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第20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教学目标:
1、能叙述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意义。
2、通过思考和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辩证地分析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感知两次改革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曾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同学们是否还记得这个条约签订的时间?(答1689年)同一年,在俄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彼得大帝开始改革。俄国的近代历史的发展状况又是怎样?以及日本的发展情况又怎么样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此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二、讲授新课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俄国废除农奴制》这一框题思考下列问题:
①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农奴怎样阻碍了它的发展?
②1861年改革措施分为几个方面?是如何解决资本主义发展障碍的?
③怎样评价1861年改革?
2、阅读《日本明治维新》一目,回答下列问题:
①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②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天皇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
③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大屏幕出示问题)
①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从这段话中,你觉得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②列宁说:“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怎样理解这句话?
③明治维新前、时、后,日本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
④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是什么性质的改革?
(三)拓展延伸
对比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三、全课小结
画表归纳俄国、日本改革的原因(背景)、时间、内容、性质、意义(积极、消极)
四、巩固训练
1、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
A挽救统治危机 B消灭农奴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 D打击封建努力
2、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 )
A奴隶性改革 B封建主改革 C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农奴主改革
3、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 )
A社会生活的本文化 B置产兴业,在经济上赶上西方
C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 D富国强兵,避免重蹈中国的覆辙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
材料二:承认上地私有制和自由买卖,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外国专家和技师。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请根据两则材料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2)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它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5、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板书设计
背景: 背景
时间:1861年 时间:1868年
俄国废除农奴制 主持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日本明治维新 主持者:明治天皇
内容: 内容 政治
意义: 经济
社会生活
意义
教后小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