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张PPT)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1.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2. 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学习目标
1.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对先秦时期成文法产生过程的影响,从历史解释角度了解先秦时期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的内容和意义。
2. 通过了解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儒家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的史实。
学科素养
3. 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宋以后理学以乡约形式直接面向底层百姓宣讲的意义。
4. 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法律和礼教对历代王朝加强统治的作用。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
(1) 西周:统治者为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建立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礼制,提出“____________”的思想。
(2) 东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诸侯国君寻找治国新思想,其中以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___________影响最大。
宗法
敬天保民
法治思想
2.法治
(1) 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
(2) 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________出现。郑国的子产“___
__________”,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成文法
铸刑书
3.德治与法治之争
(1) 早期:子产“铸刑书”引发了一场辩论。
(2) 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体现为________与法家之争。
①内容: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________,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人物是________与韩非。
儒家
德治
商鞅
② 结果:儒家主张通过__________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既能带来___________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
道德礼义
富国强兵
中央集权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时期
(1) 秦以________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2) 汉朝沿袭秦律,制成____________。
(3) 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法家
《九章律》
2.魏晋时期
(1) 特点:律令儒家化。
(2) 表现
① 魏明帝在朝廷设置________,命令专用儒学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② 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___________。
律博士
三纲五常
3.唐朝
(1) 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后又撰成《永徽律疏》,即____
_____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______________确立的标志。
《唐律疏议》
中华法系
(2) 提倡礼治:732年,颁行_______________,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____
____________制度的集大成。
(3) 社会层面: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________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大唐开元礼》
封建礼仪
家训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
(1) 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________为蓝本。
(2) 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唐律
(3) 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__________,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4) 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______________。
《大明律》
《大清律例》
2.教化
(1) 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________。从北宋周敦颐开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
(2) 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________教化乡里。
(3) 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________”,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理学
乡约
六谕
(4) 清朝:乡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讲内容有变化,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________合流。
法律
[误区警示] 正确认识儒法之争的实质
儒家与法家就德刑关系展开过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如何看待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儒法之争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的产物,有其历史必然性。儒法之争的实质,表面上看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深层次挖掘却是人性之争,即人性是善还是恶。
[归纳总结] 法律与儒学紧密结合的原因
① 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
②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受到冲击。律学发达,民间固有传统如“孝”等被加以收集整理并纳入法律之中,使之明确化、系统化,并以儒家经义阐释之,使“三纲”法律化。
③ 研究法律的人士大都出身儒家。
④ 隋唐时期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最后完成阶段。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全面地反映在一部中国古代法典的代表作——《唐律疏议》中,《唐律疏议》使儒家思想和封建法律融为一体,形成了儒法合一的法律体系。
[拓展延伸] 家训、族规和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①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 有利于维护家庭、宗族内部的团结、稳定和发展(凝聚家庭、宗族乃至中华民族)。
③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谐社会),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④ 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⑤ 有利于儒家思想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传承和发展。
研习1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合作讨论]
材料一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
材料二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韩非子·有度》
材料三 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全国老百姓公布——是中国政治史、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春秋时期,上层贵族社会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决不能让国人知道。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子产这个做法,遭到很多贵族反对。晋国大臣叔向专门为此给子产写了一封措词严厉的信。信中说,本来民众怀着恐惧之心,不敢随便乱来。你把法律公布了,民众就会钻法律的空子,争相琢磨怎么做坏事而不至于被制裁,这样就不
怕长官了,反而会导致犯法的事情越来越多,腐败贿赂到处泛滥,郑国也会因此而完蛋。子产给叔向回了一封信,表示要坚定不移地公布法律。结果呢?犯罪案件减少了。晋国在子产“铸刑鼎”之后20多年,也把刑法铸在鼎上,向社会公布了。孔子知道后,仰天长叹说:“晋国就要灭亡了!他们不守唐叔和晋文公的旧法,造作刑鼎。老百姓只看鼎上的条文不看贵人面孔了,贵人还能做什么!贵贱没有次序,怎么立国啊!”
