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7 22:0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导入新课
1.大家还会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吗?
2.我们国家是什么时候确立社会主
义制度的呢?又是如何确立的?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1953——1956)
名词解释:三大改造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课程标准:
1.了解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原因、
方式、结果)
2.理解中国在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实质、
意义)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1953—1956)
1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2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知识补充: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一化:工业化(“一五计划”)
三改:三大改造
从国内外形势解读实行三大改造的必然性:
材料一:
世界两大阵营呈现对峙局面
美国
苏联
材料三:
1949年夏,毛泽东主席提出了新中国外交的三大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
材料二:
1936年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新宪法。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
材料四:五四宪法建构起人民民主政治体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方式
确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①苏联模式的影响
②帝国主义的威胁、外交上一边倒的立场
③政党初心 历史选择 国情 法律依据
背景:
①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③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
材料一:当时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
约1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人均耕畜0.01头。
材料二:土改后,部分农民天灾人祸或无力耕种等原因开始出卖自己的土地。如到
1952年山西省就有718公顷的土地被卖掉。其次,不愿意卖掉土地而又无钱
耕种的农民开始向中农和富农借高利贷。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化
土地改革后,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1.原因:
2.时间:
1953—1956年
3.形式: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4.目的: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5.一个原则:
自愿互利。
7.三个阶段:
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6.两种方法:
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8.结果:
类别 农业互助组 开端 初级农业合作社 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 高级农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化迅猛发展时期
时间 1949.10-1953年 1954-1955年上半年 1955下半年-1956年底
原则
特点
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
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
生产资料私有,几户
共同劳动,互相帮助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
特征: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
社会主义萌芽
半社会主义性质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8.结果:
①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②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化
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农民结队报名入社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类别 农业互助组 开端 初级农业合作社 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 高级农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化迅猛发展时期
时间 1949.10-1953年 1954-1955年上半年 1955下半年-1956年底
原则
特点
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
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
生产资料私有,几户
共同劳动,互相帮助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
特征: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
社会主义萌芽
半社会主义性质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8.结果:
①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②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化
9.结果:
土地私有制转变成土地公有制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背景:
2.方式:
3.结果:
参加手工业合作社人数 占手工业者总数
603.9万人 91.7%
1956年底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手工业者
踊跃报名入社
材料:建国初,没收官僚资本和外国在华资本转变为国营经济(公有),农业和手工业属于个体经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属于私营经济,都是非公有经济,占有相当比例。
据材料,说说过渡时期共有多少种经济成分?后来是怎么处理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的?
材料:官僚资本和外国在华资本转被没收,但是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被没收有失公允,但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
怎么办呢?
材料2: 上海解放初期,一部分投机商在市场上兴风作浪,牟取暴利。其利用群众对纸币不信任的心理和人民币立足未稳的机会,掀起了一场银元大战,引起市场的物价波动。从5月27日- 6月9日的12天里,银元价格上涨两倍,致使物价上涨247%。这场“银元之战”及其后的“粮棉之战”,都极大地扰乱了上海的经济秩序。
据材料,说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背景?
材料3:据统计,1952年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1%,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53.5%。工农业产品产量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
②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③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国营经济力量得到增强
材料1: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荣氏企业面临困难,资金紧张,原料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实现新的复苏。
①资本主义工商业曾一度受到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
3.开始时间:
2.目的:
4.方式:
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954年
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5.政策:
赎买政策(创举)
1.背景:
①②③
二、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公私合营
6.结果:
2.怎样实行“公私合营”?
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 “私”指什么?
公:国家。私: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占据20.5%,国家34.5%,工人福利15%,公积金30%。
公私合营后: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人股份额,发给股息5%,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难点解析
二、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我们来算一笔账
1.苏俄在十月革命后经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没收了资本家的企业。那么资本家的财产剩下多少
2.依据国家政策,已知一位资本家的企业公私合营时核定资产2000万元,国家十年内每年发给股息,年息为5%,求这位资本家每年可得多少股息 十年共得多少股息
0
100万;1000万
6.结果: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企业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二、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造,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陈云在一届人大上的发言
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接受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知识拓展
3.开始时间:
2.目的:
4.方式:
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954年
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5.政策:
赎买政策(创举)
1.背景:
①②③
二、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公私合营
6.结果: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
个体农业和手工业
私营工商业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9% 7.3% 0 7.1%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三)三大改造的完成
1.结果:
行业 改造前 改造方式 改造后
农业 个体农民(私有) 农业合作社 集体所有制(公有)
手工业 个体手工业者(私有) 手工业合作社 集体所有制(公有)
资本主义 工商业 私营工商业者(私有) 公私合营 和平赎买 国家所有制(公有)
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
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②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三.三大改造的意义:
四.问题/局限性
局限性: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材料一:
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胡修道
三大改造的局限性
史料二
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快,强迫农民入社,以至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破坏农具的现象。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时,由于强调集中统一,盲目合并过多,个体经营被绝对禁止,使一些工厂企业失去了原来的生产经营特点,阻碍了商品流通,这些都不利于生产的发展,给社会经济造成了许多问题。
-以上史料均出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变化
第一次 变化 第二次 变化 第三次 变化
标志性事件
性质变化
知识拓展
1840年鸦片战争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改造内容 改造的方式 历史意义 缺点
农业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
工商业
手工业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①实质: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课堂小结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 )
A.合作社 B.公私合营
C.赎买政策 D.合资制度
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D
随堂检测
3.关于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
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随着三大改造任务的完成,农民已经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资产阶级已经处在消灭的过程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新中国的美好前景正在拉开画面!
(1)材料中“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行业?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在何时? 对中国历史进程有什么影响?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
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