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三)(试题)-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
老家的树
又是盛夏了,暖气渐渐浓了,不知杭州老家的那几棵小树怎样了?大概已经壮硕得足以为人们遮蔽夏日的酷暑了吧!
那是尘封已久的往事。还在上小学的我,对任何新事物都感兴趣,更喜欢冒险,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喜欢翻过学校的高墙,爬上参天的大树,或许是亲近自然的天性使然。我尤其喜欢贴近那葱葱郁郁的古树,感受它的绿意,它的木香。抚摸着粗壮的树干,褶皱的树纹,仿佛触摸着一份古老,一份历史的凝结。一天,我回到家里,看到几株微有绿芽的娇嫩的小树苗,一份欣喜涌上心头。我欢喜地和父母将树苗栽种在门前屋后,并精心给每一棵幼苗浇灌甘甜的井水,又做了小小的围栏保护起来,防止外界的伤害。
我开始天天盼着小树苗快快长大,经过精心呵护、细致照料,终于有了收获。小树苗都抽出了新芽,绿满了枝头,我高兴极了。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几棵残枝落在地上,似乎在控诉着行人的残暴。我只觉一股怒气直冲脑门,气得哭了。哭了一会儿,我找来了布条,细细地为小树包扎伤口,将布条缠在折断处。
小树苗终于渐渐长大了,有我两个高了。夏日 我在树阴下纳凉 读小说 思索着未来的路 冬日 我在树旁练拳舞剑 春日 小树开满了白色的花朵 飘着淡淡的清香 秋日 小树枝条上结满了累累果实……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哥哥一起在树旁拍了许多照片。
一天,家中突然多出了好些人,忙忙碌碌地搬着东西,走来走去。搬家了,要搬到父亲工作的哈尔滨市去了。我问妈:“树怎么办?”妈妈说:“我们去住楼,没有地方栽呀!”
我的心很难过,默默地走到树前,轻轻地拍着它壮硕的躯干,跟它告别,对它说:“我会回来看你的!”
家已经搬到哈尔滨好几年了,我也已经长大,并考上了大学,可对树的依恋却依然未改。虽然远离老家,可依然怀着浓浓的眷恋,怀念老家,怀念老家院子里的那几棵树。
1.本篇文章按照_________顺序写的,课文的结构为__________结构。文章通过描写___________这件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抚摸”与“触摸”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蝉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我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
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十七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十七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它本来的生命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4.文章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用“______ ”标出来,并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尝试分析第3自然段中加点字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蝉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7.把文中括号里有不合适的字划掉。
8.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注意带点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②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1.第①段中,“缠”字写出了“我”________的心情;“喊”字写出了“我”摇桂花时________的心情。
1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表达了对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B.桂花一年四季都香气浓郁,人们长年都能闻到。
C.说明了桂花的香已不受四季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13.①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诗句表达的感情与母亲对桂花的感情一致的是( )
A.乡音无改鬓毛衰 B.月是故乡明
C.独在异乡为异客 D.寒梅著花未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②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③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4.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
画面名称 画面地点 画面形象 画面特点
水田独钓图 闲适
小树绝顶 枝头闲立
黄昏低飞图 空灵
15.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觉得作者真的认为白鹭是在“望哨”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什么说见到白鹭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知道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_”与张志和的“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都描写了白鹭在天际自由飞翔、姿态优美的画面。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军神(节选)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18.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由衷:______________
(2)肃然起敬:__________
19.分别说明下列两句中量词或数词叠用的作用。
(1)“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中的“一刀刀”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
(2)“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中的“一次又一次”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
20.概括沃克医生的优点:他具有高尚的_______________和高明的___________。
21.举例说明刘伯承有哪些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
食物消化时间表
食物 消化所用的时间 例1 例2
水果 30分钟~1小时 西瓜、苹果、橘子 香蕉时间最长
蔬菜 45分钟~2小时 瓜类蔬菜(如冬瓜)所需时间最短 芋头时间最长
谷物 1小时30分钟~3小时 流质或半流质的谷物食品消化时间最短 发酵食品消化率高
蛋白质 类食物 1小时30分钟~4小时 牛奶、豆浆比较容易消化 牛肉等完全消化需要4小时
脂肪类 食物 2~4小时 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容易消化 脂肪与谷物或蛋白质共同摄入会延长后者的消化时间
22.小红下午2点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赛前不宜吃得太饱,不宜吃难消化的食物,她中午吃什么比较合适?( )A.猪肉、面包、牛肉 B.香蕉、牛肉、鸡蛋
C.芋头、猪肉、豆浆 D.苹果、牛奶、面包
23.小刚生病住院,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且易于消化的食物,下列食物中哪两种比较合适?( )
A.香蕉 B.牛奶 C.牛肉 D.猪油煎鸡蛋 E.豆浆
24.小华偏食,爱吃肥肉、香蕉,请你给他提些建议。
____________
阅读与感悟
绿色的梦
①我出生在一个小镇上。镇外不远处有一座小山,山顶上是一座又粗又矮的水塔。水塔旁是一片小树林,许许多多高大的松树像守卫一样,围绕着它生长。这片小树林,是我儿时的天堂。
②记得小时候,我喜欢与小伙伴一起在那儿玩耍。我们跑啊,跳啊,笑啊,还一同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当我们玩累了,就坐在一棵老松树下休息。我们可以听到鸟儿婉转的歌声,感到阳光温柔的抚摸,这一切让人舒适得像躺在老人的怀抱里。
③秋天来了,地上落了一层厚厚的松针。我们拾起来,到树林附近去烤土豆吃。新鲜的土豆烤好后,大家便一起分享,都说这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多美妙的时光!
