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2节 内能
第十三章 内能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玩具回力汽车运动,其动能是从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而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动能从何而来?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学习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
3.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学会区分温度、热量、内能;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
认知与了解
导入新课
内能
一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那么处于热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呢?
弹簧弹性形变时具有势能,那么分子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呢?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内能
归纳与小结
单位:
焦耳
符号:
J
讲授新课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观察与思考
炽热的铁水有内能吗?
北极的冰山也有内能吗?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讲授新课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这个物体的内能增大
分子动能越大
温度越高
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
亮
谁的内能大
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观察与思考
讲授新课
如果把烧热的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会凉下来,而冷水会变热,这是为什么?
物体内能的改变
二
观察与思考
高温物体的热量
低温物体
传递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讲授新课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称为热量。
什么叫热量?
单位:
焦耳,简称焦。
符号:
J
通常用字母Q表示。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你有过这些体验吗?这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些类似?
观察与思考
讲授新课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实验与探究
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导致硝化棉燃烧。
讲授新课
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
实验与探究
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表明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了,铁丝的内能增大了,铁丝的内能增大是由于人对铁丝做了功。
小结:做功可改变内能。
讲授新课
发高烧的病人常用湿毛巾冷敷,冷敷时,热从 传给 。
毛巾
人体
人体和毛巾的内能有改变吗?
有,人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毛巾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多。
观察与思考
讲授新课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
太阳能热水器
凸透镜点燃木柴
炉子烧水
观察与思考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转移到
高温部分的内能
低温部分
(同一物体之间)
高温物体的内能
低温物体
(不同物体之间)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做功和热传递。
讲授新课
1. 热量是过程量;温度、内能是状态量
2.单位区别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内能增加或减少,但温度不一定改变。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3.表述区别
温度只能说“是、降低、升高”
热量只能说“吸收、放出”
内能只能说“有、具有、改变”
温度、热量、内能的联系
讲授新课
一、内能
三、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
2.做功
二、热量
课堂小结
1.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C
随堂训练
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可从0℃的水中吸热
B.100℃水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大
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
D
随堂训练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B.物体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C.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D.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
随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