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7 00:3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
新课导入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也敲醒了沉睡的古老中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为了民族富强独立而奋斗的人群,他们分别如下:
失败
又失败
怎么办?接下来谁来救救?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
1.了解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展开等基本史实、初步认识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等。
2.利用历史图片和史料,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史料,得出变法失败的原因、意义和教训;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目标
序幕
发展
高潮
公车上书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颁布 “明定国是”
汉代用公家的马车接送被选拔的读书人赴京,后来就以“公车”作为进京应试举人的代称。
“国是”则指国家大计,指导方针、理论基础、方针政策。
知全局
失败
戊戌政变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01
康有为
1879年
1882年
1888年
1891年
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书
1895年
进京参加会试
联合各省1 300多名
举人上书光绪帝,
“公车上书”
1893年
游香港,接触西方文化
研读西方国家进步的原因
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了变法改良的主张
个人履历
一、康有为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公车上书(1895年)
二、公车上书
领导人物:
主要内容:
影 响:
1895年春
康有为、梁启超
请求变法图强 拒和、迁都、变法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原 因:
在位皇帝:
结 果: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
光绪帝
上述失败
1根本原因: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亡国的危机
2直接原因
时 间:
公车: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二、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①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②影响最大的报刊是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和严复在天津创办的《国闻报》。
三、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名称 地点
强学会 北京
上海强学会 上海
南学会 长沙
农学会 广州
兴儒会 瑞安
励学斋 西安
蜀学会 成都
梁启超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严复
《国闻报》何为而设也?曰:将以求通焉耳。夫通之道有二: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
——严复《国闻报》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观点:宣传变法图强
影响:推动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三、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光绪帝与百日维新
02
1897年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不愿做亡国之君。
背景:
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变法图强,维护统治。
目的: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一、百日维新
类 别 内 容 影 响
政 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 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 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军 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利于思想文化传播
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一、百日维新
京师大学堂
原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时间:1898年9月21日
过程:慈禧太后先将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大肆搜捕维新派。
结果:戊戌变法失败,前后仅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2.变法失败标志:
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
二、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1.戊戌政变
中南海瀛台
光绪帝
康有为逃离香港
梁启超逃往日本
谭嗣同等六人被斩于京师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二、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刘光第
39岁
杨锐
41岁
林旭
23岁
杨深秀
49岁
康广仁
31岁
谭嗣同
33岁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
二、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谭嗣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品格高尚,大义凛然。
从谭嗣同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精神?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
材料三: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曾评价道:“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而举行太大”。
材料四: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三、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顽固派势力大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势力单薄
没有发动群众
1.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意义:
(1)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场求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2)传播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3)对我国近代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四、评价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1898年
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
维新变法高潮
公车上书 1895年
康有为 梁启超
拉开维新变法序幕
民族危亡
《马关条约》后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维新思想发展
慈禧 戊戌政变
戊戌六君子遇难
维新变法失败
课堂小结(戊戌变法)
随堂练习
1.1898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商鞅变法
2.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C.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3.“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 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的历史背景是(   )
A.鸦片战争的炮声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的惨败 D.中华民国的成立
4. 下列不属于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张之洞 D.谭嗣同
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