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和地球仪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地球和地球仪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6 21:2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一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
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
的不规则球体。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模型。
1519-1522年
(葡)麦哲伦
好望角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环绕地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麦哲伦的船队成功地进行了环球航行,首次环球航行的成功,在实践上第一次证实了大地是球形的,第一次证实了全球海洋是一个整体。这使地理学发生了一场真正的革命。

人类进入太空观察地球 确认地球是一个球体
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
2、大小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地球仪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地球的模型。
二、地球仪
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地球的自转轴
地轴:过地心且与赤道平面垂直的轴,其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假想轴。
1、纬线和纬度
A、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B、纬线的特点:
2、形状:圆圈
3、长度: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到极点为零(变为一个点)
1、方向 :指示东西
横纬竖经
4、关系: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20°
90°
40°
60°
20°
40°
90°

20°
40°
60°
90°
20°
N
N
N
S
向北度数增大的是_北纬_
向南度数增大的是_南纬_
练习:写出各点的纬度
150
00
150
A
B
400
300
500
C
700
800
600
D
重要的纬线:
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回归线、极圈→五带的分界线
(不需要讲)
30°、60°→低中高纬的分界线

60°N
60°S
30°N
30°S
90°N
90°S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纬线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
度数范围:
度数变化规律:
度数表示方法:
半球划分:
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北纬用N,南纬用S

东西方向
0°~90°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三、经线网
1、经线和经度
A、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B、特点:
4、形状:都是半圆且相对成圈,平分地球
3、长度:都相等
2、经线关系: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
1、方向:南北
横纬竖经

30°
60°
30°
60°
°90°
90°
经度

30°E
60°E
30°W
60°W
90°W
90°E
向东度数增大的是_____,
向西度数增大的是_____。
东经
西经
东边
西边
N你
S生
W
E一

练习:写出各点的经度
100
00
100
A
B
C
500
600
700
D
1700
1600
1500
E
W

30°E
60°E
30°W
60°W
90°W
90°E
1. 0°经线相对的是_______经线;
20°W经线相对的是_______经线。
2.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这两条线东西经_____,度数之和为_____。
160°E
180°
180°
相反
重要的经线:
0°经线→
国际标准时间所在的经线
20°W、160°E→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80°经线→基本与国际日期变更线重合
(不需要讲)
120°E→北京时间所在的经线
经线的起点;
20°W
160°E
东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东西半球口诀:
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80° 60 ° 40 ° 20 ° 0 ° 20 ° 40 ° 60° 80 ° 100 ° 120 ° 140 °160 ° 180° 160 ° 140 ° 120 ° 100 °
80°60°40°20°0°20°40°60°80°
西半球
北纬(N)
90°N
南纬(S)
90°S
西经(W)
西半球
东半球
赤 道
本 初 子 午 线
东经(E)
西经(W)
北(N)
东(E)
西(W)
南(S)
北半球
南半球
经线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
度数范围:
度数变化规律:
度数表示方法:
东西半球划分: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东经用E,西经用W
半圆
南北方向
0°~18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至180°
往北增大 北纬N
往西增大 西经W 往东增大 东经E
往南增大 南纬S
度数
没有标明南北纬、东西经的时候我们如何辨别经纬线?
B
D
经纬网的应用
A、
定位
160°
E
30°
S
W
160°
W
120°
N
10°
S
10°
C
D
A
B
读出图中A、B、C、D四点的地理坐标
A (0°,160°W)
B (20°S,140°W)
C (0°,160°E)
D (10°S,160°W)
B、确定方向
①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②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160°
E
30°
S
W
160°
W
120°
N
10°
S
10°
C
D
A
B
判断图中AC、AD、AB之间的方向关系
(1)请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2)请判别A在B的什么方向,C在B的什么方向。
(3)请判别三点的半球位置。
300
00
300
00
200
400
600
A
B
C
(20°S,30°E)
40°S,30°W
3、
常见的经纬网
A、侧视图上的经纬网
B、圆柱投影图上的经纬网
C、极地俯视图上的经纬网
俯视图基本认识:
俯视图最外面一圈为赤道,圆圈代表纬线,直线代表经线
C、极地俯视图上的经纬网
做题方法
1、判方向:北逆南顺
2、判断东西经:
借助地球的运动方向判别;箭头的方向代表东方;度数往东增大为东经;反之度数往东减小为西经
3、写出经纬度
课堂笔记
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 横纬竖经
4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小小为东 大大为西)
5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
6东大东经,西大西经,南大南纬,北大北纬
7南顺北逆
E(一)
S(生)
W(为)
N(你)

典例分析1:读下图,完成以下要求:
A点在D点的 方向,B点在C点的 方向,C点位于D点 方向。
正北
西北
东南
典例分析2 :读下图判断,甲地在乙地的( )
A.东南 B.西北 C.正南 D.正北
点拨:甲点地理坐标为(西经45度,赤道),乙点地理坐标为
(西经135度,北纬30度),西经区数字减小方向为地球自转
方向,即自西向东的方向,所以,甲位于乙的东南方向。
A
典例分析4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经纬网的范围是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西
(2)图中B点的地理坐标是 。
(3)B点位于A点的方向 。
( 40°N,80°W )
东北
典例分析3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