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商务星球版(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商务星球版(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6 19:3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年 级:八年级上册
版 本:星球地图出版社
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JIAO XUE MU BIAO
教学目标
1.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逐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2.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第 二 课 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首先要考虑( )的特点。
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宜发展( )
在河湖较多、水流平缓的地方,适宜发展( )
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适宜发展( )
在山坡较陡,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适宜发展( )
自然条件
种植业
渔业
畜牧业
林业
新课学习
三、农业基地建设
西北部山坡较陡,适宜发展_____业
中部平原土壤肥沃,适宜发展_____业
东南部河湖密布,适宜发展______业
丘陵地区草场面积广布,适宜发展______业

种植

畜牧
新课学习
三、农业基地建设
这里地形_____,_____容易流失,发展______可以保持_______。
这里地形_____,_________肥沃,_________丰富,适宜发展______
这里降水较少,______生长良好适宜发展_______
这里______众多适宜发展______
陡峭
水土
林业
水土
平坦
水源
土壤
牧草
畜牧业
河湖
渔业
种植业
新课学习
三、农业基地建设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还要充分考虑不断变化的( ),
如( )、( )和( )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布局的变化。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需求
技术进步
国家政策
新课学习
三、农业基地建设
A
B
C
图中ABC三地中,A为城市中心,B为城市郊区,C远离城市的地区。
以下两种选择:
1、种植水稻、小麦、玉米;
2、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B地应选哪一项?
C地应选哪一项?
  近年来,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在自然条件良好、生产规模较大、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规划出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甘肃、新疆等若干农产品主产区,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使它们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棉油糖、畜禽、水产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新课学习
三、农业基地建设
读图说出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特征?
探 究




绿洲
河谷
新课学习
三、农业基地建设——因地制宜
看图:说出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分布状况。
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灌溉水源充足
新课学习
三、农业基地建设——因地制宜
探 究
读图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不同?
举例说明这样规划所依据的自然条件。
北方降水较少,光照充足,
南方降水较多,热量充足,
新课学习
三、农业基地建设——因地制宜
探 究
影响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光照
热量
水分
地形
土壤
气温
降水
平坦
肥沃
气候
(1)自然条件
新课学习
三、农业基地建设——因地制宜
探 究
市场上有需求吗?
交通运输方便吗?
我的技术水平能达到吗?
国家政策鼓励吗?
市场需求
国家政策
技术水平
交通运输
读图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要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因素有哪些?
(2)社会经济条件
新课学习
三、农业基地建设——因地制宜
探 究
新课学习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1、我国人多地少,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2、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建设用地需求高涨,对耕地形成巨大压力;
3、我国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
4、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量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快速变化,加大了我国农产品的供需矛盾。
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我国农业的发展成就
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农产品精深加工
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新课学习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
新课学习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良种培育
新课学习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无土栽培
新课学习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节水灌溉
新课学习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大棚种植
新课学习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机械化耕种
中国将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一位“种”了一辈子水稻的“农民”科学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研究的矮秆水稻、杂交水稻和超级水稻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成功培育的杂交水稻不仅为我国累计增产稻谷1000多亿千克,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新课学习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桑树

桑叶
蚕沙
塘泥
鱼 塘
好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节省投资和土地,并且整个过程没有废物,对环境无污染,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桑树
鱼塘
甘蔗
生态农业:桑基鱼塘
新课学习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
课 堂 达 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