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少版七年生物上册 1.4.8鸟类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4.8鸟类 单元 一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鸟类”是河北少儿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多种多样的动物”第八节的内容,本节以学生熟悉的鸟儿为例展开:由了解鸟的种类多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到深入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最后整体把握鸟类的主要特征,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知识脉络清晰,有利于学生重点理解“鸟的全身是为飞行而设计”的。
教学 目标 生命观念: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描述常见鸟类的外部形态。 科学思维:通过合作探究、归纳整合,认识鸟儿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进而理解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 科学探究:通过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语言表达能力;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社会责任:感受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增强学生爱鸟护鸟意识。举例说出常见鸟类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重点 1.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2.说出鸟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 1.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2.说出鸟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近年来,“爱鸟周”活动不仅向公众普及了鸟类知识、增强了公众护鸟意识,而且壮大了护鸟力量、推动了护鸟工作,成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标志性品牌活动。 为进一步扩大“爱鸟周”活动在全社会的影响力,提高公众爱鸟护鸟意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上海市将于8月20日至8月27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第41届上海“爱鸟周”系列活动(受疫情影响,今年的“爱鸟周”由往年的4月延期到8月),主题为“守护蓝天精灵,共享美好家园”。“爱鸟周”期间将举办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欢迎市民积极参与。 你都参加过哪些爱鸟活动?你对鸟有哪些了解呢? 了解“爱鸟周”活动 思考问题 延伸最近上海的爱鸟周活动拉进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讲授新课 一、家鸽 1.观察家鸽 (1)观察家鸽的体形:家鸽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前肢特化为翼,整个身体呈流线型。可推测,家鸽的体形可以减少空中飞翔时空气的阻力。 (2)观察家鸽的羽毛:家鸽全身被覆羽毛,两翼和尾部的羽毛是大型的正羽,有利于扇动空气飞翔,其他部分的羽毛多为绒羽,羽轴较短,细小柔软,可以保温。 拓展 鸟类的羽毛可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羽。正羽由羽片和羽轴组成,比较大的正羽大多位于两翼和尾部,适于在空中飞翔;绒羽位于正羽之下,羽轴较短,细小柔软,主要起保温作用;毛羽很细,呈毛发状,一般夹杂在正羽的下面,除去正羽以后才能看到。 (3)观察家鸽的肌肉:摸一摸家鸽胸部和腹部的肌肉可知,家鸽胸部的肌肉发达,收缩有力,有利于牵动两翼飞翔。 (4)观察家鸽的骨骼标本:胸骨发达,有利于胸肌的附着;前肢骨细长、中空、很轻,有利于减轻体重。 教材第104页“讨论” 项目家鸽适于飞翔生活的特点减轻飞行阻力身体呈流线型,分头、颈、躯干、尾、四肢五部分,头部有发达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等,尾短减轻体重羽毛轻,长骨中空,口腔无牙飞行器官前肢变成翼,生有大型正羽,能扇动空气而飞翔。尾部生有大型正羽,能控制飞行方向飞行动力胸骨很发达,上面生有高耸的龙骨突。胸部肌肉非常发达。双重呼吸,供氧充足。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强
2.探究家鸽(或鸡)和家兔骨的密度 (1)过程:在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大烧杯中,放入鸽(或鸡)和家兔的肋骨、脊椎骨各一块,仔细观察现象。 (2)现象:家兔的骨沉入水底,鸽(或鸡)的骨浮在水面上。 (3)结论:鸽(或鸡)的骨之所以漂浮着,是因为它的密度小,而不是因为骨块小。根据骨骼的质量与体重比,说明鸟类骨骼适于飞翔生活。 3.家鸽适于飞翔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 (1)体形: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翔时空气的阻力。 (2)羽毛:体表被覆适于飞翔的羽毛,前肢变为覆有大型正羽的呈扇形的翼,可以扇动空气而飞翔。尾部生有大型正羽,可以控制飞翔方向。 (3)运动系统 ①肌肉:胸骨发达,形成高大的龙骨突,适于胸肌附着,胸肌发达,收缩有力,有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翔动作。 拓展 鸟的胸肌约占体重的1/5,人的胸肌仅约占体重的1/120。 ②骨骼:骨质轻而坚硬;长骨的骨腔里是空心的,充满空气,从而使家鸽体重减轻,为飞翔创造了有利条件。 (4)消化系统 视频:家鸽的消化系统 ①家鸽有角质的喙,利于啄食;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强,有利于为飞翔生活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能量。 ②口内无牙齿,直肠短,不贮存粪便,这都有利于减轻重量,有利于飞翔生活。 (5)呼吸系统 视频:家鸽的呼吸系统 ①呼吸器官:家鸽有发达的肺,还有许多与肺相通的气囊。气囊分布在内脏、肌肉、骨腔隙内。当家鸽两翼上下扇动时,就使得气囊扩张和收缩。 ②双重呼吸:吸气时,一部分空气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贮存;呼气时,贮存在气囊中的空气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家鸽每呼吸一次,空气就两次经过肺,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 ③双重呼吸的意义: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又保证了飞翔时氧气的充分供应,满足长时间飞翔对能量的需求,与空中飞翔生活相适应。 拓展 鸟类在泌尿系统、神经系统方面都与飞翔生活相适应。鸟类无膀胱,尿液与粪便一起排到体外;小脑特别发达,在空中飞翔时有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 视频:鸟类适于飞翔生活的特点 规律总结 鸟类适于飞翔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体形 流线型 体表 正羽展开后呈扇形 骨 胸骨发达,长骨中空、薄、轻 肌肉 肌肉发达,可牵动两翼飞行 直肠 极短,不贮存粪便 肺 有气囊相连,进行双重呼吸 心脏 四腔,运输氧的能力强 无膀胱,不贮存尿液 (6)体温恒定 ①概述:家鸽的体温高而恒定,保持在42℃左右,是恒温动物。 ②意义:恒定的体温可以减少动物对环境的依赖,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生活范围。因此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高等。 ③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比较 类群概念举例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叫变温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及无脊椎动物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叫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
