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统编版五上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统编版五上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9 10:4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懂得用语句表达自己对物品的喜爱之情,学会珍惜身边的物品。
语言应用:把对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运用合适的写作技巧把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写作思路,罗列提纲。
审美创造:引导学生表达心爱的行动和方式,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能把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课时:一课时
一、聊天导入
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
二、拓展写作素材
1.让我们来看看课本中写到的心爱之物。读一读这段话?你找到了吗?
2.把心爱之物归归类。我们的心爱之物可以是?可以是?……
三、分享心爱的理由
1.为什么这是心爱之物呢?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由。我们还是借助这段话,找找这些事物成为心爱的理由吧。
2.交流表格。
3.总结一下“心爱”的原因。
物品本身很让人喜欢
物品是自己或亲人朋友制作的
物品陪伴时间很长
物品是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物品有纪念意义或者是生日礼物
四、填写准备单
五、梳理习作提纲
1.怎么写这次的习作呢?课本里给大家带来了习作提纲。读一读这一段话。
2.抓住样子、来历和喜爱的理由,这篇习作的框架就搭建好了。
3.来,我们来完成课中习作单:学习活动1。
4.这三个角度都要写吗?如果让你安排,什么重点写,什么略写呢?来,详写的在打上三颗五角星,略写的就打上一颗五角星。你为什么这样安排呢?说说你的理由。
六、字里行间体现“爱”
1.我的心爱之物,反复读题,心爱两字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本次习作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字里行间里要体现“爱”。这点做到了,读者的眼球也就被抓住了。我们可以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2.学习三个习作技巧
技巧一:加动词,要精选
(1)出示《珍珠鸟》片段
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冯骥才《珍珠鸟》
通过换词比较的方法,体会“抚一抚”这一动词的妙用,体会动作背后的情感。
(2)出示《小兵张嘎》片段
小嘎子趴在老钟叔膀扇子上,一边摇晃着,伸手把“枪”抢了过来。啊,削得多么精巧呀!小嘎子咂着小嘴儿,把木枪像眼珠子一样捧在手里,喜得脸都红了起来。
——徐光耀《小兵张嘎》
引导学生感受加点字“捧”流露出的情感,深入辨析不同的动词带来的不同效果。
(3)小结:不同的动词传递出不同的情感。我们要学会辨析它们细微的差别,精挑细选,用合适的动词表达自己的心爱之情。(板书:加动词,要精选)
技巧二:加结果,补想象
(1)出示《桂花雨》片段:
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琦君《桂花雨》
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不仅有动作,还写了动作之后的结果。
(2)出示例文片段
当指尖触碰到它的一刹那,一首首优美的曲子飞泻而出,悠扬的琴声渐渐弥漫了整个房间,时而像群马驰过草原,时而像溪水叮叮咚咚,时而像林间鸟语花香,让我陶醉其中,慢慢忘却了烦恼。
引导学生关注动作产生的结果及丰富的想象,它们让心爱之情表达得更加浓烈、深刻。(板书:加结果,补想象)
(3)尝试修改
出示:哨声一响,比赛结束了,比分定格在了20:21,我是冠军!果然是幸运球拍,帮助我拿到了第一个冠军!
学生加结果,补想象。
我把球拍抱在怀里,仿佛拥抱了全世界,高举球拍,奋力一挥,拍面在空中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高喊着:“赢了!”
技巧三:加理由,去抒情
(1)我们平时会这样抒情。我喜欢的是桂花。可以吗?当然可以。
(2)如果,我们这样写,也是直接抒情,只不过,我们加上了什么?喜欢的理由。
我喜欢的是桂花浓郁的香气,我喜欢的是桂花飘落时的舞姿,我喜欢的是桂花树下——我和同伴们的身影。
(3)再看看这些片段。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就是我的心爱之物——青瓷碗,里面盈满了我对母亲深深的爱。
这只陶碗,不过是一只平常的陶碗,但是它不仅凝结着我的一番心血,而且使我懂得做事要细致。这只陶碗,承载着我童年的快乐和回忆,让我觉得异常的珍贵。它是我的心爱之物!
啊,月亮灯,你是我的回忆,你是师生情谊的见证,你是老师对我的希望,灯光不仅在生活中给我光亮,同时照亮了我的心灵,更是在我探索语文世界的一盏明灯!谢谢您,老师,谢谢你,月亮灯!
(4)别害羞,加上理由,抒发自己的情感。(板书:加理由,去抒情)
七、写全文
用上这些技巧写全文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