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巩固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巩固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7 18:4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复习巩固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观潮 据说 大堤 水天相接
B.逐渐 优如 牵着 齐头并进
C.震动 余波 跃出 漫天卷地
D.填上 庄稼 风俗 风号浪吼
2.《走月亮》一课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将景物写得细致入微。
B.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表达出作者热情奔放的情感。
C.课文恰当地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韵律感,使描写更加生动,韵味悠长。
D.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可将人物刻画细致,更加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下列对“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是说作者不希望自己长大。
B.这句话是说作者想得到母亲的爱。
C.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布满繁星的夜空非常美丽。
D.这句话表达了星天给孤寂的“我”带来安慰,望着星空,“我”感觉就像小时候睡在母亲的怀里。
4.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排比)
B.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穿着闪亮的衣服在我的周围飞舞。(拟人)
C.在星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拟人)
D.我仿佛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比喻)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赛场上,大家都在为队员们加油助威,呐喊声响彻云霄。
B.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C.跨年晚会时,广场上人声鼎沸,人们欢欣鼓舞迎接崭新的一年。
D.在大桥通车典礼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热闹非常。
6.下列对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交流时要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B.交流时能够围绕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C.交流时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作为话题来谈。
D.交流时要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7.下列对《繁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在作品中三次写繁星,由于主观条件(年龄、阅历、心情)和客观条件(时间、地点、氛围)的不同,表现出的意境和感受就不同。
B.第一次是在自家院子,卧看时,所见的天空有限,显得深而且远,有一种孤独、苦闷的感觉。
C.第二次是在南京的菜园地,作者当时挣脱出了封建家庭的樊笼,来到大的天地中,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知识,因此觉得星星很亲切,光明无所不在。
D.第三次是在海上,船动星移,追引起梦幻之感。去国之际,对未来有种种设想,又有淡淡的乡愁,不由又回忆起童年来了。
8.下列对《秋晚的江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这句话是说,天色已晚,斜阳的余晖照在倦游的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是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
B.“倦”、“驮”是关键二字。归鸟倦了,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鸟倦其实也是人倦。而驮字,一方面是景致的渲染和奇丽的想像,另一方面也是突出鸟倦的程度。表达了作者一种悲伤的情感。
C.“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句话是说诗人原只注意江上的飞鸟,照在飞鸟身上的夕阳。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才注意到夕阳在江面上的倒影。这夕阳的倒影好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
D.“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诗人把眼光从江上转移到江边的芦苇。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
二、填空题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夜晚 隆隆的( ) ( )的月光
( )的波浪 蒙蒙的( ) 滚滚的( )
1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顿时——( ) 屹立——( ) 依旧——( )
反义词:
人声鼎沸——( )沸腾——( ) 宽阔——( )
11.古诗句填空。
大自然如诗如画。看到白浪翻滚、奔腾西去的钱塘江大潮,我会想到刘禹锡《浪淘沙》中的诗句:“__________”,看到江水滚滚奔流天地之外,青山延绵时时隐现,我想到了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夜晚,看到天上皎洁的月亮,我会想到描写月亮的诗句“____________”。
12.读句子,完成练习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老麻雀急切地保护自己的孩子,突出老麻雀为了救孩子宁可牺牲自己的精神。
(2)“拯救”的近义词是______,反义词是______。
(3)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续写句子。
①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________。
②秋天到了,树上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3.按要求写句子。
(1)月盘是那样明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
(2)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
14.口语交际。
班级将改选班干部,方式是推荐或自我推荐。朱冰涛觉得孟子琬成绩优异,有责任心,而且威信很高,他想推荐孟子琬当班长。另外朱冰涛觉得自己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是数学奥赛的获奖者,想做班级的数学课代表。朱冰涛在班会上应该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天山的托木尔峰
天山的最高峰叫托木尔峰,有七千四百多米高。它耸立在天山的西部,那里地势奇特,景色迷人。
托木尔峰终年云雾缭绕,白雪皑(ái)皑。托木尔峰像一座银色的巨塔,在蔚蓝色天空的衬托下,十分壮观。沿着托木尔峰起伏的山势,一条条“河流”顺谷而下。走近一看,“河”里没有水,全是冰,人们称这种“河”为冰川。走上冰川,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冰: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城墙,有的像盛开的鲜花……就像到了童话中的水晶宫。夏季,在冰川上面可以听到冰下潺潺的流水声。原来冰下还有流动的水呢!
