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易错点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易错点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7 18:4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易错点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选择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鸟巢(cáo) 芦苇(wěi) 一瞬(shùn)
B.睡眠(mián) 霸(bà)道 偷渡(dù)
C.占(zhàn)据 麦穗(suì) 剪秋罗(nuò)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偷快 新鲜 剧说 恐怕 B.玩具抢 枝术 世纪 创造
C.证明 庄稼 大堤 即使 D.雨暮 揭开 物质 横七坚八
3.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B.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C.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D.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4.《观潮》中,与“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所描绘的情景相对应的句子是( )
A.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B.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C.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D.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5.下列语句对课文《走月亮》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课文讲述了作者童年走月亮的经历。
B.课文讲述了作者童年在洱海边走月亮。
C.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与阿妈一起在溪边、村道、果园、田地等地方走月亮的美好经历。
D.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夜晚走月亮的经历。
6.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下课铃响了,原本安静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
B.屋顶上挂着古旧的灯,摇摇欲坠。
C.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7.“汽车在________的高速公路上奔驰,公路一侧是波澜______的大海,另一侧是______的草原。”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宽阔 辽阔 壮阔 B.辽阔 宽阔 壮阔
C.宽阔 壮阔 辽阔 D.辽阔 壮阔 宽阔
8.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
B.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C.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D.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二、填空题
9.补充词语。
漫( )卷( ) 浩浩( ) 昂首( )
( )隐( )现 风( )浪( ) ( )头( )进
10.比一比,组词。
崩( ) 潮( ) 盐( ) 震( )
绷( ) 嘲( ) 监( ) 振( )
11.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近义词:
地位——( ) 预感——( ) 揭晓——( ) 相称——( )
(2)写出反义词:
相信——( ) 明亮——( ) 柔嫩——( ) 快乐——( )
12.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A. ( )( )欲聋   
B.响彻( )( )   
C.鸦雀( )( )
D.锣鼓( )( )
E.低( )细( )
F.窃窃( )( )
(1)表示声音大的词语有__________,表示声音很小或非常安静的词语有__________。(填字母)
(2)仿照示例,任选一个词语,把由词语想到的画面写下来。
例:人声鼎沸——节日里,广场上人很多,吵吵嚷嚷,显得异常喧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平日的积累填空(至少三个)。
描写水的样子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关于声音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描写夜空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4.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一年一度的guān cháo( )日这天,dī àn( )上人山人海,浪潮gǔn gǔn( )而来。突然,那声音如同shān bēng dì liè( ),好像发生了dì zhèn( )一样。
三、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植物园里的争吵
月光洒在花草茂密的植物园里,静静的,幽幽的。
突然,生长在水中的玉莲开口说话了:“我身体状如圆盘,硕大无比,我的背面还有粗壮的‘骨架’, 身上还有许多小气室,因此,我能够承受大的重物,你们能行吗?”看到大家都不服气,它又说:“英国伦敦海德公园的展览馆就是受我的启示建造的。
这时,旁边的一棵小草说:“你别太得意了。你看,我叶子边缘有这么多的尖齿,人类从我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锯子,砍伐树木的时候就省力多了。
挺拔修长的椰子树说:“正是因为发明了锯子,许多树木才毁在人类的手里。你看看我,叶子是‘之’字形结构七人类对我进行研究后,就发明了波形板、石棉瓦,把房子装饰得更坚固,更漂亮。我的功劳并不比你们小吧!”
正当大家哑口无言时,紫罗兰说:“当初有人把一点硝酸弄到了我的花瓣上,因为我对酸很敏感,我紫色的花瓣一下就变红了,后来主人根据这种原理发明了石蕊试剂。这种液体在化学研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改变了人们生活的环境……”
大家唧唧喳喳不停地议论着,谁也说服不了谁。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好孩子,你们都很重要,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但骄傲自满就不对了……”
15.词语巧搭配(根据短文,补充词语)。
( )的植物园( )的声音
( )的花瓣( )地议论
16.文中提到许多人类从植物身上受到启发而产生的发明,请写出两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觉得文中的那些植物互相争吵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夜游雁荡山
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
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那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剑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人们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她仿佛要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睦;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这是一位蓄了长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
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的美。我去看金鸡峰。峰的形状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又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
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许多人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他们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我本是因为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
19.写近义词。
窥视——( )   小心——( )   迷人——( )
20.“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是来自朦胧。
B.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正是来自朦胧。
21.作者夜游雁荡山时看到了哪几个景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为什么山峰一会儿像老妇,一会儿像老头,一会儿像老僧?
