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16 17:4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
A.硅 B.氧 C.铝 D.硫
2.氮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则氮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118 B.176 C.294 D.412
3.“斗南鲜花论斤卖,花香吸引宾客来”。我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 (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将氮气压缩、填充到膨化食品包装袋中,既能保鲜,又能防止食品被压碎。在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
A.氮分子的间隔 B.氮原子的质量 C.氮分子的体积 D.氮气的化学性质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豆腐是营养丰富的食物,每100g豆腐中平均含磷119 mg。这里的“磷”指的是 ( )
A.磷元素 B.分子 C.五氧化二磷 D.磷的化合物
7.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
A.铝 B.氢气 C.金刚石 D.氯化钠
8.(2021·曲靖麒麟区校级月考)已知M 核外有18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该粒子含有的中子数为 ( )
A.14 B.15 C.16 D.17
9.(2021·昆明五华区校级模拟)铝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D.质子数不同
10.(2021·昆明五华区校级模拟)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由低到高分别是 ( )
A.O、Fe、Al B. Al、Si、O C.O、Si、Al D.N、O、Si
11.下列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的是 ( ;
A B C D
12.115号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有关该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
D.元素符号为Mc
1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粒子都不能再分
14.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元素,其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B.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C.铝离子(Al )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铁原子的质量为55.85g
15.有关 Fe、Fe 、Fe 三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②化学性质相同 ③核外电子总数相同 ④属于同种元素 ⑤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39分)
16.(6分)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这些微粒中:
(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 。
(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 。
(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 。
(5)一定带负电荷的微粒有 。
(6)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的是 。
17.(8分)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选择合适选项:
A.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快;
B.分子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间隔变大,遇冷时间隔缩小
(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是因为 。
(2)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是因为 .
(3)“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 。
(4)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需3万年才能数完,是因为 。
(5)夏天的水比冬天蒸发快,说明 。
(6)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 。
(7)1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 1.67×10 个水分子,说明 。
(8)食盐放入水中,整杯水都有咸味,说明 。
18.(6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硫原子: 。(2)4个氢分子: 。
(3)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2个钠离子: 。(5)铁元素: 。
19.(7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
(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填字母)。
A.硫酸铜 B.氨气 C.铜 D.氢气
(3)锶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①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②左图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
(4)M 与Ne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M元素的名称为 。已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20.(6分)下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氧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铝元素的质子数是 。
(2)C粒子属于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则x= 。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21.(6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画出硫离子(S )的结构示意图: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氖原子( Ne)的核内质子数为 ,与它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粒子有多种,请你写出其中一种阴离子的符号: 。
(3)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 。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1个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2.(10分)已知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氨的水溶液具有碱性。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 。
实验Ⅱ(如图甲所示):◇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
(3)为了展示兴趣小组的工作成果,兴趣小组的一位同学在工作展示会上给全班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图丙所示。
①该节目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棉花团颜色变化为由 色变为 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
②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说明:


(4)用分子运动的性质,不能解释的现象是 (填字母)。
A.固体的溶解 B.气体的扩散
C.物体的热胀冷缩 D.液体的挥发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23.(6分)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 kg,一种氧原子的质量为 2.657×10- kg, 试计算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B 2.A 3.D 4.A 5.A 6.A 7.B 8.C 9.D 10.B 11.A 12.A 13.C 14.B 15.B 16.(1) (2) (3)
(4)③ (5)⑤ (6)⑥ 17.(1)A (2)C (3)A (4)B (5)A (6)C (7)B (8)A 18.(1)3S (2)4H (3)(+8)26 得到
(4)2Na Fe 19.(1)原子 分子 (2)BD (3)①87.62 ②Sr (4)氧元素 a-8 20.(1)非金属 13 (2)阴离子 8 (3)BC
(4)B21.(1)+16288非金属 (2)10 O (或F )(3)失去
(4)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2.(1)向蒸馏水中滴入酚酞,溶液不变色,再滴入浓氨水,溶液变为红色 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氨气分子从烧杯A 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没必要 实验Ⅰ、实验Ⅱ已做过对比实验,故没有必要再做实验Ⅲ (3)①白 红②因为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或浓氨水易挥发),当氨分子运动到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时,氨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具有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4)C
答: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115
C.元素名称为镆
+16288 +1828x
① ② A B C D
甲 乙
23.解: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