在托木尔峰地区,尽管气候寒冷,但也有动物和植物,而且种类还不少呢。据考察,这里有六百多种植物。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地方是阔叶林,其中有一种名叫大叶柳的树,主干是弯曲的,沿着地面生长。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地方,生长着耐干旱的小叶灌木。(    )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冰雪世界中,(    )还有成片的雪莲……在托木尔峰地区的森林和草原上,还生活着珍禽异兽。现在,托木尔峰地区已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人们正在对这里的动物和植物进行更加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15.在第3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6.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冰面上的冰____的特点。请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想象冰面上冰的形态,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
冰面上的冰有的像_____,有的像_____,有的像______。
1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从托木尔峰上流下的“河”是冰川。( )
(2)托木尔峰地区的动植物种类很多,植物的分布根据海拔由低到高依次为:小叶灌木、阔叶林、雪莲等。( )
(3)人们在托木尔峰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并对动植物进行考察和研究,表明了人们热爱自然,在用实际行动保护自然。( )
阅读理解。
长白山瀑布
穿过林海长廊,拐过“托云松”弯道,有一块偌大的青石,站在这块石头上,就可以看到长白山瀑布了。因此人们就叫它“望瀑石”。
当远处银河倒挂的瀑布落入眼帘的时候,一颗悬着的心似乎落了地,饱览之余,不禁使人想起唐代诗人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著名诗句。这壮丽的图景,磅礴的气势,仿佛落在“遥看”二字上。遥看挂在半壁天堑上的瀑布,不禁使人心旷神怡,思潮澎湃,巴不得马上站到它前面。
近看发源于天池的瀑布,流经1250米的乘槎河后,使从68米高的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与天然屏障玉壁、金壁相映,恰如一条白练从天而降。玉龙似的飞流迅速扑向实起的石阶,冲向深深的谷底,溅起几丈高的飞浪,犹如天女数花,飘然而下。水汽弥漫,如烟、如雾、如尘、如云。须睛日,看鸿飞霓越,神采焕发,更为绚烂壮丽。看它纬地经天,云翻雪倾,势如万马奔腾。
面对这巨瀑飞泻,气壮山河的景象,多少诗人画家吟诗作画,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仿佛那半空中飞泻下来的瀑布,不是落在深邃的幽谷,而是冲击在人们心海上,激起一串串美丽幸福的浪花。它们那丽日中珠重玉坠,霞光中喷金泼翠,风雨中不摇不馁,峪谷中百折不回的美景,不仅为长白山增添了无限光彩,而且激励着人民的战斗意志。
啊!奔腾吧,壮观的长白山瀑布。
1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瀑布( ) 思潮( ) 弥漫( ) 深邃( )
19.文章引用了李白的诗句写出了长白山瀑布_________的气势,还借用了“心旷神怡”“思潮澎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长白山瀑布的____________特点。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全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者观察瀑布的顺序是由远及近。
B.长白山瀑布发源于乘槎河。
C.李白的那首诗写的就是长白山瀑布。
D.“望瀑石”位于林海长廊。
22.你也一定领略过不少大自然的优美风景吧,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说出你的所见所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3.习作。
外婆家的小河、村头的小树林、家附近的公园……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仅有着独特迷人的风景,更留下了你许多快乐美好的记忆,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字数在350以上。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形的辨析。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积累,尤其要注意形近字,对于字形较难的字要多加书写。
B选项中,“优如”字形有误,正确的应为“犹如”。因此本题选择B。
2.B
【详解】B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一副山村月夜图,写出了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了月色的美好,为我们创设了一个静谧、美好、祥和的境界,表达出作者和阿妈一起走月亮时的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3.D
【详解】“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这句话出自课文《繁星》。《繁星》是当代作家巴金于1927年1月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过对星空、繁星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作者也通过写景抒发了淡淡的离情。而这句话表达了星天给孤寂的“我”带来安慰,望着星空,“我”感觉就像小时候睡在母亲的怀里。
4.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分析,结合每个选项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本题中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D项,这里并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即有本体和喻体的句子。在本句话中并没有本体和喻体。
