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 (共32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 (共32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7 22:2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六单元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永定河上的怒吼——七七事变
二、紧急关头的决心——第二次国共合作
三、黄浦江边的血战——淞沪会战
四、紫金山下的悲歌——南京大屠杀
1931年,日本在沈阳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随后迅速占领了东北,并于1932年在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日本在占领华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策动了所谓的“华北自治运动”。1936年,日军在占领丰台后,又将目标锁向了卢沟桥。
思考:日军为什么进攻卢沟桥?
当时北平外围的形势——日军势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只有北平的西南面,尚为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防守。卢沟桥横跨永定河,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因此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
时 间
地 点
借 口
影 响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
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拒绝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既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负责守卫的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更是提出:“宁为站死鬼,不作亡国奴”的铮铮誓言。负责守卫卢沟桥的申仲明排,最后抡起大刀,冲入敌群,与敌人展开肉搏战,他们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履行着军人的职责。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沦陷。以喜峰口血战为背景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唱遍了全国。
材料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思考: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的对日政策如何?
材料二 蒋介石:“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南方八省红军
游击队
新四军
军 长:叶 挺
副 军 长:项 英
中国工农红军
主力
八路军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工农红军的改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从西安事变到国共两党合作宣言的发表,由两党领导全民族抗战成为抗日的核心力量,第二次国共合作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标志。从此,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都积极投入到这场波澜壮阔、史无前例的抗战洪流中。
日本第三舰队司令提出:“欲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和南京最为重要!”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讲述淞沪会战的过程。
时 间
背 景
战 役
结 果
影 响
时 间
背 景
战 役
结 果
影 响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
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宝山保卫战(姚子青)、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
上海
失陷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三、黄浦江边的血战——淞沪会战
英勇事迹
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姚子青(1909—1937)
同学们,学习完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淞沪会战,日军以优良的装备、纯熟的训练,充分利用各兵种在战场上的战斗力,给中国军队造成严重伤亡。装备低劣的中国军队同仇敌忾,与日军殊死相抗,激战3个月,虽然上海最终失陷,但是,它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在东京,街头庆祝的场景
在南京,尸横遍野,血迹斑斑
攻陷南京:
1937年12月13日
东京在狂欢,南京却在燃烧;东京在庆功,南京却沦为人间地狱。在总司令松井石根、团长谷寿夫等人的指挥下,日本对全城非武装的中国战俘及平民实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大规模屠杀。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的都城迁到了重庆。这是一段永远都不能忘却的历史,请搜集资料的同学为大家介绍日本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日军所犯的罪行
据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南京大屠杀中有30万以上中国居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致使南京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的确,我们要牢记历史,也要从历史中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作为中学生,我们了解这段历史后,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面向未来。为了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2014年2月27日,中共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遇难者的纪念上升到国家层面,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15年9月2日,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结合所学和当下所处时代,谈一谈你对英雄和先锋的理解。
对于英雄和先锋,那些在革命中为国家、为人民牺牲奉献的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那些冲到最前面的人民警察、消防战土,他们亦是英雄;在抗击新冠疫情中,那些勇敢站出来的医护人员,最美的逆行者,他们是了不起的英雄。除此之外,还有一群人,他们的身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默默坚守岗位、踏实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忘初心勤恳敬业,这就是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他们亦是英雄,正是有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才有了我们这个越来越强大的国家。希望同学们能在青春时代,踏实学习,不怕困难,用知识武装大脑,做未来的英雄。
课堂小结
我们铭记历史最好的方式,就是从不曾忘记。不曾忘记那段沉重的历史,它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清醒剂。也不曾忘记那些为捍卫民族,守护国家而流血牺牲的英雄先烈,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让我们一同致敬历史,同沐荣光。
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此后漫长的8年时间里,举国上下无论是何民族,是何立场,不论男女老少,不管身处何地,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最终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说明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援助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随堂练习
C
2.下面是东北大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 )
C
A.北伐战争 西安事变
B.伪满洲国成立 一·二八事变
C.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D.华北事变 八一三事变
1923年在沈阳成立
1938年迁往四川
1937年迁往开封
1931年迁往北平
①→
②→


3.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所描述战役的意义在于 ( )
A.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
4.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写道:“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D.国民党军队基本上扭转了战局
C
5.宣传画可以代表政府或某政府组织的态度。下列宣传画体现的政治态度是( )
A.踊跃参军,抗美援朝
B.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C.联合英美,坚持抗战
D.发动民众,支援北伐
B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永定河上的怒吼——七七事变
2.紧急关头的决心——第二次国共合作
4.紫金山下的悲歌——南京大屠杀
3.黄浦江边的血战——淞沪会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