——整理自马立诚《子产铸刑鼎》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儒家与法家之争的主要焦点。
焦点:以什么思想治国的问题。
儒家认为君主应该以礼来治理社会,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子产“铸刑鼎”改革的实质及遭到反对的原因。
[先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否定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原因:公布法律损害了贵族的利益;守旧大臣担心公布法律会引起社会动荡(社会混乱或违法、腐败贿赂等现象严重);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法律的公布与之矛盾。
[史论背诵]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比较
(1) 相同点
①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四分五裂。
② 目的:先秦时期,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最终目的都是维持社会秩序。
③ 作用: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2) 不同点
比较 儒家思想 法家思想
核心思想 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同时不否认刑罚的辅助作用 讲究乱世要用重典,着重强调法的重要性
结果影响 在四分五裂的春秋战国时期,不适应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政治需要,没有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战国时期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秦始皇利用韩非的法家思想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巩固练习]
1.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的“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D
解析:汉宣帝治国主张利用霸道和王道,反对在官员任用上只重用儒生。题干中“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体现出“德教”与“周政”并列,所指相同,而“德教”指的是用道德教化,实行德政,该观点最早由孔子提出,孔子最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故D项正确。
2.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反对在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认为在法律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这一学派是( )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C
解析: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故A项错误;墨家主张“兼爱”,无等差的爱,故B项错误;法家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法家思想与材料“反对在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相符,故C项正确;儒家主张“仁”和“礼”,与材料“反对在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不符,故D项错误。
研习2 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合作讨论]
材料一 魏晋时期,门阀大族颇重家风、家训,强调“雅有家风,政事规为”。唐代士人阶层编撰家训的风气日盛,如王方庆《王氏训诫》,柳玭《诫子弟书》,唐太宗作《帝范》也可视为帝王之家的家训。家训内容多以“忠孝”教育为主,“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勤俭以成立之”。唐代家训开启
中国古代“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富贵、财产不再恒久,“读书便是随身宝,高官卿相在朝廷”成为人们的最高追求。
材料二 中国古代家训节选(表)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刘禹锡《名子说》 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明·姚舜牧《药言》 士、农、工、商各居一艺,士为贵,农次之,工商又次之
清·张英《恒产琐言》 人家宝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1) 材料一反映了唐代家训的哪些特点?成因有哪些?
特点:以士人群体为主;以儒家忠孝思想为主要内容;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成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受魏晋门阀政治的影响;科举制的实行;门阀士族的衰落。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家训的基本思想。
[先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视道德修养;灌输忠孝观念;提倡节俭治家;重农抑商;重视耕读立业传家。
[史论背诵]
全面认识乡约制度
(1) 变化
① 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
② 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2) 特点
① 由人民公约,而不是官府命令。
② 成文法则。中国农村的成训习俗向来是世代相续,口头相传,从没有见之于文字或契约。
③ 以乡为单位而不是以县为单位,从小处着手,易收功效。
④ 自愿加入,民主选举。
⑤ 以聚会的形式,使乡人相亲,淳厚风俗。
(3) 作用
① 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② 有利于发展生产。
③ 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巩固练习]
1.乡约制度是我国古代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式,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A.乡约制度自古有之