④当我为一些事愁眉不展时,我总喜欢到小树林去散散步,并把烦恼轻轻向那些老松树倾诉。那些树,静立不动,张开臂膀拥抱我,那一刻,所有的忧愁都随着风烟消云散了。
⑤清晨,我喜欢绕着这片小树林散步,也喜欢在那高耸的树下晨读。当我感到孤独时,我就与那些老松树对话。小树林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
⑥如今,我已经离开家乡很多年,但梦中经常会回到那片小树林。我深深地知道,绿色的梦是思乡的梦啊!
25.第①自然段中,“许许多多高大的松树像守卫一样,围绕着它生长”一句中的“它”指的是( )
A.小路 B.小树林 C.水塔 D.小山
26.题目“绿色的梦”指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简要写出小树林给儿时的作者带来了哪些欢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参考答案:
1. 时间 总分总 小时候在老家照顾小树苗 思念家乡、怀念家乡院子的大树 2., 、 , ; , ; , , ; , 3.不能换。“抚摸”指用手轻轻摩擦树干,“触摸”指“我”仿佛接触到一份古老,所以不能互换。
【分析】1.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与结构。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我”将小树苗栽种在门前屋后,精心给每一棵幼苗浇灌甘甜的井水,又做了小小的围栏保护起来,防止外界的伤害,“我”天天盼着小树苗快快长大,小树苗渐渐长大了后,“我”离开了家乡,虽然远离老家,可依然怀着浓浓的眷恋,怀念老家,怀念老家院子里的那几棵树。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家乡院子的大树的思想感情。
文章先总的写了“我”怀恋老家的树,再分别说明“我”栽树与照顾小树苗的事情,最后“虽然远离老家,可依然怀着浓浓的眷恋,怀念老家,怀念老家院子里的那几棵树”再次总结“我”对老家树的怀恋之情,所以文章的结构为“总分总”。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夏日”后面句子一般性停顿,使用逗号。“纳凉”与“读小说”是并列词语间的停顿,中间使用顿号。“读小说”与“思索着未来的路”句子之间一般性停顿,使用逗号。“夏日……”“冬日……”“春日……”“秋日……”为并列的分句,中间使用分号隔开,句子之间一般性停顿,均使用逗号。
3.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分析。
“抚摸着粗壮的树干,褶皱的树纹,仿佛触摸着一份古老,一份历史的凝结”中“抚摸”的意思是指用手轻轻地揉法按着,来回移动,“触摸”的意思是用手接触后轻轻移动,在句子抚摸”指用手轻轻摩擦树干,“触摸”指“我”仿佛接触到一份古老,所以不能互换。
4.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 5.突出蝉等待时间之久,然而它只有一个夏天,生命很短暂。 6.不管生活有多短暂,都要好好的活过。
【分析】4.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
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
文章写了蝉身体很小,声音却很响亮,竟响彻一个夏天!因为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里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在17年里,蝉为了生命的延续,哪怕埋在泥土中,也必须好好活着。告诉我们不管生命是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心投入,好好地生活,使人生更有意义和更加精彩。
所以文章的文眼为: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
5.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与分析。
“它等了十七年,才等到一个夏天”这句话说的是蝉等了很久才等到一个可以成长夏天,“等、才”突出蝉等待时间之久,然而它只有一个夏天,生命很短暂。
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它本来的生命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可知,蝉的生命意义是不管生活有多短暂,都要好好的活过。
7.己 佩 竞 向 8.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9.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倒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 10.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分析】7.考查词语使用。
需要结合句子的语境。
不以: 1.不为,不因。符合句意
不已:不停止;不停歇。
佩服:感到可敬而心服。
折服:指信服;心服;制服;说服;使人从心里屈服或服从。符合句意。
竟然,意思是表示出乎意料,副词。符合语境。
竞,本意是角逐,互相争胜,如竞争、竞赛;争斗有时会很激烈,“竞”也指强劲,强盛。
像是:好像是。符合句意。
向,表方位。
8.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文章第①段介绍了庭院中的含笑花。特点: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
文章第②段介绍了深山中的含笑花,特点: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
文章第③段中还写道了两者的对比“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
9.考查修辞。
仔细阅读文章,找到使用比喻的句子。
例如: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
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
