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易错点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易错点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8 19:3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易错点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落脚 B.破落 C.落花生 D.书包落在家里
2.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A.解释说明 B.声音延长 C.意思的转折
3.下列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受到的感悟。
B.这句话写出了作者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做人的要求。
C.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对他人和社会没有好处及贡献的人。
D.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像桃子、石榴、苹果等那些没有实际用处的人。
4.下列对《白鹭》中的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句话概括写了白鹭颜色和身段的精巧。
B.“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这句话连用四个“那”字,从“蓑毛、结构、喙、脚” (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脚)描写白鹭的美。
C.“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句话中“不安稳”与“悠然”矛盾,写出了白鹭栖息在树顶不自在的样子。
D.“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这句话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加了对白鹭栖息特点的神秘感,产生无限的遐想。
5.下列对《桂花雨》中“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段话作者将桂花树的样子与梅树进行对比,突出桂花树没有梅树姿态优雅。
B.这段话中从“笨笨的”一词,可以看出作者不喜欢桂花。
C.这段话从“不开花” “开花”两个方面来说明桂花的平淡无奇。
D.这段话最后作者点出喜爱桂花的原因——香气迷人。
6.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吩咐)
B.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圆滑)
C.独自一个;孤单。(孤独)
D.取得成熟的农作物。(收获)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B.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C.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
D.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8.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
A.姿态 迷人 箩筐 美中不足
B.至少 伶居 成熟 神奇十足
C.糕饼 完整 尤其 香飘十里
D.提前 杭州 简易 蹦来蹦去
二、填空题
9.看拼音,写字词。
外公家里有三亩田。每到干旱的时候,我就和外公去jiāo dì( ),可是外公总xián( )我碍事。我只好坐在田埂上吃wài pó( )送来的gāo b ng( ), chán( )着她给我讲故事。
10.比一比,再组词。
哨( ) 赚( ) 框( ) 恩( )
梢( ) 谦( ) 诓( ) 思( )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丛林 ( )的身子 ( )的吊兰
( )的藤蔓    ( )的鸣叫    ( )的绒毛
1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依旧——( ) 索性——( ) 茂盛——( )
反义词。
亲近——( ) 细腻——( ) 孤独——( )
13.读句子,完成练习。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①作者先概括写了白鹭“色素”和“身段”的适宜,然后把白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突出了白鹭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②请你运用对比手法写一写秋天的原野。
提示:根据自己的观察,把秋天的原野与其他三个季节的原野进行比较,突出秋天原野的丰收或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句子,完成练习。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
①这句话中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了____________的过程。
②请你连用三个动词写一写你最熟悉的一项家务劳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小时候,我_____对什么花,_____不懂得欣赏。
(2)_____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_____觉得大了一些。
(3)_____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_____差多了。
(4)_____小鸟的胆子越来越大了,_____它敢一点点挨近我。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6.这篇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划线部分,是父亲对花生的第一次议论。其中“爱慕之心”指:( )在这里父亲把花生与( )相比,通过果实生长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它们美丽的外表,却具有内在的可贵之处,那就是( )。
18.听了父亲的话,“我”明白了什么道理?用“_____”划出来。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作者是借( )比喻( )。这种写法叫(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运用这种写法写一写吗?(不少于50字)
阅读理解。
珍珠鸟(节选)