点拨 鸟类的体温高而恒定,原因包括: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强;能进行双重呼吸,供氧充足,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强;气囊有散热、降温的作用;体表覆盖着羽毛,可以保温。 二、鸟类 1.常见的鸟类 (1)蜂鸟:蜂鸟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小的鸟类,因拍打翅膀的嗡嗡声像蜜蜂而得名。蜂鸟是唯一可以向后飞行的鸟。蜂鸟也可以在空中悬停以及向左或向右飞行。 (2)麻雀: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麻雀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掠食谷物。麻雀繁殖力强。麻雀繁殖期捕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 (3)猫头鹰:猫头鹰眼周围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猫头鹰的视觉敏锐,在漆黑的夜晚,能见度比人高出一百倍以上。猫头鹰大多栖息于树上,部分种类栖息于岩石间和草地上。 (4)喜鹊: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在山区、平原都有栖息,无论荒野、农田、郊区,还是城市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喜鹊是很有人缘的鸟类之一,喜欢把巢筑在民宅旁的大树上,在居民点附近活动。 (5)鸵鸟:鸵鸟是非洲一种体型巨大、不会飞但奔跑得很快的鸟,脖子长而无毛,头小,脚有二趾,是世界上存活着的最大的鸟。卵大,颜色似鸭蛋,蛋长15~20cm,重达1400 (6)丹顶鹤: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也叫仙鹤、白鹤。丹顶鹤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而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7)企鹅:企鹅不能飞翔;脚生于身体最下部,呈直立姿势;趾间有蹼;跖行性(其他鸟类以趾着地);前肢成鳍状;羽毛短,以减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间存留一层空气,用以绝热;背部黑色,腹部白色。 (8)大雁:大雁属于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大雁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寒露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常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阵”。 2.鸟类的主要特征 有角质喙,没有牙齿;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内充气体;胸肌发达;用肺呼吸,并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 视频: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鸟类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鸟类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禽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肉、蛋等食品。 (2)为制药和服装工业等提供原料。 (3)鸟类的粪便还是优质的农家肥料。 (4)鸟类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界绿色植物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例如,灰喜鹊、伯劳、燕子等都是捕食害虫的能手,啄木鸟是“森林医生”,而猫头鹰则是捕鼠健将。因此,我们要大力保护鸟类。 参与观察 完成讨论问题 参与探究 归纳家鸽适于飞翔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 知道家鸽的运动系统 知道家鸽的消化系统 知道家鸽的呼吸系统 总结鸟类适于飞翔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知道家鸽的体温恒定 了解几种常见的鸟类 归纳鸟类的主要特征 知道鸟类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指导观察 引导完成 指导探究过程 引导归纳 观察介绍家鸽的运动系统 观察介绍家鸽的消化系统 观察介绍家鸽的呼吸系统 引导总结鸟类适于飞翔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介绍体温恒定 介绍几种常见的鸟类 引导归纳鸟类的主要特征 介绍知道鸟类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课堂练习 1.在昆明越冬的红嘴鸥,白天进城觅食,夜间栖息于温度约5℃的滇池水面,但体温仍能维持在42℃左右,这表明红嘴鸥属于( A ) A.恒温动物 B.变温动物 C.两栖类 D.无脊椎动物 2.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燕子在飞行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中,与鸟类产生大量能量无关的是( C ) A.血流速度快,运输能力强 B.气囊辅助呼吸,可获得充足氧气 C.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 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3.“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与诗中动物不相符的描述是( D ) A.前肢为翼 B.骨骼轻、薄 C.体表覆羽 D.变温动物 4.鸟类有许多适应飞行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 A.鸟类体温恒定,所以能够飞行 B.鸟类的气囊能贮存空气,与肺一样能进行气体交换 C.鸟类的骨骼轻、薄,有的骨内部中空,可以减轻体重 D.鸟类翼的肌肉最发达,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5.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 ) A.肺 B.气囊 C.气管 D.鳃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所有的鸟都能飞翔 B.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C.鸟类飞翔时不需要消耗大量氧气 D.大型鸟的飞翔能力比较差 习题训练 知识巩固应用
课堂小结 1.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1)体形呈流线型;(2)身体覆羽,前肢变成翼;(3)骨薄、轻,长骨中空;(4)胸肌发达:(5)有喙无齿,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粪便随时排出;(6)有与肺相通的气囊,进行双重呼吸。 2.家鸽吸气时,空气由气管进入肺,一部分在肺内完成气体交换,一部分则直接进入气囊;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又返回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就是双重呼吸。 3.鸟类的主要特征:有角质喙,没有牙齿;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内充气体;胸肌发达;用肺呼吸,并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