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17 06:28:10

文档简介

活页作业(五)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基础巩固
(15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在公式v=v0+at中,涉及四个物理量,除时间t是标量外,其余三个量v、v0、a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这三个矢量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取其中一个量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其他两个量的正负值就有了方向意义.若取初速度v0方向为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v>0,a<0
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v<0,a>0
C.匀减速直线运动中,v<0,a>0
D.匀减速直线运动中,v>0,a<0
2.一家从事创新设计的公司打造了一台飞行汽车,既可以在公路上行驶,也可以在天空飞行.已知该飞机在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速度达到40 m/s后离开地面.离开跑道后的加速度为5 m/s2,最大速度为200 m/s.飞机从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为(  )
A.40 s   B.52 s   
C.88 s   D.100 s
3. (多选)两位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时,描绘了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若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则可能会相遇
C.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甲、乙即使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也一定不会相遇
4.(多选)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2 m/s,加速度为a=0.1 m/s2,则(  )
A.质点第4 s末的速度为2.4 m/s
B.每经过2 s时间,物体速度就增大2.2 m/s
C.质点速度一直增大
D.质点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5.一辆电车做直线运动,速度v=bt,函数关系随时间变化.其中b=0.3 m/s2时(  )
A.电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电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是0.3 m/s
C.电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电车的初速度为0.3 m/s
6.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 s末开始刹车,经4 s停下来,汽车在刹车过程中也在做匀变速运动,那么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是(  )
A.1∶4 B.1∶2
C.2∶1 D.4∶1
7.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 s内的初速度是2.6 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0.46 m/s2 B.0.37 m/s2
C.2.6 m/s2 D.0.43 m/s2
二、非选择题(15分)
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5 m/s,经3 s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14 m/s,再经过4 s到达C点,则它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多大?
能力提升
(25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
2.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运动快慢相同的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相同的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直在增加
D.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变化快慢相同的运动
3.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 t图像,则(  )
A.前2 s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3 s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B.2~5 s内物体静止
C.前2 s和后3 s内速度的增量均为5 m/s
D.前2 s的加速度是2.5 m/s2,后3 s的加速度是 m/s2
4.(多选)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
B.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
C.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
D.只有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才取正值
5.(多选)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此物体在前20 s的运动情况是(  )
A.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改变
B.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改变
C.速度方向不变,一直增大
D.位移方向不变,一直增大
6.(多选)如图所示,表示一物体在0~4 s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在t=2 s后开始向正方向运动
C.在t=2 s前物体的加速度为正方向,在t=2 s后物体的加速度为正方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非选择题(20分)
7.(10分)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4 s后速度达到20 m/s,然后匀速运动了10 s,接着经4 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求:
(1)质点在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质点在16 s末的速度大小.
8.(10分)滑雪运动员不借助雪杖,由静止从山坡上以加速度a1匀加速滑下,测得20 s时的速度为20 m/s,50 s时到达坡底,又沿水平面以加速度a2减速20 s停止,求:
(1)a1及a2;
(2)到达坡底后8 s末的速度.活页作业(五)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基础巩固
(15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在公式v=v0+at中,涉及四个物理量,除时间t是标量外,其余三个量v、v0、a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这三个矢量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取其中一个量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其他两个量的正负值就有了方向意义.若取初速度v0方向为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v>0,a<0
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v<0,a>0
C.匀减速直线运动中,v<0,a>0
D.匀减速直线运动中,v>0,a<0
解析:若取初速度v0方向为正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中,v>0,a>0,选项A、B错误;匀减速直线运动中,v>0,a<0,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D
2.一家从事创新设计的公司打造了一台飞行汽车,既可以在公路上行驶,也可以在天空飞行.已知该飞机在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速度达到40 m/s后离开地面.离开跑道后的加速度为5 m/s2,最大速度为200 m/s.飞机从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为(  )
A.40 s   B.52 s   
C.88 s   D.100 s
解析:由v=v0+at知,在跑道上t1== s=20 s.起飞后t2== s=32 s,故t=t1+t2=52 s.
答案:B
3. (多选)两位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时,描绘了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若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则可能会相遇
C.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甲、乙即使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也一定不会相遇
解析:由图像可知,甲、乙两个物体分别以大小为5 m/s、1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相反,若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可能会相遇,也可能不会相遇.速度值前面的负号不表示速度的大小,而表示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答案:AB
4.(多选)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2 m/s,加速度为a=0.1 m/s2,则(  )
A.质点第4 s末的速度为2.4 m/s
B.每经过2 s时间,物体速度就增大2.2 m/s
C.质点速度一直增大
D.质点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解析:根据速度公式代入可直接得第4 s末的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每过2 s速度就增大0.2 m/s;加速运动中速度一直增大;匀加速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增大是均匀的.
