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
教材分析:
《打支山歌过横排》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兴国山歌. 拍,中速稍慢,体裁为兴国山歌的遥唱体,曲调高亢悠扬,亲切感人,具有浓郁的兴国山歌特点。特别歌头一声“哎呀嘞——哎”,音调高扬,声音绵长,热情奔放,具有强烈的音乐旋律感,起到先声夺人或呼唤的艺术效果。接下来运用“6,1,2”三音的创作手法,音域只在纯四度内盘旋,最后停留在主音上结束,旋律激情动人,娓娓道来。歌曲中运用了倚音、波音、滑音装饰音和客家方言,体现出典型的山歌风格的艺术特征,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明快、爽朗、豪放的山野气息。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感悟兴国山歌,加深学生对山歌的热爱,进而热爱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歌曲演唱,深入了解歌曲的内容和风格。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方言、装饰音的运用,能感受到客家人纯朴、善良的山野气息,并能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
教学重点:
学生能有感情的,并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引腔的演唱,能够掌握装饰音和弱位起唱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欢迎同学们走进音乐课堂,今天老师带来两首民歌,我们来玩一个听歌识曲的游戏,准备好了吗?第一首(),非常的熟悉,这首民歌的名称是(军民大生产)。他的体裁是(劳动号子)。好,请听下一首()它是江苏民歌(无锡景)是一首小调。我国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浩如烟海,灿若星河。它的题材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中劳动号子和小调我们已经学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歌的另外一种题材:山歌。
2、师:那么到底什么是山歌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歌之乡”兴国,去欣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
三、学习新课
一)、初听歌曲
1.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在听的同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节奏、旋律和风格上有什么特点?生答。师:通过聆听不难发现,这首歌曲既不像小调一样婉转柔和,也不像劳动号子具有明显的律动。这首歌曲节奏自由、曲调悠长、音乐高亢嘹亮,这正是山歌的特点。
2、介绍山歌----(在山间野外从事劳动的人们抒发情感即兴编唱的民歌。我国山歌丰富多彩、分布很广,其节奏大多自由舒展,旋律高亢、奔放、悠长,常加入衬词衬句。)
3、师:了解了山歌,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这样一个疑问:《打支山歌过横排》是什么意思?师引导并讲解(打在这里是唱的意思,横排是崎岖的山路,它就是唱着山歌走山路。)
二)、复听歌曲
师:接下来下面我们再来聆听歌曲,请同学们注意聆听:歌曲是由几个乐句构成的?
师:同学们听出来了吗?这首歌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那歌曲第一句是什么意思呢?它是兴国山歌的一个重要标志——叫做引腔,那引腔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其实就是要告诉人家你要开始歌唱了,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三)、教唱歌曲
(1)练声下面我们用哎来练练声。(哎)同学们来。
(2)旋律学唱保持住,继续(哎)我们接着来唱第一乐句的旋律。还不错,在完整的来一遍。(生完整演唱旋律)
(3)装饰音演唱旋律唱完了,同学们看,歌曲中都出现了哪些装饰音?(有前倚音、波音、自由延长音)师弹琴演唱装饰音。
师问:这些装饰音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生答,对,它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山歌豪放的山野气息,凸显出浓郁的乡土情、泥巴味。
(4)三音创作法我们再来演唱一二乐句的旋律,注意观察它的主干音有哪几个?对,是 612。好继续来唱第三乐句,依然是 612.好,第四乐句呢?还是 612。这是兴国山歌的三音创作手法,由三音列 612构成,歌前以哎呀勒哎开腔,基本音域大多在五度左右,深刻的给人一种热烈、奔放的感觉。
(5)五声调式同学们看,在这首歌曲当中它是没有 4 和 7的,它属于我们学过的民族五声调式,12356,它所对应的名称是宫商角徵羽,最后的尾音落在 6上,所以它是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
请同学们伸出双手:以 1为水平线,我们来感受五声调式的旋律走向。(师生一起做)
(6)填词演唱俗话说,有曲无词不成歌,我们加入歌词来演唱歌曲,师:还不错,注意(打支)要稍微弱一些,再来一次。
(7)完整演唱(可跟琴,可跟伴奏)我们一起对山歌师唱引腔,男女生对唱。
(8)方言演唱同学们配合的非常默契,老师来唱一遍,你们听和刚才唱的有哪些不同?
( ) 没错,老师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兴国县大多生活着客家人,也被誉为红军县、将军县。革命战争年代,兴国山歌作为战斗的号角响彻在抗战的大地上,当地 23179名战士牺牲在了长征途中。红军烈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今广为流传。像这类红色革命歌曲也成为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
下面我们来学习几个客家方言的发言,其实在刚才学唱的歌词中也出现了几个,我们一起来看。
支-za 横-wang 石-Sa 禾-wo 鞋-hai
哪位同学能为我们用客家方言来演唱。生唱,唱的韵味十足。
四.总结提高
1.生总结中国民歌三大体裁特点刚才我们学习了《打支山歌过横排》这首歌曲,感受到了它浓郁的山野气息。请同学们来总结中国民歌三大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各自的特点。小组交流各自意见总结答案。同学们总结的十分到位。
2.除了这些特点,演唱场合、风格、形式、目的也是有所不同的。
五.课堂检测
1.聆听信天游中国民歌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接下来我们走进陕北,聆听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他又有哪些风格特点呢?
生聆听。
师:它的旋律跌宕,感情奔放,节奏自由,唱词多为即兴创作,流行于陕北甘肃等地,叫做信天游。属于山歌的一种。
2.出示题目请同学们聆听(苏区干部好作风)判断它符合下面哪种山歌的风格?这首歌曲以引腔开腔,运用了客家方言来演唱,很明显它属于 a,兴国山歌的特点。
六.创编歌词
这些民歌既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又是现代新民歌创作源泉,请同学们加入引腔来创编新歌词。师展示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小组展示
七. 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民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民歌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是真善美艺术的具体体现。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多了解民歌,使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一辈得以传承和发展!师:最后,让我们在唱起《打支山歌过横排》生随音乐唱。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