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从中可以体会出( )
A.作者因为天黑了,走山路时特别小心。
B.月色朦胧下的景色实在太美,作者唯恐破坏了这自然的美景,珍惜小心的心情。
四、书面表达
24.习作展示。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喜欢什么地方呢?把你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写出你喜欢的理由。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平翘舌、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鸟巢(cáo)——cháo
B.全部正确
C.剪秋罗(nuò)——luó
2.C
【详解】A愉快 据说
B玩具枪 技术
D雨幕 横七竖八
3.D
【详解】ABC选项都使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D选项是比喻句,把响声比作闷雷。
4.D
【详解】“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这一句诗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其意思为: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头高数丈触山回”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著两岸的山崖。这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从声音和气势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A选项的句子是比喻句,将“隆隆的响声”比作“闷雷滚动”,形象生动得写出了潮水铺天盖地般涌来的特点。
B选项的句子描写的大潮到来时潮水的形状。
C选项的句子写的是潮过后,余波雄伟壮观的气势。
D选项的句子是从( 声音 )和( 气势 )来描述钱塘江大潮的。
所以与诗句所描绘情景相对应的句子是D选项的句子。
5.C
【详解】考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走月亮》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主要描绘了在秋天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月亮的美好画面,文章情景交融、情谊深沉,体现了母女之间的那种温馨、甜美的亲情。
6.A
【详解】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A项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不符合下课了的情景,应该用“沸沸扬扬”。
摇摇欲坠::摇摇:摇动,摇晃;坠:落下。 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人山人海: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7.C
【详解】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宽阔:意思是面积大;范围广;广阔。
辽阔:指宽阔的,广阔的。
壮阔:释义是指雄壮浩大,宏伟开阔。
8.D
【详解】考查修辞方法的运用。
ABC都是拟人的手法。D选项是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
9. 天 地 荡荡 挺胸 若 若 平 静 齐 并
【详解】考查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漫天卷地:满天飞舞连地上的灰尘都被卷起,形容来势很猛,到处都是。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昂首挺胸,意思是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隐若现:好像隐没了;又好像现出了。形容隐隐约约、依稀可见的状态。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齐头并进,意思是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10. 崩溃 潮水 食盐 地震 绷带 嘲笑 监视 振动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本题每一组字形相近,偏旁不同,要注意区分,正确组词。
11. 位置 预料 公布 相配 怀疑 黑暗 坚硬 痛苦
【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写词语。
(1)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近义词就是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写出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即可。
地位:人、团体或国家在社会关系或国际关系中所处的位置。近义词有:位置、身分、职位等。
预感:事先感觉。近义词有:预料、猜想、意想等。
揭晓:公布(事情的结果)。近义词有:宣布、公布、发布等。
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近义词有:相配、相当、相等等。
(2)本题考查反义词的辨析,反义词就是意思相反的词语,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写出与其意思相反的词语即可。
相信: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反义词有:怀疑、质疑、疑惑等。
明亮:光线充足。反义词有:暗淡、昏暗、幽暗等。
柔嫩:软而嫩。反义词有:坚硬,粗糙,粗壮等。
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反义词有:伤心、痛苦、忧伤等。
12. 震 耳 云 霄 无 声 喧 天 声 语 私 语 ABD CEF 鸦雀无声——班主任走进教室后,嘈杂的教室顿时没有了声音。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成语、对成语的理解能力以及仿写句子的能力。