答案:ACD
5.一辆电车做直线运动,速度v=bt,函数关系随时间变化.其中b=0.3 m/s2时(  )
A.电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电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是0.3 m/s
C.电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电车的初速度为0.3 m/s
解析:电车的加速度a=0.3 m/s2,即v=0.3t,故电车做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D错误,选项C正确;由于没有给定时间,故不能确定速度的变化量,选项B错误.
答案:C
6.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 s末开始刹车,经4 s停下来,汽车在刹车过程中也在做匀变速运动,那么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是(  )
A.1∶4 B.1∶2
C.2∶1 D.4∶1
解析:设前后两段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则a1=,a2=,得a1∶a2=t2∶t1=1∶2,选项B正确.
答案:B
7.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 s内的初速度是2.6 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0.46 m/s2 B.0.37 m/s2
C.2.6 m/s2 D.0.43 m/s2
解析:由题意知,第7 s内的初速度即为第6 s内的末速度,则由速度公式v=v0+at得
a== m/s≈0.43 m/s2.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5分)
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5 m/s,经3 s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14 m/s,再经过4 s到达C点,则它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多大?
解析:在物体由A点到B点的运动阶段,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有vB=vA+at1,解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3 m/s2.在物体由B点到C点的运动阶段,再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可得物体到达C点时的速度vC=vB+at2=14 m/s+3 m/s2×4 s=26 m/s.
答案:26 m/s
能力提升
(25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即加速度是一恒量,故选项D正确,选项B错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而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是变化的,故选项A、C错误.
答案:D
2.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运动快慢相同的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相同的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直在增加
D.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变化快慢相同的运动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快慢相同的运动,即在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的运动,若时间不相同,则速度的变化量不同,因此选项A、B错误,选项D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只有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才做加速运动,故选项C错误.
答案:D
3.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 t图像,则(  )
A.前2 s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3 s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B.2~5 s内物体静止
C.前2 s和后3 s内速度的增量均为5 m/s
D.前2 s的加速度是2.5 m/s2,后3 s的加速度是 m/s2
解析:前2 s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 m/s2=2.5 m/s2.2~5 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加速度a=0.后3 s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m/s2=- m/s2.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4.(多选)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
B.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
C.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
D.只有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才取正值
解析: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选项A正确;加速度的正负取决于正方向的选取,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时加速度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所以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加速度有可能是正值,也有可能是负值,选项C正确,选项B错误;当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时,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故取正值,选项D正确.
答案:ACD
5.(多选)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此物体在前20 s的运动情况是(  )
A.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改变
B.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改变
C.速度方向不变,一直增大
D.位移方向不变,一直增大
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出前t=20 s内,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即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速度方向一直为正,说明物体运动时,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改变,选项A正确.因为物体速度方向没变,虽然先做匀加速后做匀减速运动,但位移一直是增加的,而且位移方向始终和速度方向相同,选项D正确.
答案:AD
6.(多选)如图所示,表示一物体在0~4 s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在t=2 s后开始向正方向运动
C.在t=2 s前物体的加速度为正方向,在t=2 s后物体的加速度为正方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0~2 s内物体向负方向运动,选项A错误;2~4 s内,物体速度方向为正,说明物体向正方向运动,选项B正确;v t图像为一倾斜直线,0~4 s内加速度相同,选项C正确.
答案:BC
二、非选择题(20分)
7.(10分)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4 s后速度达到20 m/s,然后匀速运动了10 s,接着经4 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求:
(1)质点在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质点在16 s末的速度大小.
解析:(1)设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1,则
a1===5 m/s2
(2)设减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为a2,由v2=v1+a2t2得
a2===-5 m/s2
当t=16 s时,质点已减速运动了t3=2 s
此时质点的速度为
v3=v1+a2t3=20 m/s-5 m/s2×2 s=10 m/s.
答案:(1)5 m/s2 (2)10 m/s
8.(10分)滑雪运动员不借助雪杖,由静止从山坡上以加速度a1匀加速滑下,测得20 s时的速度为20 m/s,50 s时到达坡底,又沿水平面以加速度a2减速20 s停止,求:
(1)a1及a2;
(2)到达坡底后8 s末的速度.
解析:(1)加速度a1== m/s2=1 m/s2,
到达坡底的速度为
v2=a1t2=1×50 m/s=50 m/s2,
加速度a2== m/s2=-2.5 m/s2.
(2)到达坡底后8 s末的速度为v4=v2+a2t4=(50-2.5×8) m/s=30 m/s.
答案:(1)1 m/s2 -2.5 m/s2 (2)3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