5.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解释,结合词语的含义以及所在的语境进行分析即可。在本题中使用不正确的是C项。
A项: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B项:窃窃私语:暗地里小声说话。
C项: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在这里不符合原句的语境。
D项:锣鼓喧天:意思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表示声音巨大,场面热闹。
6.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口语交际相关知识的掌握。作答时要仔细阅读各选项中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说法是否正确。阅读分子可知,ABD三说法正确,C选项说法错误。交流时自己看到的现象可以作为话题来谈,但想到的内容不一定全都合理,不能全都作为话题来谈。
7.B
【详解】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
出自巴金《繁星》,B项错误,第一次是在自家院子,卧看时,所见的天空有限,显得深而且远,因此有回到母亲怀里的感觉。
8.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分析。
结合《秋晚的江上》一文进行分析,B项“表达了作者一种悲伤的情感”说法错误。在外奔波一天的鸟儿归巢了,尽管已经疲倦不堪,但还是要背负着夕阳。鸟的形象特征是疲倦不堪,憔悴倦怠的,鸟的动作是背负着偌大的夕阳。作者借物喻人,用鸟不负重荷的疲倦之态,暗含人生负重之感。但是归鸟疲倦却还要“驮着斜阳回去”又蕴含着对人生的执着,不向生活低头。其中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因此本题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9. 宁静 雷声 柔和 汹涌 细雨 江水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词语的搭配。要理解词义,认真辨析,弄清楚词语的使用对象。理解了词的含义,认真辨别词与词的差别,搭配后的词语才能合情合理,恰当准确。
本题的词语搭配结构为:什么样的什么,这类为形容词(修饰词)+的+名词。所以括号内填写带有形容词(修饰词)特点的词语即可。
例如:漆黑的夜晚、隆隆的雷声、皎洁的月光、滚滚的波浪、蒙蒙的细雨、滚滚的江水。
10. 霎时 矗立 依然 鸦雀无声 冷却 狭小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反(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近)义词。
顿时,指立刻。多用于叙述已过去的事情。近义词有:立刻、霎时、立时、即刻、立即、马上。
屹立,高耸挺立,比喻坚定不动摇。近义词有:挺拔、耸立、高耸。
依旧,意思是跟过去一致一样的。近义词有:仍然、仍旧、依然。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反义词有:人烟稀少、夜阑人静、万籁俱寂、鸦雀无声。
沸腾,水波翻涌;比喻议论激烈;形容声势猛烈;比喻社会动乱;比喻声音喧闹;比喻情绪高涨或事物的蓬勃发。反义词有:冷却、平静。
宽阔,面积大;范围广;广阔。反义词有:狭小、狭隘、狭窄、窄小。
11.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默写能力,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学过的课文知识与课外积累,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即可。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全诗是: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自唐代王维的《汉江临眺》,全诗是: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根据积累,写出描写月亮的诗句即可,如: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的“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张九龄《望月怀远》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月夜忆舍弟》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
12. 拟人 挽救 摧残 窃窃私语 红通通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向我们点头微笑
【详解】(1)考查判断句子所应用的修辞。
“掩护”“拯救”,这些本来形容人的动作,在此处用在老麻雀身上,把老麻雀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2)考查对近义词和反义词的掌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词语含义,接着找出意思相近和相反的词语即可。“拯救”指援助使其脱离危难,危险。它的近义词有“救援、补救、援助、救济、营救、急救、挽救、解救、救助等”,它的反义词有“抹杀、迫害等”。
(3)考查运用修辞手法续写句子。
解答此题,首先要判断出所给句子运用的拟人修辞,接着按照要求续写句子即可。①中可以赋予“星星”人的动作或者情感,②中,先要确定写作对象,想象以下树上有什么,接着赋予所写事物人的动作或者情感,比如“秋天树上的苹果向我们点头微笑”。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13. 月盘是那样明亮,把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月盘是那样明亮,高高的点苍山被照亮了。 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仿佛在跟我说悄悄话,又仿佛邀我同它一起玩耍。
【详解】(1)这道题考查学生把陈述句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改为“把”字句,“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应改为:月盘是那样明亮,把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
改为“被”字句,“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应改为:月盘是那样明亮,高高的点苍山被照亮了。