冯骥才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线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20.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干脆( ) 立刻( ) 竟然( ) 若无其事( )
21.梳理信息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小珍珠鸟和“我”的关系经历了疏远、亲近、信赖的过程。请从片段中摘录三处有关小珍珠鸟行动的语句,梳理出人与鸟关系变化的信息。
疏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从哪儿读出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请用“______”画出一处描写。
课外阅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23.阅读①一③段,用“\”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 ) 瞬间——( )
25.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___________________
26.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作者把____比喻为____的宴席。把____比喻为____的快餐。
28.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9.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30.习作。
生活中,动物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你能收集一些有关动物的有趣故事吗?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写下来。题目自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此题考查字音。
落[luò]1. 掉下来,往下降 :降~。~下。零~(a.叶子脱落,如“草木~~”;b.衰败,如“一片~~景象”;c.稀疏,如“枪声~~”)。脱~。~叶。~泪。~潮。~英。~日。~体。~座。陨~。~井下石(形容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雁沉鱼。叶~归根。2. 衰败 :没~。破~。衰~。沦~。流~。~泊(a.潦倒失意;b.豪迈,不拘束,均亦作“落魄”)。3. 遗留在后面 :~后。~伍。~选。4. 停留,留下 :~户。~荒。~笔。~款。5. 停留或居住的地方 :村~。部~。院~。6. 归属,得到某种结果 :~得。~空。7. 陷入不利境地 :~网。~难。8. 古代宫室建成时举行的祭礼,现泛指建筑物完工 :~成。9. 稀少 :疏~。稀稀~~。10. 屋檐上的滴水装置(俗称“檐滴水”) :“矗不知其几千万~。”11. 死亡 :殂~。12. 〔~~〕a.豁达,大方,如“~~大方”;b.孤独,不苟合,如“~~寡合。”13. 篱笆 :“凿井浚渠,缚~锄园。”
落[lào]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枕”、“落炕”等。
落[là]丢下,遗漏 :丢三~四。~了一个字。
落(luò)脚:一般指停留的地方。
破落luò:意思是破败衰落。’
落(luò )花生 :花生又名落花生、双子叶植物,叶脉为网状脉,种子有花生果皮包被。
书包落(là)在家
2.C
【详解】考查了学生对破折号的辨析与应用,认真分析所给句子在内容、结构等方面的特点,结合对破折号作用的了解选择。
此句用比喻与正反对比。表示意思的转折。
3.D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理解,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受到的感悟。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也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并非针对桃子、石榴、苹果等);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D说法错误。
4.C
【详解】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
C项错误。“不安稳”与“悠然”对比,写出了白鹭的栖息特点,这是一种和谐、悠然的美。
5.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B项错误,“笨笨的”彰显出桂树的憨厚之态,这种拟人的表现手法增添了几分趣味,表现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6.B
【详解】考查词语的解释。
B项错误,圆滑一指为人处世各方面都做得很周到;二指声音圆润流利;三指躯体肥满滑溜。
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
7.C
【详解】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8.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和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平时遇到形近字,易错字要注意识记。
B项:伶居——邻居;神奇十足——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9. 浇地 嫌 外婆 糕饼 缠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浇、嫌、糕”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0. 口哨 赚钱 镜框 恩情 树梢 谦虚 诓骗 思念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哨:吹哨、哨声;梢:树梢、末梢。
赚:赚钱、骗赚;谦:谦让、谦虚。
框:画框、镜框;诓:诓财、诓惑。
恩:感恩、报恩;思:思念、思考。
11. 幽深 滚圆 茂盛 繁茂 清脆 细腻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些都是偏正短语,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示例:幽深的丛林、瘦小的身子、茂盛的吊兰、繁茂的藤蔓、清脆的鸣叫、柔软的绒毛。
12. 仍旧 干脆 旺盛 疏远 粗糙 温暖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反(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近)义词。
依旧,意思是跟过去一致一样的。近义词有:依然、仍然、仍旧。
索性,意思是直截了当,干脆。近义词有:干脆、痛快、利落。
茂盛,形容旺盛的样子。近义词有:兴旺、旺盛、富强、茂密。
亲近,意思是信任接近。反义词有:生疏、嫌弃、疏远。
细腻,意思是指细致光滑,也可用来形容描写、表演等细致入微。反义词有:粗鲁、粗疏、粗糙。
孤独,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孤单。反义词有:热闹、众多、温暖。