B.乡约具有法律效力
C.乡约制度有利于敦促教化改良世风
D.乡约代表最高统治者的意志
C
解析: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说法不准确,只有成为法律实施载体时,乡约才可能具有法律效力,排除;乡约制度最初与最高统治者无关,D项错误;乡约制度本身就具有社会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故C项正确。
2.明清时期的乡约与宋朝相比,发生的重要变化不包括
( )
A.仍然有较大的教化作用
B.以政府组织为主
C.逐渐与法律合流
D.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B、C、D三项都是明清乡约的重大变化;A项是宋朝乡约与明清乡约的共同点,故选A项,符合题目要求。
[知识导图]
课堂小结
[要点记忆]
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西周的礼制、“敬天保民”思想,东周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
2.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秦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唐朝提倡礼治,有《大唐开元礼》,重家训。
3.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宋朝的《天圣令》、明朝的《大明律》、清朝的《大清律例》,宋以后以乡约教化乡里。
一、选择题
1.魏晋时期律令最重要的变化是其儒家化,原因不包括( )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儒家知识分子主动参与法律相关工作
C.儒家思想主导了对律令的解释
D.儒家思想的地位与律令相同
D
2.春秋时,郑国、晋国铸刑鼎,将法律条文铭刻于鼎上并向民众公布。孔子对此提出批评,坚持认为应该以礼乐教化百姓。这反映出当时( )
A.礼徒具形式而没有约束力
B.诸侯以严刑峻法维持统治
C.以法治国被各国普遍认同
D.新旧治国理念发生冲突
D
解析:材料中郑国、晋国铸刑鼎是以法律约束民众,与孔子的礼乐教化百姓不同,体现出传统治国思想和以法治国思想冲突,故D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两种治国理念冲突,不是说礼徒具形式而没有约束力,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按照法律治国,并不是严刑峻法,故B项错误。C项中“各国普遍认同”说法太绝对,排除。
3.(2021辽宁辽阳高二模拟)汉代法律规定“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即卑幼首匿尊长不负刑事责任,尊长首匿卑幼除死罪可上请减免外,不负刑事责任。汉代还多次减轻刑罚,基本上废除了劓刑、刖刑,使得犯罪者除死刑外基本可以自全其身,尊重和保障了犯罪者的人身人格。这些做法体现了汉代( )
A.统治者法律意识的淡薄 B.律令儒家化的时代特征
C.法家思想退出历史舞台 D.儒道思想出现融合趋势
B
解析:汉代法律规定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以及汉代多次减轻刑罚的做法体现在汉代的法律中渗透了儒家的价值观念,即律令儒家化的时代特征,故选B项;对儒家价值观念的强化通过的是法律手段,不能说明统治者法律意识的淡薄,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汉代法律的发展,不能说明法家思想退出历史舞台,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对国家法律制定的影响,未体现儒道思想的融合,排除D项。
4.(2021山东威海高二模拟)《唐律疏议·名例律》中开宗明义指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这一规定
( )
A.首倡以礼入法
B.凸显礼法结合
C.推崇重罪轻罚
D.强调人文关怀
B
解析:据材料“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知,其强调礼是本,而法是“用”,凸显礼法结合的特点,故选B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首倡”,排除A项;材料凸显礼法结合,而不是重罪轻罚,排除C项;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排除D项。
5.《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不准艺人在民间戏曲中扮演程朱形象,违令者都按亵渎圣贤治罪。程颐、程颢和朱熹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贤偶像。这表明,明代( )
A.圣贤崇尚成为社会生活主题
B.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相统一
C.民间艺术受到政府严格管理
D.主流思想与世俗文化相冲突
B
解析:根据材料“《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不准艺人在民间戏曲中扮演程朱形象,违令者都按亵渎圣贤治罪”“程颐、程颢和朱熹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贤偶像”可知程朱理学被奉为统治思想,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礼记·中庸》
材料二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三 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
——《孔子家语·刑政》
材料四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
——《韩非子·五蠹》
材料五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
——《韩非子》
(1) 归纳材料一、二、三中体现的儒家治国思想。
材料一:政事的兴衰,取决于统治者是否贤明。
材料二:主张仁政或德政,强调用道德教化去治理百姓。
材料三:主张先礼后刑。
(2) 根据材料四、五总结韩非的治国理念。
强调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也注意维护宗法人伦关系。
(3)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儒家和法家在治国理念上的异同。
同:都强调礼法并用。
异:儒家先礼后法,以礼为核心;法家以法为主,辅之以礼。
完成课时作业(八)
Home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