暴现象,十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在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设计意图】
通过对太阳活动产生磁暴现象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字生了解太阳活动的危害性,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明确太阳活动会产生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影响,在认识太阳影响的利弊中,树立唯物辩证观,学会欣赏自然地理之美。
【探究活动四】
1.读教材第21页“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阅读材料。
2.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示意图。
【合作讨论】1.(1)读年降水量曲线和太阳黑子曲线,你能够获取哪些信息?
(2)如果将两种曲线叠加,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图中12观测站正相关;22观测站负相关;36观测站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20年间是负相关,从1910年开始是正相关。)
(3)根据以上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吗?如何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呢?
活学运用:读太阳黑子与淋带乔术作轮相关性曲线图,参照活动三的析,说说此图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小结:这个活动是对探究一的进一步深化,黑子的活动周期与地球上大旱涝灾害出现的周期基本一致,表明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气候可能相关这种机美可以是正相关,也可以是负相关。注意树木在温暖湿润的时期生长速度较快,年轮宽,反之则窄。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读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同能力的学生,能够看出不同的问题,有些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补充来完成。同时,通过分析图表信息,学生知道对地理要素的叠加分析是获取要素之间关系的方法之一。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太阳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人们应如何最大限度地去降低和避免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顺应自然。
【课堂总结】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中一切活动现象的息杯,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川和太阳风等。太阳活动不仪与地球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而且会扰动电离层,导致饭波无线电通信中断;扰动地球磁场,广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极光リ及地球 L .的其他自然灾害。除了极光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大部分地不利,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监测和预报,将太阳 I 活动对地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板书设计】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1年活动周期一太阳黑子突然增亮的斑块一耀斑红色火焰一日珥带电粒子流一太阳风
【设计意图】
随教学过程逐一板书,总结本节课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框架。
【课后作业】
1.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产生磁暴现象影响地球无线电短波通信两极地区产生极光其他自然灾害类型影响太阳活动如地震、水旱灾害等,请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2.教材第22页活动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