13. 白鹤 朱鹭 苍鹭 身段精致玲珑 秋天的原野金灿灿的,果实累累,绚丽多姿,一派迷人的景象。春天的原野花红柳绿,让人喜爱,但唯独缺少金黄的色彩;夏天的原野激昂热烈,但没有沉甸甸的厚重感;冬天的原野洁白干净,但已无秋日的绚丽多姿。
【详解】①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合“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可知,作者将白鹭和白鹤、朱鹭和苍鹭进行对比,突出白鹤“色素配合,身段大小很适宜”。
②考查将画面刻画具体。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要求使用对比手法,将秋天与其他三个季节进行比较,突出秋天的丰收和美丽。
秋天的原野微风伴暖阳,稻谷弯腰,果香四溢。比之春的花香浓郁,多了一缕蜜果的甜香;比之夏的热辣似火,多了一丝舒适的清凉;比之冬的洁白单一,多了一抹多彩的绚丽。
14. 挑、晒、收 收藏桂花 我把盆里放上水,把衣服泡进去,再撒上洗衣粉,然后用手搓起来。
【详解】①考查动词的辨析。
动词是表示动作和状态的词类,文段中是桂花摇落后一连贯的收藏桂花的动作,“挑”去小枝叶,“晒”上好几天,“收”在铁盒子里。
②考查句子仿写。要求用三个连贯动词写家务劳动,想好你拿手的家务劳动,熟悉步骤,用词准确即可。
包饺子:只见妈妈拿起一张饺子皮,挑馅放在中间,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把皮对折,两边一捏,很快一个可爱的饺子就包好了。
15. 无论 都 即使 也 如果 就 因为 所以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1)本题前面分句提出条件“我对什么花”,后面分句说明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我不懂得欣赏”,分句之间为条件关系,用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无论……就……”。
(2)本题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后面分句说明这种假设下产生的结果,“觉得大了一些”,分句之间为假设关系,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即使……也……”。
(3)本题前面分句提出假设“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后面分句说明这种假设下产生的结果,“比摇下来的香味差多了”,分句之间为假设关系,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
(4)本题“它敢一点点挨近我”的原因是因为“小鸟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分句之间为因果关系,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16.父亲和我们谈论花生的可贵之处,教育我们做一个有用的人。 17. 受人喜欢
桃子、石榴、苹果 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 18.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有用的人”是指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体面”的意思是外表好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外表好看而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人。
19. 花生 人 借物喻人 我们要做落花生一样的人,清洁工像花生一样,虽然默默无闻,但一直在为社会做贡献,为我们带来干净的街道。
【分析】
16.本题考查了概括短文内容。
结合语段内容可知,这段话主要写了父亲和我们谈论花生的可贵之处,教育我们做一个有用的人。
17.本题考查对词语和句子含义的理解。
词语的解释,首先可以运用串字成句的方法或拆分组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上下文运用语境联系的方法进行检验。
爱慕之心,喜欢、喜爱的心。
“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花生与桃子、 石榴、苹果相比,说明花生没有它们美丽的外表,却具有内在的可贵之处,那就是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
18.本题考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对句子的理解。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可以联系关键词,理解句子的含义。
19.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以及表现手法。
仿写句子,首先分析例句的特点,本文中,运用了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我们可以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出一个句子。
20. 索性 立即 居然 不动声色 21. 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22.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分析】20.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干脆:直截了当;爽快;索性。立刻:意思是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马上。某事发生后下一瞬间。若无其事:意思形容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的样子。
2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疏远”表示“我”与珍珠鸟之间还比较生疏,从“这个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 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中“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可以看出来珍珠鸟此时对我还是有一定的防范,并没有很亲近。
“亲近”表示“我”与珍珠鸟之间开始熟悉,从“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可以看出珍珠鸟已经逐渐地开始与“我”接触。
“完全信赖”表示珍珠鸟对“我”彻底没有了防备之心,信任于“我”,从“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中可以具体表现出来。
