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7 22:47: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品味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与凝练。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吟诵、联想,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描写抒情,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在反复的吟咏中,体会诗歌的内涵,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方法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及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采用诵读法、分组讨论法等方法。依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语文课堂教学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的课堂教学形式,搭建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读书声中熏陶。
【教学媒体设计】
新课标提出,要“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因此,本节课通过课件展示了诗歌的创作背景,展示了杜甫的人生轨迹,很好地帮助学生展开了与作者的情感对话。杜甫的高尚人格,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学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教师配乐激情朗诵,导入课堂。
1、教师朗诵:
行走在盛唐繁华的背后,你胸有大志,心怀天下;
行走在安史之乱的阴影,你衣食无着,颠沛流离。
难忘你茅屋的床边,
雨脚滴出深秋的凄寒,
一滴,一滴,
滴在你柔软的心田。
一滴,是路有冻死骨的愤懑(mèn),
一滴,是城春草木深的悲怆(chuàng),
至今,你仍住茅屋,孑(jié)然一身?
青山处处,可埋忠骨;华夏九州,可栖诗魂!
2、提问:
同学们,诗中人物是谁呢?(杜甫)
谁来说一说你知道的杜甫?
生成:
A.唐朝,现实主义诗人;诗史,诗圣(板书);与李白合称“李杜”; 诗风沉郁顿挫;
B.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因他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为杜少陵。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人称杜工部。
同学们对杜甫了解得不少啊!
C.回忆一下,我们还学过杜甫哪些诗歌?
八年级上册《望岳》、《春望》、《石壕吏》;七下附录第七首《江南逢李龟年》;《春夜喜雨》。
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他的传世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走进杜甫的心灵世界,触摸他最细腻的情感。
[课后反思:通过回忆杜甫的资料及学过的杜甫的诗,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诗歌本做好铺垫。]
二、体裁介绍:歌行体
1.解题: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谁能解释一下题目的含义?
生成:茅屋被秋风吹破了。
2.歌是什么意思呢?
生成: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
[课后反思: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了解题目的含义及“歌行体”。]
三、读准
(一)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诗歌,与诗歌进行一次亲密大接触。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一生读全文:谁想起来第一个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生读)
3.一生点评:同桌点评一下?同桌纠错 ----其他生纠错-----老师纠错
生成:
俄顷(qǐng)
为(wéi)秋风所破【wéi:被;wèi:表示目的,如:为了美好每天而奋斗】
丧(sāng)乱 【sāng:跟死了人有关的事,丧事;sàng,动词,丢掉、失去,如:丧失。】
见(xiàn)此屋 【通假字,如:才美不外见,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读准节奏
1.师:同学们,朗读诗歌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准节奏。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同学们以往读七言古诗,往往采用什么节奏?
生成:二/二/三,或者四/三。
2.师:老师建议这首诗歌的节奏可以前四后三,更能读出歌行体诗歌的一唱三叹。
3.全班齐读:我们齐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老师读标题,领起朗读。
[课后反思: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读准节奏的基础上,熟读诗歌。熟读成诵是学习诗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词意纠正读音,为学生理解诗歌打下了基础。]
四、读懂
师:同学们的齐读,不仅字音准确,而且停顿恰当、整齐统一,很棒!下面请允许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大家配乐朗读课文,请同学们当一回导演,边听边想象画面,拍摄4段VCR,并为VCR取名。
师配乐诵读。
我们交流一下你的VCR名字,看谁得概括力强,有诗意。
全班交流
明确:
秋风卷茅(秋风破屋、风破茅屋)——群童抱茅——长夜沾湿(长夜难眠)——愿得广厦(畅想广厦、遥想广厦)【这首诗歌原来写了---秋风卷茅(秋风破屋、风破茅屋)——群童抱茅——长夜沾湿(长夜难眠)——愿得广厦(畅想广厦、遥想广厦)】
师:这是一首叙事诗,老师想请教一下同学们,哪里是叙事?哪里是议论抒情?
