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老山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老山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7 22:49:0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6《老山界》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单元选文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家国情怀的培育应以内悟于心、外化于行的方式为主,由内而外地唤起学生对祖国山河、民族同胞的热爱之情。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建议与七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文本时应注意:
1. 阅读要展示学生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合作学习和读写成长体以读促写的思想。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重视精读,注重涵咏品味,调动学生的想象和体验。
【教学目标】
1. 学习按照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相结合来叙事的方法。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及时批注,赏析字词、段落的含义和美感。
3.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者的革命精神与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按照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相结合来叙事的方法。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革命精神与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及时批注,赏析字词、段落的含义和美感。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望“山界”
同学们,一起来欣赏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播放《七律长征》视频),诗歌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展现出强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我们跟随一位老红军的足迹,去看看 1934那年冬天,中央红军是如何翻越“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板书课题与作者)我是日照新闻网驻我校的记者,今天带着采访的任务来到咱们班级。现在,让我们来置换一下身份,同学们就是是中央红军中的一员,每一小组就是红军的一支小分队。同学们每回答正确一次问题,就获得一面小红旗,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最团结、最有智慧,能够最先登上顶峰吧!
二、展示自学,识“山界”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老山界》,相信你们一定掌握了大量的资料,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预习成果。(出示题目,检查学生预习成果。)哪个小分队的战士想好了?
(一)作者名片(见 )
(二)背景资料
(三)我是字词小能手
提示:同学们在预习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参考书、课下注释等资料或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总结:同学们充分展示了自身学习能力,相信我们一会要渡过的难关对你们也是小菜一碟。
三、文海初探跨“山界”
1.首先采访一下小战士们:老山界作为红军长征中“万水千山”的一小步,它有怎样的特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总结:小分队对老山界还是非常了解的。
2.下面请同志们介绍一下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请各个小队想一下要提供哪些内容?同时请思考,在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明确记叙的六要素)让我们用一个表格来概括一下红军翻越的经过吧。
时间的推移 地点的转换 我们的行动
当天下午至天黑
山脚——山腰
继续爬山
提示:
一天一夜的时间,中央红军终于翻越了老山界。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把时间的推移和地点转换相结合的方法来叙事,条理清晰,脉落分明,对我们的写作很有借鉴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将其运用到自身写作,期待你们的佳作!
板书:走路难、吃饭难、睡觉难、处境难
四、含英咀华赏“山界”
是什么让红军克服了这些困难呢?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军、了解长征,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请你选择恰当的角度,做好批注,带领大家赏析文章语言、体味长征精神吧!师:出示范例,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文本赏析方法。
赏析预设:
① 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照着习惯”写出瑶民由于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队伍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残酷现实。
② “半夜里,突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刺”“打”“卷”“蜷”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山腰环境寒冷,战士们难以入睡(板书:睡觉难)的情形。比喻的手法,将“闪烁的星星”比作“缀着的宝石”,既突出了老山界的高耸,又表现出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③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语言平铺直叙中,表现出红军们长期忍受饥饿、吃饭难(板书:吃饭难)的生活状态,但即便饥饿,也要坚持翻越老山界,表现出红军不畏艰难的精神。
④ 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排到天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山势的陡峭、高峻,侧面表现出红军战士们行军艰难(板书:走路难)的状态,表达出作者对红军革命精神的赞美。
⑤ 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运用拟人、反问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敌人堵截的画面,说明红军处境艰难(板书:处境难),但从语言中也感受到红军对敌人的蔑视和自身战斗力的自信。
⑥ 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运用比喻的修辞,“银子似的泉水”生动地写出泉水的透彻清亮,也表现出红军战士们成功翻越老山界后的喜悦心情。
提示:同学们品味词句的水平可谓“出神入化”,希望你们日后赏析语言时注意赏析角度(修辞手法、人物描写、炼字方面等)。
总结:这些含义深刻、描写细腻的词句,不仅生动地写出红军战士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的种种困难,也使我们切实体会到战士们在成功翻越老山界后的喜悦之感。对于这一成功,当地百姓无不惊讶,都说红军是神兵天降。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我们也不禁为中央红军身上体现出的精神而敬佩、自豪。
(板书:不畏艰难、顽强抗争、乐观向上)
同学们,当年红军翻越的老山界现在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关部门正在举行“追寻红色奇迹,传承长征精神”系列活动,请同学们为该活动拟定一条宣传语。总结:同学们的宣传标语写得很到位,直击人心,但在写标语时也要注意词语的词性和结构。五、开拓思维悟“山界”同学们,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不适合存在于 21世纪”,请谈谈你的观点。
(明确:不正确。理由陈述要充分合理,由学生自由发挥。)
师:同学们,汶川大地震和河南洪涝灾害时国家的奋力救援;新冠疫情时国人的坚持不懈;北京冬奥会时运动员们的顽强拼搏,都是新时代长征精神的体现。(擦掉四个困难,板书: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不仅是中国精神,更是国际精神!(PPT出示图片,配合背景音乐)六、融会贯通回“山界”
同学们,中央红军在最困难的时候,凭借自身的意志和团体的力量,翻越了五岭中第一座难走的山。同学们也凭借自己在本节课中积极主动的表现,翻越了《老山界》这座大山。请优胜小组代表起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在这节课中努力克服知识难关的决心和积极主动勇于展现的态度。
同学们,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会有一座“老山界”,都会有苦难挫折,但老师相信,作为新时代的你们,定会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经过与同学们的共同学习研究,相信今天我一定能写出一篇令人震撼的新闻稿,感谢小战士们!
【作业设计】
“携书如历三千世,无书唯度一平生”,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杨得志《大渡河畔英雄多》、杨成武《越过夹金山,意外会亲人》等作品,进一步加深对这段伟大历史的认识。
6老山界(一课时)【基础性作业】(必做)
1.文学常识填空。《老山界》选自《》,作者,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家。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呜咽 ( ) 澎湃( ) 蜷( ) 欺侮( )
点 zhuì( ) hān ( )然 jǔ jué( )( ) 惊 huáng(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在旧社会,沉重的苛捐杂税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
B.同学们劳动了一天,天一黑就都酣然入梦了。
C.他经常做一些让人不可捉摸的事情。
D.他因父母离异,辍学流浪,以偷窃为生,成了行内当之无愧的“神偷手”。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是写“我们”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关系不大。
B.《老山界》按时间顺序真实、生动地记报了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C.我们决走要爬一座二十里高的瑶山,地圈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文章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说明山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呗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这句话既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背景,也含蓄地表明国民党军队里的一些官兵不愿意内战、希望抗日的心愿。
1.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 陆定一 革命家
2.yè pàiquán wǔ缀 酣 咀嚼 惶
3. D【解析】当之无愧的意思是完全当得起,没有惭愧和不足的地方。指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褒义词,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A【解析】A.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说明红军战士翻山时得到了瑶民的帮助,说和“翻越老山界”关系不大的观点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