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42 分)
1. 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古代发明或技术中, 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黑火药爆炸 B. 湿法炼铜 C. 高粱酿酒 D. 指南针指引航海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能导电, 可用作导线 B.千冰易升华吸热, 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能燃烧, 用作燃料 D.金刚石硬度大, 用于切割玻璃
3.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在皮蛋上浇醋调味 B. 灯泡照明
C. 面包发霉 D. 菜刀生锈
4. 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 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气体, 就这一过程而言, 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建立假设 B. 收集证据 C. 设计实验 D. 做出结论
5. 日常生活中, 下列区分各物质的方法中, 错误的是 ( )
A.食盐和蔗糖——尝味道 B.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C.蒸馏水和矿泉水——看颜色 D.铁片和铜片——看颜色
6.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若出现试管破裂的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内的液体超过 D.试管触及灯芯了
7. 以下是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 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吴明用 10 mL 的量筒量取 6.2 mL 的食盐水
B. 由于未说明用量, 王倩取了 1~2mL 氯化钠溶液做实验
C. 朱林用 100 mL 的量筒量取了 88.88 mL 的石灰水
D. 张哲用托盘天平称取了 16.5g 硫酸铜晶体
8.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 发现试管破裂, 可能的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⑤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 ⑥没有进行预热, 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的液体。
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⑥ C. ②④ D. ③④⑤
9. 下列是常见仪器在实验室的对话, 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试管: “同学们不爱惜我, 我被摔碎了。 ”
B. 铁架台: “好难受啊! 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
C. 烧杯: “热死了, 我装的冰块不见了。 ”
D. 漏斗: “滤液好浑浊呀! 我嘴里的滤纸破了。 ”
10. 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
①量筒 ②试管 ③燃烧匙 ④集气瓶 ⑤烧杯 ⑥烧瓶
A. ⑤⑥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11. 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 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 1 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 实验 2 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 实验 3 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变黑 D. 实验 4 烧杯的内壁有水雾生成
12. 某同学做实验需 10 克药品, 现用托盘天平称量, 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转, 则应该( )
A. 增加砝码 B. 减少砝码 C. 增加药品 D. 减少药品
13. “绿色化学”是 21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 B. 研究、 开发、 利用新能源
C. 将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流 D. 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
14. 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 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不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收集呼出气体样品(不考虑其中的水蒸气) 用吸管向倒扣在水槽中盛满水的集气瓶中缓缓吹气
B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
体中氧气的含量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
气体样品中
C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
体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 向呼出气体样品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D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
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取两片干燥的玻璃片, 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共 33 分)
15. (12 分)下列描述中_____是物理变化, _____是化学变化, _____是物理性质, _____是化学性质, 用途的是_____(填序号)
A.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B.酒精燃烧; C.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将纸片撕碎 E.氦气可用于飞艇
16. (8 分)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 写出图 A 中仪器 a 的名称: ________ , 试管中放棉花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该图中操作有误的是________
(3) B图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现象) ,
说明气密性良好.
17. (4 分) 使用酒精灯时有些安全问题值得注意, 我能提出一些问题,
如: (1) 能否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2) 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 。
18. (9 分)指出右下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1) _______ 。
(2) _______ 。
(3) _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共 25 分)
19.(12 分)如图是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夹持镁带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伴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其中能说明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并在相应物质后面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13 分) 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
(1)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蜡块会漂浮,这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_____。
(2) 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 分别是_____、 _____、_____。 将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 , 约 1 秒后移开,可以看到火柴梗与_____(填字母) 层火焰相接触的部分最先碳化。 这说明该火焰层的温度最高。 所以在加热时,应使用火焰的_____进行加热。
(3) 取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片刻后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_____,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观察到_____。 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
(4) 熄灭蜡烛时可观察到有_____产生, 立即用火柴将其点燃, 可观察到_____。
(5) 请你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写出蜡烛在空气中燃耗这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