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程标准
了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来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概况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亚历山大远征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概况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统治方式
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这力量一方面将整饬腐败堕落的希腊化世界,使它那散漫放荡的作风就范于一种铁的纪律和不可伸缩的法律;另一方面将消除希腊文化中刚刚出现的分裂和二元对立状况,以一种片面性的单纯来取代希腊的和谐之美。”材料中“这力量”来自( )
A.马其顿 B.古罗马
C.意大利 D.德意志
【答案】B
【解析】B 据材料“使它那散漫放荡的作风就范于一种铁的纪律和不可伸缩的法律”可知,有着强大的法律基础的国家才拥有这种力量,而古罗马拥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故B项正确。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①在埃及,亚历山大自称法老之子。
②在波斯,亚历山大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
③亚历山大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方式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天文学、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亚历山大远征( )
A.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是一次正义性战争
【答案】C
【解析】C 据材料“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天文学、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可知,亚历山大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C项正确;A、D两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材料未涉及欧洲经济发展情况,排除B项。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只有希腊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随着远征,他却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想法,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这表明( )
A.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
B.马其顿顺利征服了波斯帝国
C.亚历山大处事优柔寡断
D.远征改变了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
【答案】D
【解析】D 根据材料“他却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想法,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可知,亚历山大在远征在过程中想法发生变化,即远征改变了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故排除。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概况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影响
破坏性
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被征服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
统治方式
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亚历山大远征的破坏性影响
①反抗马其顿统治的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卖为奴。
②腓尼基名城推罗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居民几乎都被屠杀,妇女和儿童被卖为奴隶。
③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空,城市被付之一炬,波斯历代国王的宫殿被烧成焦上。
④在中亚,大量当地居民或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到亚历山大建立的城中。
波斯波利斯是波斯王国的首都。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私人房屋上都装饰着长久积累起来的各种各样的宝物。亚历山大把它向马其顿人描绘成最令人痛恨的亚洲城市。除宫殿外,他放手让自己的士兵进行劫掠。马其顿人冲入城中杀死遇到的所有男人,抢劫居民……在这里,大量的黄金和白银遭到掠夺,绣有鲜艳紫色和饰有黄金的华丽服装,现在成了胜利者的战利品。享誉整个文明世界的宏伟宫殿遭到凌辱,甚至完全被毁。
——Diodorus Siculus. Library of History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亚历山大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今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建立的世界名城,城内商业繁荣,学术氛围浓厚。由此可见( )
A.亚历山大远征给埃及人民带来的只有巨大的灾难与痛苦
B.战争和征服客观上也可以成为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C.亚历山大里亚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
D.经济发展促使战争出现,战争同时也推动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B 据材料“希腊化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世界名城,城内商业繁荣,学术氛围浓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传播与交流,故B正确;A、C材料没有体现,故均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概况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影响
破坏性
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被征服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
统治方式
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积极性
打破了民族界限,为东西方各民族间的语言沟通、风俗习惯的相互适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
含义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空间)
“希腊化时代”: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时间)
亚历山大确实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仿效希腊”。描绘这一时代的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就是,它是把希腊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东方非希腊世界的一个时代。
——[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著
董仲瑜等译《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上》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希腊化时代是指从公元前4世纪晚期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埃及为止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段时期内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特点。与“希腊化时代”有密切关系的是( )
A.亚历山大远征 B.古希腊人对外移民
C.罗马帝国分裂 D.波斯帝国的建立
【答案】A
【解析】A 亚历山大远征,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他推广希腊文化,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大多在政治、文化、风俗上或多或少地受到古希腊文明影响,古希腊文化与当地原有文化交流融合,这一时期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
