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位中国美术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美术作品。
(2)了解三位中国美术画家及其代表作,并了解其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及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对比、欣赏、交流等活动了解和学习中国美术家的代表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2)体会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3)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模式:欣赏评述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
课本,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1、提问: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中国美术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2、揭示、板书课题:《三位中国美术家》。
三、新授:
1、认识张择端。通过视频了解张择端生平。
(1)通过视频欣赏《清明上河图》全貌,邀请学生谈谈对这幅画的印象。
(2)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清明上河图》:
①画中大船上的人情绪是怎样的?
②虹桥上面的人在做什么?
③你发现了画中有哪些店铺和招幌?
④请用简短的话总结这幅画给你的感受
(3)艺术特色
①采用长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
②人物刻画生动传神
2、了解徐悲鸿
(1)通过对徐悲鸿南洋赈灾画展以及为战斗英雄画像了解其所处时代背景。
(2)赏析奔马:提出问题:徐悲鸿的奔马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
①刚劲稳健的白描线条勾勒出马的形态
②饱满酣畅的墨色扫出马的鬃尾
③同时吸收西方绘画光影和明暗的表现方法,用淡墨渲染出马的结构及层次
(3)通过《奔马》、《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进一步了解徐悲鸿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及融合中西的作品特色。
走近潘天寿
观察并说一说这幅《墨梅图》和你见过的其他画梅图有什么不同?由构图奇特引出画家潘天寿。
赏析《记写雁荡山花》
①构图 ②笔墨 ③色彩
潘天寿作品欣赏
小游戏:通过对潘天寿《小憩图》的拆分,让学生在重组过程中感受潘天寿绘画大气磅礴、构图奇险的特点。
四、艺术实践
说一说三位美术家作品各自的艺术特色是什么?指导学生在赏析时进一步理解画家作品。
五、教师课堂小结:
六、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三位中国美术家 张择端 :长卷、散点透视、人物生动传神 徐悲鸿:融贯中西 潘天寿:构图奇异,大气磅礴 电脑屏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