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3重力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5道)
1、科学家曾实验把一个铁球从100多米的高塔上,自由下落,观察小球是否垂直下落,结果发现小球( )。
A.向东偏离
B.向西偏离
C.向北偏离
2、如图是一款利用电磁悬浮技术制作的没有"地轴"的地球仪,其原理是:将空心金属球放在通电的线圈上,电磁场在金属球表面产生涡流,涡流与磁场作用形成磁力,从而实现地球仪的悬空静止。当地球仪悬空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仪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B.地球仪此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C.地球仪受到磁力与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地球仪受到磁场的磁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3、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
A.一定吸引地球
B.不一定吸引地球
C.一定不吸引地球
D.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
4、关于天平的使用,错误的是( )
A.调好的天平称物体前不要移动位置
B.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C.称物体时,若天平不平衡,可以调平衡螺母
D.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添加小砝码
5、一个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 )
A.5N B.50N C.500N D.5000N
6、如图所示,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
C.D.
7、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是( )
8、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B.C.D.
9、如图12-77所示,物体在木板小车上,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对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只受重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
C.受重力和支持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摩擦力
10、航天员要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能训练,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举哑铃
B.在跑步机上跑步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引体向上
1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空中抛一只篮球,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上的重力的作用
B.汽车在下坡时,受到的重力方向垂直于坡面
C.地面附近的物体在没有其他物体支持的时候,会落向地面是受到重力的原因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12、对下列图象中的物理信息描述错误的是( )
A.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B.该物质可能是水
C.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D.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52.3℃)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
13、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
A.AOC区域上
B.BOC区域上
C.AOD区域上
D.BOD区域上
14、如图7-3-3所示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
图7-3-3
15、体育课中,被推出的铅球落地后沿水平地面向前滚动(上图),图中能正确表示铅球所受重力方向的是( )
二、填空题(共6道)
16、(1)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
(2)如图2所示,物体A重 N.
17、小华同学五一期间和妈妈一起去上海旅游并亲身体验了一次极限运动----过山车,当他乘坐过山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天旋地转",好像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当他乘坐的过山车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他自身受到的重力方向是 。
18、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质量为______kg,重为______N。(g=10N/kg)
19、已知地球表面积约为5.0×1014米2,则可估算出大气层空气的总重力约为_________牛。
20、一小球受到的重力为36N,它的质量是_______kg,当把它拿到月球上,它的质量是______kg.(g取10牛/千克)
21、一个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它的作用是提醒司机,所驾驶车辆的总质量不允许超过_______;当车辆对这座桥面的压力超过_________N时,就可能发生危险.
三、试验题(共5道)
22、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明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你_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_________.
(2)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_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次数 1 2 3 4
质量m/kg 0.1 0.2 0.3 0.4
重力G/N 1 ________ 3 4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______)
(4)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
(5)若干年后,小明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_______(选"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23、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右表: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比值为_________N/kg.
(3)分析表中试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物体1 0.5 4.9
物体2 1 9.9
物体3 2 19.4
24、一宇航员用托盘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研究物体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他得到如表一和表二所示的数据:
表一:在地球上
实验序号 质量(kg) 重力(N) 重力/质量/(N/kg)
1 0.2 1.96 9.8
2 0.3 2.94 9.8
3 0.4 3.92 9.8
表二:在月球上
实验序号 质量(kg) 重力(N) 重力/质量/(N/kg)
4 0.2 0.32 1.6
5 0.3 0.48 1.6
6 0.4 0.64 1.6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的倍数关系,可以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后(填写实验序号),可以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在月球上受到的大。
(3)结合表中的数据可知,一个质量为60kg的中学生,到月球上后,他的质量为________kg,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N。
25、天平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回到_______________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将所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如下图所测物的质量是 g。
26、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物理量物体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m/V/g cm﹣3
铁块1 79 10 7.9
铁块2 158 20 7.9
铁块3 237 30 7.9
铝块1 54 20 2.7
铝块2 108 40 2.7
铝块3 162 60 2.7
①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道)
1、A
2、B
3、A
4、C
5、C
6、D
7、B
8、D
9、C
10、C
11、C
12、D
13、C
14、A
15、C
二、填空题(共6道)
16、(1)3.30;(2)2.2.
17、过山车(或自己、驾驶员等) 竖直向下
18、90;150
19、
20、3.6;3.6
21、 20t、1.96×105
三、试验题(共5道)
22、(1)同意 物体,物体质量越大,越费力
(2)0— 5 0.2
(3)见解析
(4)正比
(5)不能
23、(1)天平和弹簧测力计;(2)9.8;(3)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4、(1)物体在同一位置上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2)1、4(或2、5或3、6);(3)60;96。
25、零刻线处 58.2
26、(1)①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②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2)①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恒定的(或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②7.9g/cm3 ③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这说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反映了物质的特性④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不行;收集一组数据找不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