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第一课时)
课标分析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行为条件为“运用图表等资料”,要求教师要强化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帮助学生掌握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水平及垂直分布规律。行为动词是“说明”,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海水的性质对人类生产活动产生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二节“海水的性质与运动”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教学内容有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本课在本单元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前一课水循环中的重要参与者海水的性质,又对学习后一课海水运动做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化学、物理学科的学习对盐度、温度等概念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本课的学习有重要的帮助。高一学生还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本课的学习海水性质与人类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上理解存在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活动探究等方式,落实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目标 1.运用图片等资料,分析海水的性质及影响因素,提升综合思维。 2.通过图片等资料,解释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提升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3.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通过案例分析海水的温度、盐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海水的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
六、教学方法:问答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
七、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 导入电影《后天》的片段。 【教师】美国电影《后天》讲述的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异常,使地球重新进入冰川时代,除了全球变暖会影响海水性质,还有什么会影响呢?海水性质的变化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 看视频,思考问题。 通过精彩的电影引发学生的思考,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课堂中。
新课讲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海水有什么性质,海水的性质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什么分布规律。 世界海洋概况 放出世界海洋分布图,请同学们观察。 【教师讲解】海洋占全球表面积为71%,蓄积水量占地球水体总水量的96.53%。 观察图片,听老师讲解。 整体介绍海洋的基本信息,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海水的性质 【过渡】海水的基本性质包括了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 温度 给出海水温度的概念 【教师】结合所学知识海水如此广阔,又具有一定的温度,他的主要热源来自哪呢? 给出海水热量收入和支出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思考问题,对问题进行回答。 结合所学知识引发学生思考,引出相关内容。
(2)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 【过渡】大家是否有去海边游泳的经历呢? 活动探究一: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通常表层海水在20℃以上适宜游泳。图是2016年6月-2017年6月大连、厦门、三亚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 思考:1.结合上图,描述3个海域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特点。 1.小红同学春节期间想去,应该选择哪个浴场? 根据3个浴场的位置和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水温分布图,总结说出不同海区的表层海水温度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分布规律,为什么? 【教师】组织同学讨论回答。 给出洋流图。 【教师】提出问题:那在同一纬度,海水表层温度一定一样嘛?引出洋流对海水温度的影响。 根据所给资料和教材,分析问题,回答问题。 结合生活实际,将学生导入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对探究活动的兴趣,从不同的空间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3)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 【承转】小红来到海边游泳,在这个过程中小红感受到海水越来越凉,你能帮他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吗? 活动探究二:给出海水垂直分布图,结合教材内容,总结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总结。 提出问题:海水深度越深,温度一定越低吗? 给出高纬度海区和海底火山的案例进行讲解。 【师生总结】板书总结海水温度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 结合课本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跟着老师的板书回忆知识。 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承转】海水温度的变化会给我们人类生产活动带来哪些影响呢? (4)海水温度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 活动探究三:小组合作,根据所给材料,总结海水温度给人类生产活动带来了哪些影响。 给出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交通运输、气候、海水温差发电的相关材料。 【师生共同总结】海水温度对海洋生物、交通运输、气候的影响以及海水温差发电。 根据相关材料,与老师总结海水温度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提供相关材料,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总结知识点的能力。
3.盐度 【过渡】小红游泳,不小心呛了一口海水,他发现,海水又咸又苦,你知道为什么吗? 盐度概念 【教师】解释盐度的概念和相关知识。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设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所学内容。
盐度的水平分布 小组讨论环节 活动探究四:给出八月份世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练习: 根据两幅图描述世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与学生共同总结海水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 给出赤道和副热带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图,比较赤道附近和副热带附近的海区盐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与学生共同总结原因,并引出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3.比较北纬50-60°和南纬50-60°的盐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总结淡水注入对盐度的影响。 4.洋流对海洋盐度的影响 给出8月份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给出A、B两点。 思考:同一纬度,海水盐度是否一致? 【师生总结】洋流会影响海水盐度。总结水平方向盐度的影响因素 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与老师共同总结知识点。 通过设置探究活动,引出相关知识点,能更好的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盐度的垂直分布 【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那海水盐度在垂直方向上有什么差异呢? 探究活动五:给出海水盐度垂直分布示意图。 【师生总结】引导学生根据图说出海水盐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共同总结规律。 思考并回答问题,与老师共同总结知识点。 给出相关的图表,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渡】海水盐度的变化是否会对我们人类生产活动带来影响呢? 【教师】给出晒盐的图片,让同学们思考晒盐的条件有哪些? 给出渔业和生态系统、海水淡化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盐度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看图片和材料,思考相关问题。 通过相关案例,更能让学生明白海水盐度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课堂小结 【教师】用板书进行课堂的小结。 跟老师一起回想课程内容。 利用板书总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为直观的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预习海水的密度等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海水的性质 温度 概念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主要热源 季节变化-夏>冬 纬度变化-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洋流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生物、渔业、交通运输等。 盐度 概念 影响因素 海水温度-温度 ,盐度 蒸发量和降水量-蒸>降,盐度高,反之 淡水注入-盐度低 洋流 (3)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晒盐、海水养殖、生态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