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学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学案+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10-17 22:14:11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你听过青蛙和蚊子的声音吗?一、声的产生一、声的产生利用身边物品使之发声注意观察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物品动作特征纸 张直 尺自 己抖动波动说话橡皮筋颤动振动树 叶猜想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振动怎么验证呢摆动振动停止后还能听见声音吗不能比较法一、声的产生实验一:
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我们敲击音叉使其发声,用一个乒乓球去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进行观察。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 ? ?一、声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 ? ?试验二:
我们在鼓面(桌面)上放一些粉笔粒,接下来用力敲击鼓面,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一、声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注: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风声 ————空气的振动
山洞中的轰鸣声 ——空气的振动雨声 ———水的振动
读书声 ———声带的振动一、声的产生一、声的产生 小常识:一些动物如何发声的:
大多数鸟:腹部的鸣膜振动发出的。
蜜蜂: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叫声”。
蟋蟀:也是翅膀振动发出的“叫声”。
雄蝉:腹基部 鼓膜振动
青蛙:依靠气囊的振动发声一些乐器如何发声的:
二胡:靠弓与弦之间的摩擦产生振动而发声。
笛子:靠管内的空气振动而发声。一、声的产生 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可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还可以听到远处汽车的喇叭声,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呢?
猜想和假设:要将河中的船靠岸,需要绳子拉过来。
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作为媒介?
也可能不需要什么东西作为媒介?二、声音的传播把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
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另一个同学能听到声音。
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另一个同学听不到声音。结论:实验一:固体二、声音的传播气体能传声吗?液体能传声吗?固体可以传声真空能传声吗?可以可以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medium)二、声音的传播实验二玻璃罩中放一个小电铃,接通电源,我们听铃声;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走,我们再听铃声有什么变化?
真空不能传声,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一种重要介质。小结: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真空中不能传声。三、声波声是一种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波是物质运动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四、声速你看到的是什么资料表中的“331”等代表什么意思表中的声速是如何排序的三态中声速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声速在那种介质中受温度影响大一些四、声速1、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2)声速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传播的距离。3)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4)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1)v = s / t
t : 时间 单位:秒(s)
v : 速度 单位:米每秒(m/s或m.s-1)
s : 距离 单位:米(m)
四、声速2、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又返回来的一种现象。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3、雷电4、发令枪5、敲水管小结一、声的产生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真空中不能传声。
三、声波
声是一种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四、声速
声速与介质及温度有关, 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1)有振动一定有声音。( )
(2)有声音一定有振动。( )
(3)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通常称为声源,由声源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以_____的形式传播到人耳的。______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振动介质真空课堂达标训练声波《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
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科目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
课 题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上课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具与教法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橡皮筋、塑料尺、军鼓、小提琴、口琴、气球、闹钟、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在漆黑的夜晚,几声呱呱的蛙声划破了村野广阔的夜空,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丽.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sound)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师]同学们对声有这样浓厚的兴趣,这很让我高兴,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做好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
[生甲]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乙]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液体中能传播吗? [生丙]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 [生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
二、进行新课 [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请每组选一位同学,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总结概括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师生共同活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vibration)产生的. [师]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声音产生的奥秘被我们揭开了谜底,为我们的成功合作? ?鼓掌. [[想想议议] [师]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同学们能列举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发声现象吗? [师]同学们刚才列举了生活与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而且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很好.关于声音的发生,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呢? [生]我们平常听唱片、录音是怎么回事? [师]同学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片记录声音的方法. [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 [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 [生甲]声音由发声体传播出去,可能沿直线传播. [生乙]声音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 [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证实你的猜想. [生]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一张桌面的一端,而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面的一端,可以清晰地听到击桌子的声音. [师]刚才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简单易行,而且有力地说明了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medium). [生]有时候好像没有介质也能听到声音.比如雷声,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把它传递来呀.[师]雷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吗? [生]意见有分歧.有的认为不需要介质,有的认为需要介质.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证实大家的想法. [演示]把一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请同学们注意声音有什么变化? [生]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铃声逐渐变小,最后直到听不到铃声. [师]请同学们再注意观察: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有什么变化? [[师]启发学生思考,由上面的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师]经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同学们得出了真空不能传声的正确结论.实际上,我们平常能听到彼此讲话的声音,就是依靠了空气这种介质.假想云层和我们之间是真空,大家就听不到雷声了.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动物传递声音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师]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员即使近在咫尺,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回声及其应用:
重点讲解应用回声测距离的方法。
[生甲]把一根橡皮筋张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 [生乙]把一只塑料尺压在桌边,使一端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尺的伸出端,尺振动发出声音. [生丙]用鼓棰打击鼓面,鼓面振动,听到宏亮的击鼓声. [生丁]拨动小提琴的琴弦,弦振动发出悦耳的琴声. [生戊]我这个活动,需要全体同学来配合一下:请同学们把手指放在喉结处,让我们从1数到10,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生甲]打击或拨动物体可以产生声音. [生乙]我们发声时没有打击,也没有拨动. [生丙]所有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情绪十分高涨. 生甲]吹口琴的声音,是由于气流的冲击,琴内的弹簧片发生振动发出的. [生乙]悠扬的萨克斯声是由于气流通过管时,使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 [生丙]吹口哨声是口腔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生丁]炎热的夏天,响亮的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生戊]气球爆炸声是气球膜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 [生己]声势浩大的瀑布声是水撞击石头,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生]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登月宇航员怎么交谈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0页第二段,了解回声及其应用,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课堂作业:
教材P31——第五题。
练习册p21——22页。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
4、在探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学习重点】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学习难点】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2、物体振动的发出声音的位置
【知识链接】婴儿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你们知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吗?
【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而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声音的海洋中,我们不禁要问了,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传播的呢?
【探究新知】
一、探究:声音的产生(做一做下列实验)
1、用手摸自己的喉咙,发声,手有___________感觉,根据手的感觉判断,这个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一些纸屑放在桌子上,用手敲桌面,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______,不敲时,纸屑___ 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将悬吊着的乒乓球分别接触发声的音叉,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上述现象可得: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_____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4、请同学们举一些生活中有关发声的例子: 。(举2—3个例子)
二、探究:声音的传播(做一做下列实验)
1、用笔在桌上的纸上写字我们能不能听到写字的声音?再试着把耳朵贴桌子听一听,你通过观察得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___ 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在课堂上讲话,同学们能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那它是通过 传来的,这个现说明了 。
3、把闹钟调到闹铃的状态,用塑料袋把它密封再放入水中,通过实验可知:我们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钟的铃声,这说明 。
4、演示图1.1—4实验,学生思考并完成以下空格。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现象的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
你总结出的结论是: 。
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
5、得出总结: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中传播,我们把能传声的物质叫_______。 _______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是以_______形式传播。
【达标练习】
1、指出下列发声体,是由于什么物体振动而发声:
(1)悠扬的钟声___ ____,(2)吹笛子时产生的笛声___ ____;
(3)蜜蜂的“嗡嗡”声___ ____,(4)自行车的铃声____ ___。
2、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3、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 可以传播声音。
4、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 )
A、月球上没有空气 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
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 D、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5、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这时鱼接受声波的途径是 ( )
A、岸—空气—水—鱼 B、岸—水—鱼
C、空气—岸—鱼 D、空气—水—鱼
6、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
 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D、真空不能传声。
7、如右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驻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求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8、我们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敲左边的音叉,右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开,这充分验证了:
(1)
(2)
9、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你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扫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性原则。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3)实验分析与结论:
【学案整理】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物体的振动、要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