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课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学科:生物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认识了生物圈,学习了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提升和总结,而后面的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另外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都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都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这是学生需要养成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初中生物50个重要概念之一。她是生态系统部分的重点内容,后面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重要的考点;而且所学内容比较宏观,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生态系统”这个名词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听说,但是学生对这一重要的盖内内涵却知之甚少。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认识到“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这些结论有助于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概念。初一学生具备初步的分析、归纳能力,给出足够的材料,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明确生态系统的概念
2、学会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
3、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4、认同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情景导入 组织学生阅读讨论“想一想,议一议”并提问 1、用网罩起来的牧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网罩的牧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事例又说明了什么? 思考并作答 通过实例的分析来理解生态系统的内涵。
环节二:讲授新课 什么是生态系统 根据刚刚引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列举身边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条小河等等… 准确理解生态系统这个概念,并且能够准确的判断符合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系统的定义。 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课题,并且加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理解。
环节三:讲授新课,生态系统组成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资料分析,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分别扮演者怎样的角色? 学生思考讨论,并根据生活经验得出以下的结论: 1、幼虫会取食树木,啄木鸟会吃掉幼虫。 2、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慢慢消失。 3、植物能够自己生产有机物,所以植物是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生成有机物,必须要以其他植物或者动物为食,所以动物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所以属于分解者。 将课本中的资料分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环节四:讲授新课:食物链 1、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1页材料,归纳总结生态系统有哪些组成成分?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食物链的起点是什么?箭头的指向是怎样的,代表了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明确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箭头代表物质与能量流动的方向。 自然引入新概念。 不急于评判学生以上任务的完成情况,让学生带着思考明确食物链的内涵及书写要求。
环节五:讲授新课:食物网 1、让学生们自主阅读书上22页得观察与思考 2、并画出观察与思考图片中所有食物链。 3、并让学生思考这些食物链之间是互补干扰的吗? 1、认真的阅读观察与思考,并尽可能画出所有的食物链。 2、并且能够直观的观察出这些食物链之间是交错连接的,不是互补干扰的。 及时的巩固食物链的知识点,并且自然而然引出食物网的概念。
环节六:讲授新课: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利用PPT展示草原上进食的兔子,并提出问题,1、如果这篇草原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生长的十分旺盛,兔子的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吗?2、当草原上的有太多的兔子,形成过度放牧的现象,草原会发生什么样子的变化呢?3、为了避免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我们应该怎么做? 结合PPT和以往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得出结论:1、兔子不会无限制增加。2、当草原上过度放牧时,草场会受到破坏 创设具体的情境,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的能力。 在理解知识的截除之上,升华情感,水到渠成。
环节六:课堂练习 针对设计调查方案、调查的一般方法、调查步骤和生物的分类等重难点给出有针对性地练习。 积极参与课堂练习,积极发言。 及时地巩固本节课地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环节七:课堂小结 利用思维导图地形式,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 对比老师给出地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 帮助学生梳理和理解知识点和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