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7年级上册6课《大自然的色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7年级上册6课《大自然的色彩》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9-23 10:5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唐露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美术课程色彩知识起始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意在利用大自然丰富美丽的色彩现象引导学生对色彩产生兴趣,产生了解色彩、研究色彩、学习用色彩去表现自己想要表达的事物的愿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光和色的关系,感知色调。培养对大自然美丽色彩的观察和感悟能力。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色彩工具能够表现简单的色彩关系和色调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通过欣赏、讨论、分析、实践等方法掌握色彩相关知识,体验色彩的魅力,进而在课堂练习中感受色彩带来的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色彩现象的主动认识、积极关注和热爱的态度,加深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帮助学生逐渐树立随时发现和欣赏美好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知、感受并运用简单色彩手段表达自然界的色彩关系和色调。
【教学难点】
使学生比较准确的把真实景物或事物概括为简单的色彩关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展示大自然美景视频集锦,提出问题:视频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引入课题
2.展示大自然景色图片,提出问题:选出你最喜欢的图片,说一说原因。
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3.思考分析课本图片,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色彩魅力,教师总结。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
二.讲授新课
(一) 色彩产生原理
1. 师:大自然魅力无穷,变换万千,那么这些美丽的色彩是怎么形成的呢?在黑夜里,没有光的情况下,这些色彩还有吗?(引导学生理解光色关系)
2. 了解色彩产生原理
3. 学习色彩归纳:教师展示红掌照片色彩归纳,引导学生分析观察,找出对应马赛克归纳图。
4. 学生随堂练习(简单体验初步掌握色彩归纳)
(二) 色调
1.展示鹦鹉与孔雀图片,提出问题:下面两幅图片色彩关系有什么不同?
生:色彩丰富,色彩统一
师:总结色调慨念,引导分析秋景黄色调中不同色彩的变化。(感知理解色调的存在)
2. 示范橘红色调的色彩归纳
3. 学生活动:从同一色调中找寻色彩变化,从而进行归纳(学会观察分析统一色调的色彩的变化)
4. 色调感知,联系生活。不同色调给我们不同的感觉,说一说红黄蓝绿色调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能联想到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呢?(整体感知色调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生:蓝绿色调清新、宁静,红黄色调热情、欢快等。
5. 红黄色调引入国旗,规划艺术实践任务,为祖国山河增添色彩。(情感升华)
6. 作品欣赏,学习艺术家的表达方式。绘画步骤复习,为实践操作铺垫。
三. 艺术实践
1.以小组为单位,描绘你印象中最深刻的大自然景象,为祖国献礼。
2.展示与评价:你最喜欢哪一组作品,为什么?
四.拓展
大自然填色创意剪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