2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句子的理解。从“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中“生怕”一词体现了“我”对珍珠鸟呵护有加,以及与它相处时的小心翼翼,体现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
23.搏 奈 豪 影 24. 细致 永恒 25.影视器材可迅速获得各种知识或者轻松欣赏完文学作品;阅读书籍非常辛苦、乏味、寂寞。 26.读小说是细致的、隽永的,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
看卡通,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27. 阅读 细嚼慢咽的宴席 电视前的观赏 便捷的快餐 28.阅读书籍是求学间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途径。 29.我赞成作者的观点,因为作者写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阅读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比如我自己看《红楼梦》或者《三国》电视剧的时候。总是不经意想去翻翻原著哪怕电视剧拍的再好,永远也比不上阅读文字的那种境界,并且通过读书一定能积攒自己的才华和词汇,但电视前的观赏就只是消遣为主。
【分析】23.本题考查了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广博:范围大,方面多(多指人的知识、学问)。应划去“搏”。
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厌烦。划去“奈”。
毫不费力:是一点也不花费力气,比喻事情非常轻松就能解决。划去“豪”。
荧光屏:显示器中关键的部件。划去“影”。
24.本题考查了找出文中的反义词。
粗略:粗粗、大略、不精确。反义词为“细致”。
瞬间:一会儿。反义词为“永恒”。
25.本题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
从“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可知,专心读书的儿童越来越少的原因。
26.本题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
从“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可知,读小说和看影片的不同之处。
27.本题考查了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从“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可知,把“阅读”比作“细嚼慢咽的宴席”,把“电视前的观赏”比作“便捷的快餐”。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阅读使人收获更丰富。
2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从原文“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可知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阅读书籍。
29.本题考查文章观点的分析能力。
作者的观点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对此观点一定表示赞同,答题时,先引述作者观点,再结合自己读书经历说明理由。
例如:我赞同作者的观点。因为作者写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阅读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比如我自己看《红楼梦》或者《三国》电视剧的时候。总是不经意想去翻翻原著哪怕电视剧拍的再好,永远也比不上阅读文字的那种境界,并且通过读书一定能积攒自己的才华和词汇,但电视前的观赏就只是消遣为主。
30.范文: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春风温暖着我们,真是一个外出游玩的好时机。
上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去了海底公园,让我和那些可爱的海洋动物们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我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又充实的周末。
这个公园虽然不大,但还是有各种各样的海鱼,许多漂亮的鱼儿都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非常可爱,看着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似乎非常开心,很多的海鱼都是我从来没见过,也没有听说过的,有体型很大的巨象鱼,还有比小乌龟不知大多少倍的大海龟,还有成群追逐的热带鱼。
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鲨鱼,以前一直听说鲨鱼都很凶猛,这次见了之后,却发现他们原来没有电视上讲的那么恐怖,反而觉得他们有着完美的身材,还温顺的和人类在海水里来一个“人鲨共舞”。
最有意思的是,我们还观看到了精彩的海狮表演,三个胖嘟嘟的小家伙可爱极了,他们是非常聪明的动物,在人的指挥下,他们一会儿表演顶气球,一会儿再来一个套圈游戏,鼓掌、亲嘴、抢东西,他们样样都会,多么可爱的动物呀,最后我还和这三个可爱的小家伙一起合影了呢。
爸爸和我说,不光是这些海狮、鲨鱼,其实所有的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好环境,好好的爱护他们,和动物们在这个地球上和睦相处。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本题要求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动物的有趣故事记叙下来,可以写写在日常生活中自己与某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可以结合自己在课外书上了解到的知识,说说自己对某动物的了解。通过自己的描述,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题目自拟。
开头:抒情式开头。
中间:可以着重介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与活动特征。写动物的生活习性,也就是要从观察中发现,比如吃饭的动作,睡觉的样子,生活的规律等。还可以讲一些自己与这只小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在具体的事例细节里,加入一些动物的动作与形态,通过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动物的形象更加生动。在写事例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展示出你对动物的感受,喜爱,生气,疑惑,还是又爱又恨。
结尾:总结全文,发表自己的感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