10.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文章通过庭院里的含笑与深山的含笑相比,赞扬了深山含笑如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一般令人称赞。文章最后一段,写了边远地区的老师与孩子们的亲切相处,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边远地区无私奉献的人的赞扬与佩服。
11. 急切 兴奋 12.B 13. 这句话通过写故乡的桂花在母亲心中的地位,突出了母亲心中浓浓的思乡情,进而突出“我”的思乡之情。 B
【分析】11.考查字词赏析。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缠”,写出了“我”对摇桂花急切的心情。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喊”字写出了“我”摇桂花时的快乐,兴奋。
12.考查句子理解。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浸”顾名思义,也就是完全淹没在其中。用这个字可以表达出桂花的香气将整个村子包围,香的范围广,并且浓烈。而且“浸”—沉浸,还可以让人感觉到这个香气是很怡人的,让人沉浸其中,可以表达出对这个香味的喜爱。人们还会利用桂花做美食,全年都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桂花一年四季都香气浓郁,人们长年都能闻到。说法不符合实际。
13.考查句子理解。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杭州的桂花明显比家乡的桂花香,,因为家乡的桂花已经融入了母亲的生活,成了母亲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母亲说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没家乡的桂花香。从这句话中表现出母亲浓浓的爱乡情。
乡音无改鬓毛衰写的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样貌,声色。
月是故乡明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表达的是旅居异乡的无奈。
寒梅著花未表达的是家乡梅花的关心。
14.
|画面名称 画面地点 画面形象 画面特点
水田独钓图 清水田里 站立钓鱼 闲适
清晨望哨图 小树绝顶 枝头闲立 悠然
黄昏低飞图 |空中 空中低飞 空灵
15.不是。从这句话中可以休会出里面隐含着作者的否定意见,且前文的“悠然”“望哨”的行为水符。这里表现了作者对白鹭悠然自得的美的欣赏。 16.因为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的画面把人们所向往的安定、纯洁、恬美的境界形象地展现出来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享受,因此说这“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感激和喜爱之情。 17. 一行白鹭上青天 西塞山前白鹭飞
【分析】14.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仔细阅读每个自然段,从“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可知答案。
15.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从句式“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来看,隐含了作者对人们意见的否定。并且段中“悠然”一词显然与“望哨”行为不符。作者是在表现白鹭的悠闲、安宁,并不认为它是在望哨。
16.本题考查体会思想感情。
因为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的画面把人们所向往的安定、纯洁、恬美的境界形象地展现出来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享受,因此说这“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使恬静的乡村平添动态的美感,对于人,是一种恩惠: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由衷的感激与喜爱之情。
17.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唐代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8. 本意是衷心的,出自内心的。文中指沃克医生发自内心地说。 本意是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文中指沃克医生面对刘伯承恭敬钦佩的心情和态度。 19. 手术复杂,要有忍受剧痛的思想准备 军神的坚强 20. 医德 医术 21.坚强的意志,高度的事业心,镇定乐观的精神,机智,善于识人。
【分析】18.本题考查了对于重点字词的理解。答题之前注意认真审题,题目要求“联系上下文解释意思“,面对这类题型除了解释词语本身的意思,还需要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答题句式:词语本意是文中指(谁干了什么/谁怎么样了)。在解释词语的文中意时需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位置,再联系上下文解释。
(1)“由衷“本意是衷心的,出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也指出自内心的情意和向别人指出自内心的情意。(文中所处的位置是第七段“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文中指沃克医生发自内心地说。
(2)“肃然起敬”本意是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文中所处的位置是最后一段“沃克医生肃然起敬“)文中指沃克医生面对刘伯承恭敬钦佩的心情和态度。
19.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以及词语的作用。