含义
表现
政治
①殖民者垄断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者。他们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
②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
文化
①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帕加马
②文化成就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成就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陈乐民在《欧洲文明扩张史》中写道:“罗马人对希腊人的征服,开启了希腊精神征服地中海的时代。罗马人在对地中海的统治中融合进了希腊文明的精神,把希腊精神转换成了罗马的政治统治形式,形成了罗马法的原则。”这表明( )
A.罗马文明中渗透了希腊文明的特质
B.希腊文明有明显的侵略特征
C.民主政治推广到罗马帝国全境
D.罗马法逐渐演变为万民法
【答案】A
【解析】A 据材料“罗马人在对地中海的统治中融合进了希腊文明的精神,把希腊精神转换成了罗马的政治统治形式”可知,罗马文明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含有希腊文明的特质,A项正确。希腊文明影响力大,但不能就此认为其具有侵略特征,排除B项;罗马帝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文明与希腊文明的关系,没有涉及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排除D项。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
含义
表现
政治
①殖民者垄断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者。他们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
②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
文化
①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帕加马
②文化成就
③其他地区: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希腊化世界的西亚、北非文化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希腊化世界的西亚、北非文化
希腊人和马其顿人是托勒密埃及的统治者。与此相反,埃及人是被统治者,是与希腊人和马其顿人不同的异族,所以这位希腊人试图利用自己的希腊人身份,从国王那里获得有利的判决。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
含义
表现
政治
①殖民者垄断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者。他们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
②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
文化
①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帕加马
②文化成就
③其他地区: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1.文化交往从以往的单向性发展为双向性
2.文化融合是军事征服的结果
3.文化中心逐渐东移
4.文化交往的趋势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纯粹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
从总体上看,“希腊化时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西征过程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蒙古西征—蒙古汗国的建立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13世纪初,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建立了蒙古汗国,之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结合地图和史实,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第一次西征征服了今天的俄罗斯、乌克兰地区
B.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C.西征后蒙古汗国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性帝国
D.西征后蒙古占领地区没有建立完全的中央集权统治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答案】A
【解析】A 第一次西征征服的是花剌子模,大致位于今天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境内,故A错误,符合题意。三次西征后蒙古汗国发展为横跨亚欧大陆的世界性帝国,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故B、C正确,不符合题意。忽必烈时期蒙古在西方的统治权已经脱离元朝控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蒙古西征
时间 人物 概况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219—1225
灭掉花刺子模,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1235—1242
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大汗国。
1252—1260
成吉思汗
拔都
旭烈兀
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蒙古西征,此次西征远抵里海与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为日后第二次及第三次的西征定下良好基础。
成吉思汗孙子拔都再次率领西征,远至钦察、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并且建立了第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钦察汗国。
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远至叙利亚、埃及、伊拉克等国家或地区,并在波斯地区建立了又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伊利汗国。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被人称为世界"征服者"。
蒙古帝国的对外入侵一度被欧洲地区称为“黄祸”,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鼎盛时达匈牙利),南至南海。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为20世纪时苏联的1.5倍,现今俄罗斯的1.9倍,含盖了当时疆域内1亿的人口。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当蒙古部落之间的征战结束后,蒙古帝国的对外征服便开始了。这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草原游牧生活是经济活动中最专业化和单一化的形式之一。(他们)很少能自给自足……游牧民与定居者的跨越军事边界的商业交往经常受到南面农业帝国的限制……而惟利是图的商人与游牧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因为这种共同利益 ,在对外征服中他们将协调行动,给定居文明以致命的打击。”以下对这种深刻的经济根源带来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拥有强大的军事优势
B.采取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C.发动对保守农业帝国的征服
D.对科技文化的交流给予包容的态度
【答案】B
【解析】B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蒙古以草原畜牧业为经济基础,不能自给自足,又加之需要长期维持强大军事实力应对其他部族侵略和对农耕地区进行掠夺,以获得必需物资,故A、C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草原游牧生活的专业化和单一化特点,使生产生活资料无法自给自足,因此蒙古鼓励商业发展并对科技文化交流持包容态度,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符合题意。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西征过程
西征影响
版图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元帝国的四大汗国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西征过程
西征影响
