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七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 20 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有哪些杰出的成就呢?
知识回顾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
317
420
220—589(共370年)
220
589
280
439
魏
蜀
吴
东晋
十六国——前秦——大分裂
西魏
北齐
东魏
北周
北魏
宋 —— 齐 —— 梁 —— 陈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东汉
隋朝
西晋
一、农学成就——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类型
作者
北朝贾思勰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内容
①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②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③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④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意义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材料研读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贾思勰认识到,气候有一年四季
的变化,土壤有温、寒、燥、湿、肥、
瘠之分,农作物的生活和生长既有其自身的规律,又因时因地而各有所异,要获得农业生产的好收成,就必须了解农作物的生活规律和所需的生活条件,顺应其生长的要求。
《齐民要术》书影
贾思勰故里山东寿光有关《齐民要术》的现代浮雕
二、数学的发展
1、《九章算术》:
成书
东汉时期
内容
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
意义
《九章算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对中国和东方数学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九章算术》书影
《九章算术》趣题实例——“河上荡杯”
原文:今有妇人河上荡杯,津吏问曰:杯何以多?妇人曰:家有客。津吏曰:客几何?妇人曰:二人共饭,三人共羹,四人共肉,凡用杯六十五,不知客几何?
知识拓展
解析:设客人是X人,可用各种碗的个数合起来等于碗的总数的关系
列方程解答。
方程:X/2+X/3+X/4=65;
解得:X=60;所以她家一共来了60位客人。
时间:三国时期(魏国)
成就: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
2、魏晋南北朝数学的发展
(1)数学家刘薇
周长:c
直径:d
圆周率:
≈
3.14
注: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2)数学家祖冲之
①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②他与其子合著数学名著——《缀术》在唐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唐代数学考试多从中出题。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学校的课本。
③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
④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生平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
成就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这部书在唐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唐代数学考试多从中出题。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学校的课本。
祖冲之像
祖冲之完成海量的计算,借助了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算筹是长短、粗细一致的一堆棍,可用竹、木骨或金属等材料制成。算筹至迟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以纵横两种形式表示数字。人们约定,纵式表示个位、百位、万位……,横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如果遇到“0”,则空位不摆算筹。算筹的运算法则同珠算的运算法则基本一样。
相关史事
二、文化成就
1、书法的发展:
载体
造纸术的发明是书法和绘画最重要的载体
成就
①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
②曹魏时的书法名家锺繇(yáo)和胡昭擅长行、草、隶书
③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④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⑤东晋的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代表作《兰亭集序》。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
⑥北魏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唐太宗酷爱书法,尤其对王義之的作品喜爱有加。他曾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写评论,认为“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爱不释手,“置于座侧,朝夕观赏”。相传,他在临终前,要求太子将《兰亭集序》真本随同下葬,以便他在地下也能随时欣赏。今人所见到的《兰亭集序》都是摹本。
相关史事
钟繇楷书
《宣誓表》拓片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魏碑《比丘道匠造像题记》(拓片)
魏碑《张猛龙碑》(拓片)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
①人物画:东晋的顾恺之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②山水画:东晋时期,由于山水诗的增多,山水画开始形成。
特点
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
名家
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
作品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女史箴图》是顾恺之根据张华的《女史篇》画的一卷插图性画卷。此图原为清内府所藏,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八国联军入北京,为英军所掠。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全卷长348.2cm,高24.8cm,绢本设色,内容共分9段。
《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3、雕塑——南北朝时期的石窟
①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
②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
背景
典型
①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②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特点
龙门石窟
北魏《帝后礼佛图》(局部)
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为了摆脱现实苦难,人们纷纷信仰佛教。统治者也大力扶持,佛教盛行起来。各地大量修建寺庙,与佛教相关的艺术,得到广泛发展。但是,信仰佛教,人们的痛苦并未减轻,反而负担加重。因此,不断有人反对佛教,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朝思想家范缜。他撰写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他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相互结合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了,精神也会随之消失。
相关史事
小结: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科 技 文 化
农学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书法 锺繇和胡昭擅长行、草、隶书
数学 东汉时期成书,以计算为中心 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
三国魏国刘徽提出“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锺繇独创楷书书法
南朝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 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祖冲之数学名著《缀术》 绘画 东晋的顾恺之《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天文 历法 祖冲之创制《大明历》 雕塑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1.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
想一想:北方的农林品种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方?这反映出了什么?
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北方的农林品种;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
课后活动
2.中国在1986年发行了祖冲之纪念银币。
请你试着为这枚纪念币中的人物写一个简要的介绍。
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设计制造指南车,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 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郦道元和《水经注》
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
家、文学家。他曾在朝廷和地方任职,充分
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机会进行实地考察,足迹
遍及黄淮流域,也到过长江流域的一些地方。
究前人地理学著作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写
出了《水经注》一书。全书共40卷,30多万
字,记载了1 252条河流的源头、河道、支流,介绍了这些河流流经地区的水文、地形、气候、土壤、物产,以及历史古迹、风土人情等,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也是一部山水散文汇集,文字优美,对景物的描写如诗如画,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知识拓展
(2021·福建中考) 图4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 )
A.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B.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C.隋统一全国的背景
D.科举制的深远影响
链接中考
·士族衰落
·民族交融
·北强南弱
·渴望和平
·杨坚建国
图4
C
(2021·江苏连云港) 右图书法作品的原创者是(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颜真卿
D.欧阳询
链接中考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A
(2021·四川绵阳) 割圆术是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计算方法。用此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科学家是 ( )
A.刘 徽
B.宋应星
C.贾思勰
D.祖冲之
链接中考
D
(2021·甘肃兰州) 某中职学校在美化校园、设计古代文化名人长廊的时候,尚缺一座农学方面的人物塑像,应该选取哪一个人物原型比较合适 ( )
A.蔡 伦
B.贾思勰
C.祖冲之
D.宋应星
链接中考
B
(2021·湖南中考)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书法艺术成熟 B.北方民族交融
C.江南经济开发 D.南北政权对峙
链接中考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大同云岗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B
(2021·湖南中考) 如图是张华同学做的历史笔记,与该笔记内容相符的著作是 (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链接中考
作者:贾思勰
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
的生产技术。
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