(1)“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说明需要割掉刀数非常多,手术非常复杂,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这句话是沃克医生在术前对病人的叮嘱,沃克医生叮嘱这些是想要说明手术复杂,要有忍受剧痛的思想准备。
(2)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是沃克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表现,对比下文病人的表现“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我们可以知道是为了突出军神的坚强。
20.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
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从沃克医生在病人不打麻醉的情况下给病人摘除了坏死的眼球,可以看出沃克医生具有高超的医术,在为病人摘除坏死眼球的过程中,沃克医生多次提醒病人可以哼叫出声,可以看出沃克医生高尚的医德。
21.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
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刘伯承同志在摘除眼球的过程中,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可以看出刘伯承同志具有坚强的意志;
第二段中“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可以看出刘伯承同志具有高度的事业心;
文中“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可以看出刘伯承同志具有镇定乐观的精神以及机智;
刘伯承同志找到沃克医生并被成功实施手术,可以看出刘伯承同志善于识人。
22.D 23.BE 24.小华,肥肉和香蕉不易消化,脂肪类食物中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容易消化,水果可以多吃一些易消化,比如西瓜、草果、橘子等。
【分析】22.本题考查了学生结合文本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仔细读文本分析。
由于赛前不宜吃得太饱,不宜吃难消化的食物,所以要吃些易消化的食物。通过观察“食物消化时间表”可知,A、B、C中都含有最难消化的肉类,不适合。D项合适,苹果、牛奶、面包都比较好消化,且营养全面。故选D。
23.本题考查了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仔细读文本分析。
结合“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且易于消化的食物”这一要求,所以要吃一些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奶、豆浆比较容易消化,又是蛋白质类食物。因此选择吃“牛奶”“豆浆”比较合适。故选BE。
24.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文本的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结合小华“偏食”“爱吃肥肉、香蕉”这一特点,根据食物消化时间表中的有关信息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即可,注意语句要通顺。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5.C 26.我深深地知道,绿色的梦是思乡的梦啊! 27.与小伙伴做游戏、坐在树下听鸟叫、用松针烤土豆、在树林里散步、向老松树倾诉烦恼等。 28. 拟人 那些树给了“我”安全感,表达了“我”对这片树林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29.思念家乡
【分析】25.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从“镇外不远处有一座小山,山顶上是一座又粗又矮的水塔。水塔旁是一片小树林,许许多多高大的松树像守卫一样,围绕着它生长。”可知,“许许多多高大的松树像守卫一样,围绕着它生长”一句中的“它”指的是水塔。
26.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从“我深深地知道,绿色的梦是思乡的梦啊!”可知,“绿色的梦”指我深深地知道,绿色的梦是思乡的梦啊!
27.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从“记得小时候,我喜欢与小伙伴一起在那儿玩耍。我们跑啊,跳啊,笑啊,还一同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我们可以听到鸟儿婉转的歌声,感到阳光温柔的抚摸,这一切让人舒适得像躺在老人的怀抱里。”“我们拾起来,到树林附近去烤土豆吃。新鲜的土豆烤好后,大家便一起分享,都说这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当我为一些事愁眉不展时,我总喜欢到小树林去散散步,并把烦恼轻轻向那些老松树倾诉。”“清晨,我喜欢绕着这片小树林散步,也喜欢在那高耸的树下晨读。当我感到孤独时,我就与那些老松树对话。”可知,小树林给儿时的作者带来了与小伙伴做游戏、坐在树下听鸟叫、用松针烤土豆、在树林里散步、向老松树倾诉烦恼等。
28.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
“那些树,静立不动,张开臂膀拥抱我,那一刻,所有的忧愁都随着风烟消云散了。”句子赋予树人格化,运用拟人的手法,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些树给了“我”安全感,表达了“我”对这片树林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29.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从“如今,我已经离开家乡很多年,但梦中经常会回到那片小树林。我深深地知道,绿色的梦是思乡的梦啊!”可知,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以及童年的难忘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