根据给出的部分将成语补充完整,注意不要写错字,填完整成语后,再根据句子情景,选词填空。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锣鼓喧天: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背地里小声说话。
(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根据释义可知,表示声音大的词语是震耳欲聋、响彻云霄、锣鼓喧天;表示声音小或安静的词语是:鸦雀无声、低声细语、窃窃私语。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选用词语,仿写一个词语相对应的情景。例:锣鼓喧天——运动场上彩旗飘扬,热闹非凡,不时传来阵阵鼓声和呐喊声。
13. 水平如镜 波光粼粼 波澜壮阔 余音绕梁 惊天动地 鸦雀无声 月明星稀 繁星烁烁 月满如盘
【详解】考查了成语的积累,成语是词汇中特有的长期沿用的固定成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描写水的样子的四字词语: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波澜壮阔、波浪滔天、碧波荡漾、湖光山色、川流不息 。
关于声音的四字词语:余音绕梁、惊天动地、绘声绘色、鸦雀无声、不露声色、穿云裂石、声如洪钟、唉声叹气。
描写夜空的四字词语:月明星稀、繁星烁烁、月色如水、月满如盘、皓月当空、万点繁星、明月清风、众星捧月、星光璀璨、明月高悬、花好月圆、众星拱月等。
14. 观潮 堤岸 滚滚 山崩地裂 地震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联合句子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潮、堤、岸、滚、裂、震”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书写时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5. 静静 洪亮 紫色 不停 16.示例:由小草叶子的尖齿发明了锯子;由椰子树叶的“之”字形结构发明了波形桩、石棉瓦。 17.不对。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人类都有密切的关系。 18.不要因为自己有一点优点,为人类作出一点贡献就自高自大、骄傲自满。
【分析】15.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搭配,结合词组的特点以及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写出符合要求的搭配即可。注意搭配要合情合理,不要写错别字。
1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的内容“你看,我叶子边缘有这么多的尖齿,人类从我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锯子,砍伐树木的时候就省力多了。”“正是因为发明了锯子,许多树木才毁在人类的手里。你看看我,叶子是‘之’字形结构七人类对我进行研究后,就发明了波形板、石棉瓦,把房子装饰得更坚固,更漂亮。我的功劳并不比你们小吧!”可以得出人类从植物身上受到启发而产生的发明有由小草叶子的尖齿发明了锯子;由椰子树叶的“之”字形结构发明了波形桩、石棉瓦。
1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进行主观性的分析。注意要结合文段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写出文中的那些植物互相争吵是否正确,理由充分即可。例如可以写成,不对。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人类都有密切的关系。
18.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结合文段的内容“大家唧唧喳喳不停地议论着,谁也说服不了谁。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好孩子,你们都很重要,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但骄傲自满就不对了……”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感悟即可。注意感受要符合文段的内容和主旨即可。例如可以写成,不要因为自己有一点优点,为人类作出一点贡献就自高自大、骄傲自满。
19. 偷看 谨慎 诱人 20.B 21.作者夜游雁荡山看到的景点有:合掌峰、双笋峰、金鸡峰、犀牛峰。 22.因为作者所站的位置不同,所看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样子不相同。 23.B
【解析】略
24.范文:
我喜欢的一个地方
四川是个美丽的城市,它的东方神话更是个美丽的小镇。
来到小镇,进去就能看见一座天塔,里面有仙气飘飘的仙女,还有牛郎和织女,过了天塔就是我最爱的古代诗人小镇,里面有唐代诗佛王维,诗仙李白……
过了小镇,就到了成语天堂,进去之后就会发现成语并不可怕。走进小舞台,你就能看的一个智能小助手,它会和你一起泛舟,进入成语的世界,有不认识的成语就可以问它,它会细心的讲解,告诉你一个个美丽的成语故事,过了神奇的成语世界就到了游乐场啦!这里有跳楼机、马戏团、旋转木马……游玩的项目很多,真的是应接不暇,我已经完全沉浸在这份大大的快乐里了!
后来,我又蹦蹦跳跳地来到了美食小镇,身为吃货的我,当然不能空手回去,我买了桂花糕、椰子糕、面包、苹果派、炸小丸子……经过美丽的花镇,五颜六色的花正在怒放,我被这美丽的花海给迷住了,静静地躺在了妈妈的怀里,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最后居然睡着了。突然,妈妈的一声“宝贝快走吧”把我从美丽的梦中拉了出来。
这是一个让人沉醉的地方,你会在这里欢乐,在这里成长,这就是四川东方神话,一个让童心绽放的地方!
【详解】本题习作为话题作文,写作时要先给文章拟定一个标题再进行写作。写作时应注意:
(1)要选取你喜欢的地方进行写作,最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这样更容易把握一些。
(2)文章开头可以直接开门见山,交代自己喜欢什么地方。
(3)详细介绍这个地方有什么特色或风景等,并写出自己喜欢这个地方的原因。
(4)文章结尾可以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表达对所写地方的情感(如:喜爱、怀念等)。
此外,注意文章要书写工整,语言流畅,字数符合要求。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