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物质的溶解度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定量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性
比赛:谁是“溶解王”?
选手1:氯化钠
选手2:硝酸钾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用品:
4g硝酸钾、4g氯化钠、蒸馏水、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定量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目的:
提示:控制变量
方案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室温下,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4g硝酸钾和4g氯化钠,各加入10ml水,比较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实验现象:
氯化钠溶解的比硝酸钾多
实验结论:
氯化钠的溶解性比硝酸钾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室温下,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4g硝酸钾和4g氯化钠,边加水边搅拌,比较完全溶解时的用水量
方案二:
实验现象:
溶解4g氯化钠所用的水的比4g硝酸钾少
实验结论:
氯化钠的溶解性比硝酸钾强
方案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室温下,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4g硝酸钾和4g氯化钠,各加入10ml水,比较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氯化钠的溶解性比硝酸钾强
以上两种方案都能达到实验目的,但为了方便研究,通常我们把溶剂的质量定为100g,要比较物质的溶解性,还必须规定要在一定温度下。
一、溶解度(S)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要点:
(1)一定的温度;
(2)100克溶剂;
(3)达到饱和;
(4)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人为规定、统一标准)
(不饱和、溶解度无意义)
(单位为克)
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______。
变强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① 100克水最多溶解37克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
的溶解度为37克
② 50 ℃时100克水最多溶解30克氯化钾,所以氯化钾
溶解度为30克
③ 在60 ℃时100克水溶解75克硝酸钾,所以60 ℃硝酸
钾溶解度为75克
④ 在60 ℃时100克水最多溶解110克硝酸钾,所以60 ℃
硝酸钾溶解度为110
√
×
×
×
例:“ 硝酸钾在20 ℃时的溶解度是31.6g ”的意义?
在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31.6g硝酸钾。
在20 ℃时,100 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表1-6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
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科学验证:20℃(接近室温),氯化钠的溶解度确实比硝酸钾大
说说表1-6中哪些是易溶物质,哪些是微溶物质
溶解度 溶解性 典型例子
>10g 易溶
1 10g 可溶
0.01 1g 微溶
<0.01g 难溶
氯化钠、蔗糖、氯化铵、硝酸钾
氯酸钾
氢氧化钙
碳酸钙
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表1-7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如:蔗糖、硝酸钾、氯化钠。
根据以上相关数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如何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列表法)
当温度为3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时多少?
.
.
.
.
50
10
20
30
40
0
60
70
808
90
100
50
10
20
30
40
80
60
70
8 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200
硝酸铵
硝酸钾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硼酸
溶解度/
g
200
100
60
70
50
10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50
10
20
30
40
0
90
60
70
80
温度/℃
.
硝酸钾
.
.
.
.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2)图像法:溶解度曲线
右图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对应的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
A的含义是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
110克
60 ℃
溶解度\克
温度/℃
10
30
50
70
90
110
130
150
170
190
10
30
50
70
90
A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
增大
3、曲线上的点所对应的溶质的溶液是 溶液,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对应溶
质的溶液是 溶液。
不饱和
饱和
在60℃时,
交点B表示在 下, 和 的溶解度 。
23℃
硝酸钾
氯化钠
相同
溶解度\克
温度/℃
10
30
50
70
90
110
130
150
170
190
10
30
50
70
90
硝酸钾
氯化钠
B
23
比赛结果:
温度 23℃时,氯化钠的溶解能力强;温度 23℃时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强。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如烧开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沸腾前会出现气泡,想一想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思考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气体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温度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不能溶解而逸出。
2、0.5克某物质在20℃时溶于10克水中恰好饱
和,这种物质属于 -----------------------( )
A.难溶物质 B.微溶物质
C. 可溶物质 D. 易溶物质
C
1、某温度下,a克溶质溶解在a克水中恰好饱
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
A.100克 B. a克 C. 2a克 D. 50克
A
3、固体物质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①溶剂性质 ②温度高低 ③溶质性质
④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⑤溶液的总质量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④⑤ D、②③④⑤
C方案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室温下,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4g硝酸钾和4g氯化钠,各加入10ml水,比较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室温下,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4g硝酸钾和4g氯化钠,边加水边搅拌,比较完全溶解时的用水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1
10-
9
8
7
6
5-
4
3
1-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