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原子的构成(一)
民族实验中学 孟凡静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
是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
生成的新粒子是 ,该实验
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可分,而 不
可分,即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知识回顾:
水分子
氢原子氧原子
分子
原子
原子
氢分子氧分子
原子的构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原子究竟是不是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呢?
你能猜想原子的内部结构吗?
自学感知:
在历史上,人们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论断,
阅读课文P36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原子是最微小的粒子,不能再分
电子
汤姆森发现原子中有更小的粒子___________。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原子
α粒子束
带正电的粒子
原子
α粒子束
α粒子束未发生偏转
α粒子束发生偏转
α粒子束
大部分α粒子在穿过金属箔片;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前进的方向;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原子不是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那么,它由哪些部分构成?
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1、大多数α粒子顺利穿透金箔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方向
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空间很大
原子核带正电,当α粒子经过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排斥而改变方向
3、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原子核的质量大,当α粒子正面撞击原子核时被反弹回来
假如当时你在现场,你能试着对上述现象加以解释吗?
原子核的体积非常小,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却能把轰击它的α粒子反弹回来,说明了什么?
α粒子束发生偏转
α粒子束未发生偏转
α粒子束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的构成
原 子
电 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带正电)
(不带电)
(带负电)
(带正电)
(不带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称为核电荷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镁 12 12 12
氯 17 18 17
铁 26 30 26
探究原子构成的规律
2、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吗?
3、不同原子之间有哪些区别?
1、同种原子,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吗?
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氢原子没有中子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显电性
1、在原子中 :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构成
2、不同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原子是 (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一种最小粒子
2.已知原子的质子数,可以确定它的 ( ) A.相对原子质量 B.核电荷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
3.1991年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的电子数为( )
A.164 B.115 C.66 D.49
C
BD
D
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说出理由
1)一切原子核中都有质子和中子;
2)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3)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其结构中没有带电的粒子。
+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的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原子核体积很小
B. 原子核带正电
C. 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D
作业布置:
化学互动第三节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