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7 22:5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月夜忆舍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准确理解诗意。
2.品味诗歌意境,理解杜甫的忧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过程
导入
梁启超这样评价杜甫:“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是极丰富,极真实,极深刻的。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所以我叫他做情圣。”今天我们跟随“情圣”杜甫,一起走进《月夜忆舍弟》,体会诗中丰富真实而又深刻的情感。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诵读
1.吟诵,是学习诗词的最佳途径。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诵这首古诗。(指导朗读)
(1)读准字音。(注意读音:舍,shè;戍,shù;长,cháng)(2)注意朗读的速度、语调、停顿。
2.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老师要和大家合作。你们读每句诗的前两个字,我来读后三个字。味道出来了,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每句诗的前两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五言律诗的朗读节奏一般可划分为二三。味道更浓了。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注意保持刚才的节奏。
二、揣摩内容
1.读懂诗歌首先从题目入手,来,我们齐读一下:“月夜忆舍弟”。你读到了什么?月夜思念弟弟2.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月夜呢?(下面是师生之间对话交流)
(1)萧瑟、凄凉。师追问:你从哪里读出来的?师再追问: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个画面?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鼓声响,行人断绝,秋风萧瑟,雁飞留声,更显寂静。读一读,读出萧瑟凄凉之感。
(2)除了萧瑟凄凉,还是一个什么样的月夜呢?
月光明亮皎洁,悲凉的夜晚。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自露时节,天气入秋,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面对如此悲凉的景色,心中不禁遐想此时故乡月明。读一读,读出悲凉之感。
(3)还有不同的意见吗?孤独的月夜。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有弟却分散各处,生死不知,就算能回乡,却也无家可归,孤独寂寞。所以,我们要用稍微低沉的语调来读。
3.这样一个月夜,杜甫人在哪里呢?边塞,你怎么知道的呢?戍,边。边,就是边关。是秦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甘肃。我们对这样地方熟悉吗?古时候,它叫阳关,叫玉门关。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首诗,《渭城曲》《凉州词》《从军行》你说说这是怎样的玉门关?荒无人烟,非常偏僻。什么叫做戍鼓?是指边防驻军瞭望楼上的鼓,用来报时或告警。(过渡语)是的,这里很荒凉,有的是黄沙,大风,还有战争。
4.杜甫身在荒凉的边塞,他的心又在何处呢?心在故乡。追问:你从哪里读出来的?齐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一个千古名句,流传至今,很多人不一定知道这首诗,却一定知道这两句。
(1)按我们的平常表述的习惯,应该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作者这样调换语序有什么好处?强调。
(2)为什么强调露?说说你的想法。过了立秋,已经到了白露节气。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凉的是天气,凉的更是诗人的心。
(3)小组合作:同学有没有产生疑问,为什么月是故乡明?张九龄也写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也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明是普天之下共有一轮明月,本无差别,杜甫为什么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你是如何理解的?因为思念故乡,作者把情寄托在了明月之上,这种写法叫做移情于物。杜甫真不愧是情圣。
(4)齐读这句诗,深情一点,读出杜甫的思乡之情。
5.杜甫的心在故乡,还在在弟弟那里。一起读: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1)你怎样理解“有”和“无”?诗人先是说自己“有弟”,然后接着说自己和兄弟全都分散了,先扬后抑。说自己有兄弟,给寂寞的自己以安慰,但是接下来说兄弟都离散了,前后就形成了对比,更显得痛苦。后来加上没有家询问生死,更是增加了苍凉之情。
(2)带着这种情感再来读读这两句。(过渡语)情感就在这十个字之间跌宕起伏,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三、体会情感
(一)既然思念弟弟,为什么不与弟弟住在一处?因为战争。
1.出示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一时山东河南陷入战乱,安史之乱使得杜甫不得不举家来到秦州,从此和弟弟们失散。
2.那可以写信嘛!寄不到。追问:你从哪句看出来的?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出示背景:杜甫后来托人打听到弟弟们的消息,知道有的在山东,有的流落到河南。(过渡语)这一消息令人振奋,毕竟还活着。可是山东和甘肃距离近千里,路途遥远,本来就音信不便,更何况战火连天的现在。一声叹息,万般愁绪涌上心头。
4.让我们一齐带着忧虑与担心读最后一句。
(二)情至于此,我想问一句:诗人担忧的仅仅是他的弟弟们吗?还有谁?天下的百姓,安史之乱中流离失所的人,破碎的国家,忧国忧民。
(过渡语)思乡,回不去;念弟,分散,寄信收不到。万般惆怅与思念,唯有借诗句表达出来,而且由自身上升到对家国的忧虑,杜甫表情达意真是无人能及!
1、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诗境。
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杜甫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请仔细听老师朗读,认真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
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听到了……
依据学生回答,师相机总结:你们看到了杜甫或彷徨在戍鼓楼下,或追寻在边秋的古道上;听到了鼓声、雁声;甚至有同学看到了杜甫深夜思念弟弟辗转于床上,看到了杜甫寒夜批衣望月……此刻,在杜甫的心中有的只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课件出示,学生引读。)
2、还原故乡明月情景,进一步把握诗人思弟之心。
本来夜夜一样洁白的霜露,为何今夜偏偏显得格外苍白?本来到处一样的月亮,为何今夜偏偏只有故乡的月亮最明亮?
(引导学生想象在杜甫记忆中的故乡,那轮明月之下会出现什么画面,音乐起,学生书写片断。)
学生汇报交流
3、打破月满人圆的画面,再次走进诗人月夜思弟的情境。
学生再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中,走进诗人那颗兄弟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卜的忧愁、思念之心。
四、拓展延伸
诗圣的忧国情怀何止这一首《月夜忆舍弟》,他的诗歌被人称作“诗史”,记录着唐朝从强盛转为衰败的过程。请看下面两首。
齐读:1.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说说你对杜甫忧国情怀的理解。学生抓住诗句谈谈如何体现忧国忧民。
五、小结
郭沫若这样评价杜甫: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这样一个连为自己担忧都来不及的时代,杜甫的心中却永远装着国家和百姓,他是当之无愧的诗圣和情圣。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钦佩,齐诵这首诗
评测练习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2.结合全诗,请指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设置非常明确:有感情地朗读,准确理解诗意;品味诗歌意境,理解杜甫的忧国情怀。在课堂中,我从“情圣杜甫”导入,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让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去描述画面,理解诗文内容,通过品味诗歌意境,结合背景材料,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进而让学生明白:杜甫是当之无愧的“诗圣”和“情圣”!我始终把学生定位在课堂主体的地位,对学生采取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集体合作、共同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课堂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的思维火花互相碰撞,最终形成正确的看法和观点,培养了学生研究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好习惯。不足之处是学生诵读个人展示较少,以集体诵读为主,以后在教学中要改进,对学生的诵可以读进行单独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