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如果春秋时期相当于一个班级,那么?……
班主任:周老师
班上同学有100多位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核心素养目标: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
东周的分期
前770 前476 前475 前221
春秋:奴隶社会瓦解
战国:封建社会形成
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时空观念
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耒耜(骨耜)
青铜铲
铁锸
观察图片说明了什么?
我国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提高。
春秋晋国铜牛尊
(现藏上海博物馆)
铁锸
材料 《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
农业
春秋后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影响: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漆器
冶铁示意图
莲鹤方壶
手工业
手工业规模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
商业
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城市交易市场
楚王问鼎说明了什么?
楚庄王意欲移鼎于楚,
表示对周王室的藐视
已有替代周王号令天
下的野心。
贰
王室衰微
名称 土 地 兵 力 财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关系
西周
阅读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对比表,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东周
面积缩小
经济薄弱
政治地位下降
兵力下降
结论
论从史出
直辖
方圆千里
直辖
方圆百里
直辖
14万人
直辖
几千人
人口众多,
资源丰富
人口所剩无几,
财力减少
天子在政治上
有最高的地位
天子成为傀儡,
依靠强大的诸侯
王室衰微
难点解析
请你思考,东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工具的变革,说明生产力得到大发展,这就使原有的政治制度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分封制走向瓦解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材料研读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叁
诸侯争霸
诸侯争霸
读图学史
观察地图,春秋时期较强大
的诸侯国有哪些?
分小组讨论诸侯争霸的原因?
③为了夺取土地、财产和人口,
争当天下霸主,诸侯领袖。
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①周王室衰微
何为“尊王攘夷”?
借尊奉周王之名号令诸侯,抵御狄戎(少数民族),争夺诸侯霸主。
春秋第一个霸主——齐桓公
结合视频思考:齐国率先强大基于哪些因素?
齐国率先强大基于哪些因素?
地理优势
地处山东,盛产鱼盐。
政治优势
经济优势
外交优势
尊王,贤才管仲执掌国政。
发展生产,重视工商业。
亲邻、攘夷。
山东临淄春秋殉马坑
反映出齐国国力强盛
读图学史
春秋初期形势图
春秋后期形势图
观察两张地图,春秋时期的争霸有何利弊?
国家出现走向统一的趋势,促进大规模民族交融
春秋初有170多诸侯国
春秋末年数量大幅减少
据史书记载,春秋294年间,有43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相继称霸。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史料实证
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破坏植被等。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铁器、牛耕使用
生产力提高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分封制瓦解
诸侯崛起
王室衰微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春秋霸主
影响:促进民族融合
小结
春秋时期,是一个纷争的年代,在这个历史时期涌现了许多有作为的君主。他们为我们上演了一段精彩的历史,同时也留给我们许多成语典故。
拓展延伸
一鸣惊人
问鼎中原
卧薪尝胆
老马识途
感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