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回忆我的母亲》说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说教材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终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文章以十分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二、说学情
本文最大特点就是选材精当事例典型。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人物特征为线索选材、组材条理清晰。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揣摩课文的写作手法上。其次,七年级学生一般喜欢词语华丽、情节曲折的文章,理解不了语言质朴、平实文章的长处。本文没有华丽的词藻和过分的渲染,但深深打动读者,正所谓“朴实见真情”。指导学生写作用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三、说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并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
2.整体感知,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3.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感受母亲的高尚品德,使学生了解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作者,并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
难点:
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感受母亲的高尚品德,使学生了解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
五、说教学法
以导读、设疑、点拨、讨论、总结为主。给学生提供更大更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采用多媒体的导入方式。教师使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作家的生平以及其母亲的人生经历、肖像。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在书本上或舞台上看到关于朱德同志及其母亲的故事,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走入《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根据课前预习,以四人为一小组朗读课文(注意:在读的过程中标出自然段,明了文本中讲了母亲的几件事)。
2.找学生复述故事,谈谈自己读后对文中母亲印象深刻的地方,以及在自己印象中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深入研读
1.作品中写了很多关于母亲的事件,这些事件体现了母亲的性格特点,自由朗读课文,一一划出来,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明确:事件:
母亲养大八个子女,并照顾家庭和农事;母亲聪明能干,把普通的食材做的有滋有味,亲手纺织缝制衣物;作为家庭的组织者,管理分配家庭工作;同情贫农,周济亲戚,反感为富不仁的人;节衣缩食供“我”读书,勉励“我”参加革命的决心……
小结:勤劳善良、聪明贤惠、明是非识大体的特点。
2.再次朗读课文,找到写母亲对“我”人生影响的段落,教师范读。
明确:倒数3、4自然段写了母亲对“我”的人生影响。
3.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作家通过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
朱德同志怀着真挚的深情,回忆了母亲勤劳、朴实的一生,歌颂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崇高品德,表达了自己将继续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坚定志向。
(四)拓展延伸
谈谈其他我们学习过的课文中描绘的长辈形象,如《背影》中的父亲等。说说他们和本课中的母亲有何共同特点。
(五)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回忆剧本中围绕母亲写了几件事,以及母亲对朱德的影响。
2.作业:谈谈自己的母亲,说说母亲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的影响。为母亲描绘一张画像。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八、说教学反思
上课感受:堂上学生思维活跃,能够很好的扣住关键词来进行细致地解读,课堂氛围很活跃。围绕关键词一生劳动,吾党之光切入课文,贯穿课堂教学,文本解读新颖、全面且有深度。最后以一道探究题整合全文,教学重点突出,把教学重点放在关键问题的解决上,课堂氛围灵动,学生思维缜密,老师点评及时精辟,扣词品析母亲一生劳动,从有关母亲的具体典型感受母亲的品格。
今天真正上完这节课我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第一,由于个人能力水平有限,教育机智方面还比较欠缺,对于学生的一些回答并没有很精彩的点评和一些更深层次的追问,这方面我以后要多多学习。
第二,对于学生组织答案的环节并没有很好的进行指导,只是告诉学生以后要多组织多表达就草草收场。我认为应该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写一写答案应该会更好。
第三,展示答题思路的环节略显仓促,没有给学生充足的记笔记的时间,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完善这部分的内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