(2)这道题考查学生的造句能力,学生按照要求运用“仿佛……仿佛……”这个词语造句即可,注意书写正确、规范。
14.朱冰涛可以这样说:“我推荐孟子琬当班长,因为她成绩优异,有责任心,而且威信很高。如果她当选班长,一定会增强班级凝聚力,带领我们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我推荐我自己当数学课代表,我对数学特别感兴趣,如果我担任数学课代表,我一定尽心竭力给大家服务,热心帮助大家,让我们班的数学成绩越来越了。
【详解】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能力。
注意结合题目给出的要求,站在朱冰涛的立场上推荐孟子琬为班长,自荐自己为数学课代表。说出推荐和自荐的理由,注意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说出推荐孟欣当班长的原因,结合“孟子琬成绩优异,有责任心,而且威信很高”,再写出推荐自己当数学课代表的原因,结合“自己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是奥数比赛的获奖者。”来作答。
15.即使 也 16. 千姿百态 美丽的珊瑚 奔驰的骏马 玲珑的花树 17. √ × √
【分析】1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关联词语的掌握,这类题首先要分析句子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行关联词语填空。
从:“( )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冰雪世界中,( )还有成片的雪莲”。来看属于转折关系,所以选择即使……也是……。
1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句子的分析。
从“走上冰川,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冰: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城墙,有的像盛开的鲜花”来看写出了冰面千姿百态的特点。
其次题目考查对句子的仿写,需要结合例句先进行准确地分析。从结构来看前面交代了冰面的冰像什么一一结合想象进行比喻即可。如:美丽的珊瑚、奔驰的骏马、玲珑的花树等。
1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2)从“这里有六百多种植物。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地方是阔叶林,其中有一种名叫大叶柳的树,主干是弯曲的,沿着地面生长。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地方,生长着耐干旱的小叶灌木。”来看可以表现顺序是从低到高去写,但是题干中“小叶灌木、阔叶林、雪莲等”的顺序并非从低到高。
18. pù cháo mí suì 19. 磅礴 飞流直下 纬地经天 绚烂壮丽 20.比喻,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飞流直下水势湍急、水汽弥漫的画面。 21.A 22.月光从树林和高处的灌木丛中照出来,斑驳的黑影和鬼魅的山脊,还有弯弯的柳树稀疏的影子,像荷叶上的画。池塘里的月光并不均匀,但光影却有着和谐的旋律,如著名的咏咏曲。月亮如此可爱迷人,让我陶醉。
【分析】18.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这个词语读什么,然后根据词语写出拼音,书写拼音时一定要注意是写加点字的拼音,同时拼音要书写规范。
19.此题考查诗句的识记和理解,结合诗句进行理解和分析即可。唐代诗人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玉龙似的飞流迅速扑向实起的石阶,冲向深深的谷底,溅起几丈高的飞浪,犹如天女数花,飘然而下。比喻的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飞流直下水势湍急、水汽弥漫的画面。
21.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在解答文章主要讲述几件事的问题时,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BCD选项有误,B长白山瀑布发源于乘槎河。长白山天池 湖水自北面缺口闼门外泄为乘槎河。所以B选项有误。C李白的那首诗写的不是长白山瀑布,是庐山瀑布。穿过林海长廊,拐过“托云松”弯道,有一块偌大的青石,站在这块石头上,就可以看到长白山瀑布了。因此人们就叫它“望瀑石”。D有误。
2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以及自己的理解描述即可。
23.范文:
家乡的小山坡
我最喜欢的地方,不是繁华热闹的城市,也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而是我们家后面的小山坡。
这个小山坡特别的美,四周都被竹子围绕着,每次风一吹,就会沙沙得作响,好听极了,在这个小山坡的中间,有一颗古老的大树,据说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好几次,都有人来像把它买走,但是爷爷都没同意,爷爷说,这颗大树,是守卫我们家的,出多少钱也不卖,大树的旁边有一个小池塘,以前里面种满了荷花,但是这几年,荷花都渐渐地枯萎了,不过,爷爷已经把小池塘重新整治了一番,相信荷花会好起来的。我还把池塘的周围都种满了野花,春天一到,好看极了。
这个小山坡,可是我的秘密据点,每次被爸爸妈妈骂的时候,我就会躲在那里,看看风景,吹吹风,修修花,一会儿,就会把烦恼忘的一干二净,每次,但我在家里学习学不进去的时候,我就会把作业拿到小山坡上去写,浮躁的心立马就静下来了。我还特别喜欢这在这儿看书,安安静静的,特别舒服。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不需要多么繁华,原生态的样子最好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话题作文,根据材料的要求进行描写。首先明确自己要描写的风景是什么,首先选取自己熟悉的风景,然后进行描写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开头:点明自己要描写的景物的具体位置,简单的铺垫一下特点即可。
过程:具体写出景物的特点,加入具体的景物描写,可以加入动静结合、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描写等。
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主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