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含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6《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含2个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6 20:4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狼牙山五壮士》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学习措写狼牙山五壮士“壮举”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3.引导学生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党、爱家乡、爱校园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评、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等细节描写,学习课文点面结合这两种群体人物描写方法,并尝试运用逐一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逐一描写或点面结合的方法写生活中的一种场景,突出人物特点及人物形象。
四、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英雄的事迹所吸引。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学生也会较多地积累英雄人物的事迹。通过学习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五、说教法学法
1.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始终贯穿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有感情的朗读,使情感升华。
2.学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综合语文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新课,巧设疑问
1、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的事迹。今天,让我们再来认识几位英雄,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从题目的字面上能理解到什么
3、为什么不说“五战士”而说“五壮士”呢
【从学习一开始就巧设疑问,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急于读课文,去寻求答案。】
步骤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2、同时正音互评。3、指名概括课文讲了什么。
步骤三、精读课文,思中释疑
(一)学习第二部分
1、课文怎样具体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时的神态表情
2、小组讨论,分别找出班长、副班长等五名壮士各自的动作、神态的词语。(沉着 大吼抡 全神贯注)
3、从五壮士的动作中,你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朗读。采用教师引读法∶师读∶班长马宝玉———(学生接读)师读副班长葛振林——(学生接读)……
5、小结学习步骤
①找出描写五壮士动作、神态的词。
②谈感受体会。
③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四部分
过渡在狼牙山顶峰,五壮士又是怎样英勇歼敌呢(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五壮士的动作、神态怎样 找出重点词、句,并讨(抢、夺、插、举、喊、拨、拧、扔)
2、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结合插图)
3、抓住重点句学习如“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向敌人头上砸去。”
4、指导感情朗读第四部分。
(三)、学习第六部分。
过渡∶当五壮士的任务胜利完成以后,他们站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部队远去的方向,他们的心理一定感到无限的欣慰。因为拖住了敌人,群众转移了。面对愚蠢的敌人,他们的神态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读一读。
1、同桌练习朗读,划出描写五壮士的动作、神态的词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讨论从“屹立”、“纵身”、“昂首挺胸”等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五位壮士怎样的精神
3、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小结∶全文围绕哪个字来写 先写五个人面对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接受掩护任务,揭示其胆壮,再写英勇战斗,打击敌人,揭示其行壮,最后高呼口号舍身跳崖,揭示其气节壮。
步骤四、拓展处伸。
五位壮士为了新中国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同学们,现在你想对五壮士说点什么你可以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步骤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虽然他们走了,但他们的精神永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七、说板书设计
壮 胆
狼牙山五壮士 行 壮
气节壮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课文通过记叙某部六班五位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舍身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战士热爱祖国和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文章紧扣题眼“壮”字展开叙述,并通过言行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1.结合重点语句,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位壮士爱护群众、仇视敌人、为祖国和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领悟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想象,体悟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个体与群体相映衬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体悟英雄之壮举,习得狼牙山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
四、说学情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时间距离现在很久远,而现在的小学生出生在新时期,生活条件较好,他们很难想象到战争时代的苦难和当时危急的情况,很难理解壮士们的做法,这样就不利于激发起他们真正的感情,所以要善于引导,通过故事背景的介绍、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朗读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敌人的仇恨。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我设计了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始终贯穿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有感情的朗读,使情感升华。在各个环节中,尽可能让学生自我活动,参与交流,让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地学习态度,从而更好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六、说教学过程
步骤一、复习旧知。
昨天我们认识了晋察冀军区主力一团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他们是狼牙山五壮士,大声说出他们的名字: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小战士 :胡德才、胡福才。五位英雄,五位壮士,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回忆词语感受他们的英雄气概。
2.以小标题的形式回忆课文内容。
师:我们被狼牙山五壮士所感动。上节课 他们的英雄本色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再次走进那炮火连天的1941年秋,一起回忆五壮士的英勇壮举。齐说板书。
第一部分:接受任务。第二部分: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 引上绝路。第四部分 顶峰歼敌。第五部分英勇跳崖。
步骤二、个人勾画、小组交流。
师: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我们已经学完了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歼敌人两部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三部分。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画出来品读,并谈谈你的看法?
1.个人勾画。师:勾画句子和重点词语。你是怎样想的,在心里默默地说一说,把语言组织一下。
2.同桌交流。叙事性的文章要按照顺序去说。
3、全班交流。(先读勾画的句子,再谈感受)
步骤三、全班交流感受。
(一)引上绝路。
五位战士顺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令你感动的词语勾画下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预设一:壮士们把敌人引上一条什么样的路。
预设二:为什么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预设三:交流感动的词语。
1.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斩钉截铁”引导学生文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进行“走!”的朗读,从读中感悟壮士的决心。
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
3.战士们和班长的想法一致吗?从哪可以看出来?
他们一个个都是不怕死的铁铮铮的汉子,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几个句子。(学生齐读)
(二)顶峰歼敌。
在顶峰歼敌之中,写得最详细,最令你感动的举动是什么?请找出句子同桌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预设一:
1.下面这段话的哪几个动作表现了马宝玉英勇无畏的精神?
2.“砸”,你能换个词吗?那为什么作者不用其他字,而要用“砸”?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加以体会人物情感。
3.用心地读这几个句子。
预设二:还有哪些句子打动了你?
五壮士猛地举起石头,狠很地砸向敌人。深入体会决心、仇恨。
1.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可恶的日寇在我们中国领土上烧、杀、抢、掠,在长达8年的战争中,烧了我们的房子,杀了我们的亲人,犯下了许许多多的滔天大罪。
请学生说一说电影中看到的日寇的罪行。例如《中国兄弟连》中就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个村庄在一夜之间全村的人都被日寇杀光。《狼毒花》中的日寇更是残忍,不过不招供,就割去一个耳朵,再不说就挖去一双眼睛,他们就是这样的折磨、残害我们的中国人。当时,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到了2100万人。同学们,这一个个死去的可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的亲人啊。
2.引读:此时此刻,相信你们对五壮士的决心、仇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决心和仇恨在你们心中燃起,同样在五壮士的心中熊熊燃烧。他们就用石头向敌人讨回血债,与敌人血战到底。让我们带着这份坚定的决心,满腔的仇恨再读这段话。
3.说说对“像雹子”这个词的理解。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 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预设三:
又一批敌人上来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这句话中动作描写还在哪里?
(三)壮烈跳崖。
(播放视频二)一同感受壮士的英雄气概。
1.(出示课件)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壮士们想什么?
2.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你怎样读这豪言壮语?引导学生理解,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3.读到这里你会用怎样词语赞颂这些壮士?
步骤四、抒发感想。
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或者为纪念碑写碑文。
步骤五、拓展练习。
同学们,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只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在八年抗战中,还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英勇献身的英雄激励着后人,让我们一起走进拓展阅读,去感受他们的壮士形象。
出示阅读参考书籍:《勇敢的放牛娃—王二小》、《中国陆军战神—张自忠》、《中华空军勇士—阎海文》、《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北国雄狮”赵尚志》、《杨靖宇》。
七、说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敌众我寡
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斩钉截铁
顶峰歼敌-----决一死战
英勇跳崖----壮烈豪迈
八、说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