版图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经济
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在蒙古帝国的扩张中,多个城池被夷为平地。在西亚,自巴比伦时期建立的农田灌溉系统被彻底破坏,大量良田成为荒芜。在中国,繁华的宋朝被消灭,经济、文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在花剌子模旧都玉龙赤杰、巴格达、佩斯等许多城市,蒙古军队屠城,大量杀死当地百姓,有的城市甚至被多次屠城,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生产力。
蒙古西征对经济的破坏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为首的蒙古封建主,在差不多七十年的时间里,血洗了亚欧国家。前所未有的灾难落到了被征服国家人民群众的身上。征服,破坏了他们的城市,践踏了他们的田野,消灭了他们的生产力和文化。
——摘编自苏联1957年出版的《苏联域外的东方中世纪史》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成吉思汗的大将)哲别和速不台的侵入波斯、高加索和罗斯“不过是一次长途奔袭。他们去后,这些地方的人民可能以为是做了一场噩梦,而蒙古人留在这些城市里面下来的冒烟的瓦砾场以及堆积如山的尸体证实他们经过这里是可怖的事实。”材料说明蒙古西征 ( )
A.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B.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
C.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
D.推动欧洲城市发展
【答案】C
【解析】C 蒙古西征本身是对这些国家的武装入侵,大肆屠杀当地居民,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故A、B错误,C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发展问题,故D错误。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西征过程
西征影响
版图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经济
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文化交流
欧洲传教士、马可·波罗、列班·扫马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1)欧洲传教士: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和蒙古进行交涉,他们撰写的出使报告流传至今。
(2)旅行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于1275年来华,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3)畏兀儿人班列·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
蒙古西征推动东西方交流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摘编自《马可·波罗游记》
元代欧亚交往频繁,促进了文化交流。中国的印刷术和火药武器在这一时期传到了欧洲。中国的医学成就也传向西方。医学家王叔和的《脉经》被译成波斯文,取名《伊利汗的中国科学宝藏》。
——摘编自杨共乐主编《历史长河中的人类社会》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苏联学者巴托尔德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该学者认为蒙古帝国建立的意义在于( )
A.统一了远东和近东各国
B.促进了不同地区的交流和发展
C.维护帝国的专制统治
D.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
【答案】B
【解析】B 巴托尔德意在强调蒙古帝国建立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故B正确。A、D是帝国建立的直接表现,不是意义,故均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蒙古征服显然是人类全部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西征在传播并扩大人们的思想,以及激发他们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一段时间内,整个亚洲与西欧可以自由交往,条条道路都开通了 ,每个国家的代表都出现于哈剌和林宫廷中。……罗马教皇、印度佛教僧侣、波斯、意大利、拜占庭和亚美尼亚的商贾,还有阿拉伯官吏,以及波斯、印度的天文学者和数学家都纷至沓来,云集于蒙古朝廷。”蒙古征服引人注目的原因是( )
①促进了被征服地区思想观念的更新
②促进了不同地区商贸交往
③鼓励宗教和学者传播知识
④推动东西方科学技术的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答案】D
【解析】D 据材料“西征在传播并扩大人们的思想,以及激发他们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可知①正确。据材料“罗马教皇、印度佛教僧侣、波斯、意大利、拜占庭和亚美尼亚的商贾,还有阿拉伯官吏,以及波斯、印度的天文学者和数学家都纷至沓来,云集于蒙古朝廷”可知,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西征过程
西征影响
版图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经济
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文化交流
欧洲传教士、马可·波罗、列班·扫马
民族迁徙
东向西
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与当地居民融合
西向东
“色目人”,融入汉族和蒙古族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元朝的四等人制度
蒙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他们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四等人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色目人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
——《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对中亚和西亚:
①伊斯兰文明受 到战争的沉重打击,不过后来逐渐恢复
②一批蒙古人(主要是军队)移居至此,致使该地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但他们的后裔逐渐被当地当地的文化和民族所同化
对中国:
①大批中亚、西亚移民来华,成为“色目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灭亡后,这些移民的后裔大部分与汉人融合。
②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元朝灭亡后,基督教的影响基本消失,但伊斯兰教的影响得到部分延续。
③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对西方的了解有明显进步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蒙古西征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
推动四大发明在西方的进一步传播及应用,其中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更被马克思誉为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对文艺复兴
蒙古帝国侵入西方时,整个欧洲正处在中古时期,封建神学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使人们的思想受到了禁锢,而蒙古人的西征打破了这一局面。在蒙古人对封建制度的打击和对欧洲传统观念的摧毁之下,欧洲人对以前深信不疑的神学所宣传的观点产生了质疑。
对新航路开辟
蒙古西征给欧洲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对东方的好奇从未停止过,《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神奇渲染更是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遐想,召唤着探险家不顾一切艰难险阻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蒙古西征:三次西征
东西方交流
欧洲传教士来华、列班·扫马访欧
民族迁徙
希腊文化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
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文学、科学等领域的发展
都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
课程回顾
课程导入
新知讲解
新知练习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