明确:前三节是叙事,最后一节是抒情。我们平时写作时,要向杜甫学习,先叙事后抒情,结尾升华主旨、画龙点睛。
[课后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我没有按照常规的做法“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诗歌”。而是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画面。这样更能感受到诗歌的美。通过学生拟的VCR名字,可见学生的想象力足够丰富。]
五、读人
过渡语:有人说,读诗就是读人,就是读心。那么你从诗中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在书上圈点勾画做批注。等会我们交流时,按照这样的格式:
温馨提示:
我从 (句子)中,读出了一个 的杜甫,因为 。 好,开始!
生自由读并批注。
全班交流
生成:
(一) 贫困潦倒 (第三节)
我从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句子中,读出了一个贫困潦倒的杜甫。
批注:“冷似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被子比作“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被子的破旧,多年的布衾实在无力再为主人效取暖之劳。可恶的夜雨又点点如“麻”,连绵不断。多年的贫困,多年的流离失所,他甚至没有一床可以取暖的被子,秋雨却不管不顾地下个不停,寒冻如此,重遭屋漏。这是怎样的生活啊!
师:杜甫曾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看来果然名不虚传啊。唉,屋漏偏逢连夜雨啊,这对杜甫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这样贫困潦倒的生活,作者的心情怎么样?(凄惨、悲伤)你能通过停顿、语调、语气、重音的处理读出这种悲伤吗?同桌互读----指生读---生评价(读得好,模仿着读一遍;读得不好,你读一遍)-----范读(加上动作,脱稿)---自由读-----指生读---老师点评---生齐读
你还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继续说。
(二)年迈无力 凄惨忧愁 (第二节)
生成:我从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我读出了一个年迈衰老、凄惨忧愁的杜甫。
批注:南村的那群顽童欺负我,抢走了我的茅草,我喝止不住;秋风吹走了我的茅草,我也无力维护;只能回来倚着拐杖独自叹息。“倚杖”写出了衰老的形态。“自叹息”写出投诉无门的困窘之状。
师:杜甫写这首诗歌时,只有49岁啊,并非到了老年,可是诗中为何说“群童欺我老无力”?对“老”字,你有没有更深的理解?
生成:杜甫并不是年龄上老了,而是心理上老了。长期经受战乱,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心力憔悴,未老先衰了。
师:的确是未老先衰了。你读一下这个诗句,读出诗人的年迈衰老、凄惨忧愁。
生读
师:老师觉得忧愁叹息的意味还不够浓。杜甫在叹息什么呢?
生成:一叹为自己而叹息。叹息自己年事已高、一事无成、生活无依;再叹息自己的茅屋被风吹破了,接下来的日子没法过。
师:杜甫还在为谁而叹息?
生成:二叹为周围的人而叹息。群童抱茅,可能是被穷困所逼。在杜甫的周围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
师:理解了诗人的叹息,同学们再小组读,看谁最能读出诗人的忧愁叹息。
学生小组内竞赛读
哪位同学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读――老师评价,如果“自叹息”三个字拖长一下声音,语调越来越低,就能更读出这种叹息了。教师范读――生自由读-----再指生读
师:在我们今天看来,茅草是很珍贵的东西吗?(不是)那为什么杜甫“爱茅如命”,为了几根茅草,跟顽童生气、喊得“唇焦口燥”呢?让我们沿着时光的河床,逆流而上,回到1200多年前,细看杜甫的那段岁月。
写作背景:
公元760年,杜甫时年49岁,终于结束了10年客居长安,4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来到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靠亲戚朋友的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他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浣(huàn)花溪畔盖起了一间茅屋,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茅屋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
他在《江畔独步寻花》中写道:
黄四娘家花满蹊(xī),千朵万朵压枝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他在《春夜喜雨》中写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些诗篇都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教师小结:这座茅屋曾经给了他一个家,给了他一段温暖的日子,对于杜甫一家人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难怪茅草被盗,杜甫如此焦急---------带着我们的理解,全班齐读这节诗。
(三)过渡语:凄风苦雨,漫漫长夜,诗人能够安然入睡吗?(不能),你还从哪句诗中还读出了杜甫了凄惨忧愁。
生成:我还从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读出了一个凄惨忧愁的杜甫。
生试读
指生评价:你觉得他读的哪个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杜甫的凄惨?读得好,模仿着读一下;读得不好,生再读。
师:有些时候,加个叹词,更能读出作者的这种忧愁。
加哪个叹词?(唉)
加在哪里比较合适呢?请同学们加上“唉”,试着读一下,看怎样加,你最能表现杜甫的愁。
生成1.(唉……)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2.自经丧乱少睡眠,(唉……)长夜沾湿何由彻?
