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少版七年生物上册 1.5.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5.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单元 一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如何去认识它们,这就要求有一定的方法,也就是对生物进行分类。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是认识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因此这一节是学好本章的基础,也是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分类的依据以及生物分类的意义。
教学 目标 生命观念:认识生物分类的概念。 科学思维:尝试找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点,可以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生物类群进行分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及基本方法。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植物和动物进行分类 社会责任:了解生物分类对生产实际的意义。
重点 1.生物分类的概念 2.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难点 1.学生自主动手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身边事 星期天,同学们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发现动物园里动物场馆的分布并不是随意安排的,经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大家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将同一类的动物放在一起。那么,应该怎样给生物分类呢? 思考问题 提出问题,引入新知识内容
讲授新课 目前,生物圈中已知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其中动物150多万种,植物40多万种。每一个物种都在生物圈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了认识、鉴别生物,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必须对生物进行分类。学习分类知识,可以识别生物,了解不同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更好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一、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生物分类 (1)生物分类的概念: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2)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对生物进行分类时,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侧重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侧重寻找它们的相同点。 2.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仔细观察教材图中的生物,找出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指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油松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在外,无果皮包被;肾蕨属于蕨类植物,不能产生种子,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桃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海带属于藻类植物,不能产生种子,生活在海洋中;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有分节的附肢;鲫鱼属于脊椎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家鸽属于脊椎动物,生活在陆地上,能够飞翔;虎属于脊椎动物,生活在陆地上,不能飞翔;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无附肢。 (2)根据教材图中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按照图中的提示,把这些生物区分开。 提示 进行生物分类时应考虑的特征包括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生活环境等。 视频:生物分类的方法 二、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1.生物分类的方法 (1)概述:对生物进行分类时,首先,要找出不同生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根据其中某一特征的不同,把生物分成两大类,使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组成一类;然后,在每一大类中,再根据生物的另一种特征的不同,把生物分成两类。依此类推,逐级分类,直至将生物全部分开。 (2)举例 ①植物分类的方法:根据是否用种子繁殖,可将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根据根、茎、叶等的有无可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根据种子中子叶的数目,被子植物可以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②动物分类的方法: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根据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生理功能,可将无脊椎动物分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可将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点拨 就被子植物而言,根、茎、叶在植物的一生中存在的时间比较长,受环境影响发生的变化比较大;花、果实和种子在植物生活过程中出现得比较晚,存在的时间也比较短,受环境影响比较小,其形态结构特征比较稳定。所以,花、果实和种子常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拓展 动物分类的其他依据 ①依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a.变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无脊椎动物。 b.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 ②依据生殖方式,分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a.卵生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 b.胎生动物:哺乳类。 2.生物分类的依据 (1)在生物科学研究上,多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或生活习性上的特点,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为依据来进行分类。 (2)在生活、生产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生物的经济价值进行分类。例如,我们把植物分为粮食作物、蔬菜作物等;把动物分为家禽、家畜等。 3.生物分类的意义 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识别生物,了解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更好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初步了解生物分类 知道生物分类的概念 知道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知道生物分类的方法 通过举例知道植物和动物的分类 了解其他动物分类的其他依据 知道生物分类的依据 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 概述生物分类 介绍生物分类的概念 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引导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介绍生物分类的方法 举例介绍植物和动物的分类 拓展介绍其他动物分类的其他依据 介绍生物分类的依据 介绍生物分类的意义
课堂练习 1.小王同学在调查校园内的植物种类时,把记录的植物归为两类:①杨树、柳树、樟树、月季等;②银杏、水杉、松、柏等。则该同学的归类依据是( C ) A.是否产生种子 B.种子中子叶的数目 C.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D.花的形态结构 2.在对大豆、菊、水稻、玉米等植物进行分类时,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的是( B ) A.根、茎、叶 B.花、果实、种子 C.花、果实、叶 D.茎、叶、花 3. 比较学习法是学习生物学的常用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植物类群知识,正确的是( D ) A.藻类植物都是单细胞水生植物 B.石花菜和葫芦藓都有茎和叶的分化 C.桫椤是国家一级保护的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属于孢子植物 4.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侧重找其相同点 B.对生物的分类应凭经验进行,不必进行细致的比较 C.一般要从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比较 D.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侧重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5.对生物分类描述不准确的是( A ) A.种子植物可以分为藻类植物和被子植物 B.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C.人和类人猿有亲缘关系 D.海带和水绵属于同一类群植物 6.请你做一个小小的分类学家:按照同一分类等级,种子植物可以分为( C ) A.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B.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D.被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习题训练 知识巩固应用
课堂小结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在生物科学研究上,还要根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类;在生活、生产实践中,还要根据生物的经济价值进行分类。 2.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识别生物,了解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更好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进行知识要点总结 对所学知识总结提升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