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前770年
前476年
前475年
前221年
第二单元
夏商西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
3.识记诸侯争霸的人物,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1. 农业:
2. 手工业:
3. 商业: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
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
农业
生产工具的改进
北京人使用的
石器
河姆渡人使用的
骨耜
商周时期的
青铜铲
春秋战国时期的
铁农具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铁制农具的出现
变
使用耒耜等耕地
(人力)
牛耕
(畜力)
《国语》中记载,孔子有弟子姓冉,名耕,字子牛;晋国有一大力士,名字就叫牛子耕。
牛耕的使用
冶铁业发展
青铜业
漆木豆(漆器制作)
煮盐业
纺织业
手工业
漆器
冶铁示意图
莲鹤方壶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商品交换市场
金属货币的出现(春秋战国)
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②出现商品交换市场;③金属货币的使用;
商业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实力跟一个诸侯国差不多,各诸侯渐渐不听从天子的命令了!
诸侯
天子
诸侯
诸侯
诸侯
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即位的周恒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
王室衰微
诸侯
庶民
天子
士
卿大夫
庶民
士
天子
卿大夫
诸侯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政令征伐自诸侯出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
观察上图,试从地理位置和政策的角度谈谈齐国崛起的原因。
原因:临海,有丰富的工商业资源;“尊天子,攘四夷”旗号的提出;管仲内政改革的成功
诸侯争霸
海
海
江 水
淮 水
渭
水
洛邑
周
河 水
汉 水
齐桓公
楚庄王
秦穆公
晋文公
周王城
封国都邑
卫
燕
鲁
齐
宋
吴
越
楚
秦
晋
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首霸
“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
“攘夷”: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管仲相(辅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齐桓公称霸
晋文公争霸
1. 重耳流亡
2. 楚成王的礼待
3.晋军“退避三舍”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城濮之战
措施: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齐
晋
楚
一鸣惊人
楚庄王于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迷于酒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杀无赦!”大夫伍举冒死进谏,喝得正痛快的楚庄王很不高兴。
伍举请他猜谜语:“有一只鸟停在宫殿内,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啊?”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举、苏从担任要职。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生产,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基础。
前614-前591年在位
晋楚泌之战,楚庄王跃升为中原霸主。
问鼎中原
楚庄王称霸
吴越争霸
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消极
积极
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加速了旧制度的瓦解,有利于新制度的确立
促进了民族交融
性质(实质):奴隶主贵族之间,大国兼并小国的掠夺战争,大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具有非正义性。
农业:铁器牛耕出现
手工业
商业
制度变化 分封制瓦解
周王室势力大减
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经济发展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原因:王室控制力减弱,各国发展不平衡
口号:“尊王攘夷”
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影响:有利于局部地区统一;促进民族交融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堂小结
1.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是( )。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2.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显示了下面哪位诸侯王的野心(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宋襄公
3.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改革内政,使吴国实力大大增强,他任用著名的
军事家是( )。
A.管仲 B.孙武 C.孙膑 D.伍子胥
4.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是( )。
A.晋文公 B.楚庄王 C.阖闾 D.勾践
B
B
B
D
课堂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