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唉……)何由彻?
4.(唉……)自经丧乱少睡眠,(唉……)长夜沾湿何由彻?
生加叹词,自由读。--课件投影-----指生读----同学们真棒,我感到大家已经走进了杜甫的心里。受同学们的影响,老师也想读一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师:杜甫已不知度过了多少个这样洒泪沾襟的夜晚了!
(四)你还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板书:忧国忧民)
生成:我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读出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
批注:杜甫现在身处(chǔ)漏雨的茅屋,穷愁潦倒、凄惨悲哀,却想要“大庇天下寒士”。 诗人要求解除广大“寒士”的痛苦,而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只要千百万“寒士”实现“大庇”的愿望,解除痛苦,尽变欢颜,自己甘心在破屋中受冻,死也瞑目。诗人要求解除广大“寒士”的痛苦,而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只要千百万“寒士”实现“大庇”的愿望,解除痛苦,尽变欢颜,自己甘心在破屋中受冻,死也瞑目。
谁还想说?
生成:我还从中读出了一个舍己为人的杜甫。
批注:杜甫现在是屋破漏雨,连自己的孩子都无力照顾,可是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寒士”,即天下像杜甫一样贫寒的读书人,都有宽敞的屋子。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杜甫宁(nìng)愿付出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代价,他都心甘情愿!虽然他现在缺少“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能突现这样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的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师:杜甫现在身处(chǔ)漏雨的茅屋(板书:画茅屋),穷愁潦倒、凄惨悲哀,却仍然忧国忧民,想要“大庇天下寒士”,是不是突发狂想、心血(xùe)来潮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一生。
师配乐读:
杜甫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很深。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父亲杜闲有奉天令一职。
他7岁作诗,15岁便名扬天下,从小就心怀“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25岁,登泰山立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
35岁时,他来到长安应试,却遭到小人的谗言,没有得到重用。45岁,安史之乱爆发,看到人们当时困苦的生活情景,他在《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59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依然用热辣的泪写道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仍以国家灾难为念。
教师小结:杜甫的一生,无论是身在顺境,还是深处逆境,都心怀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孟子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达则兼济天下,穷亦兼济天下”!
再读,通过重读和拖音,能不能表达杜甫的“忧国忧民”和“舍己为人”的情怀?
生自由读----指生读――生评价―教师范读----再指生读
教师小结并板书:杜甫虽穷愁仍忧国忧民,虽凄惨宁舍己为人(板书,并画茅屋)。
让我们带着对诗圣的敬意,齐读最后一节诗。
[课后反思:这一环节是这节课出彩的关键。通过创设情境式朗读和补充背景式朗读,让学生进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这一环节的教师点拨至关重要,它可以引领学生向诗歌纵深处漫溯。可惜,我的引导还不够精准,语言还不够巧妙。]
七、好的诗歌,如同一杯陈年的美酒,需要我们进入字里行间,细细品味,反复吟读。师生配合一起读全诗,去体悟杜甫这种济世情怀,向诗圣致敬。
师生合诵。
[课后反思:对诗歌最好的学习就是背诵。这是融入学生生命的必经环节。]
八、课堂结束语:
同学们,杜甫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思想已经溶入了他的血液!他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总是能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广大黎民的苦痛,他总是坎坷不幸的,但他也总是令人敬仰的!他总是生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的巅峰!郭沫若曾评价到“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闻一多则说“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鲁迅则说“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请同学们课下继续阅读“诗史”篇章,品味 “诗圣”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